刍议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2013-02-02 00:05黄鹏展姜德友迟晓玲
中外医疗 2013年6期
关键词:张锡纯中风病中风

黄鹏展 姜德友 迟晓玲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级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中风病,又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语言謇涩或失语,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为主症的疾病。 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1]。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极为重视,论载颇丰,但所论不一。因此,对历代重要医籍中中风病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为今后中风病的研究方向和临床治疗开创新思路。

1 中风病病名的演变

中风病名称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时期中风病的名称的特点或以症状命名, 或以病因命名。 以病因命名的如薄厥、煎厥、大厥等。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厥”证,即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以疾病的症状命名的如击仆、偏枯、偏风、喑等。 “偏枯”即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所谓“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偏枯”[2]。 “喑”即语言謇涩或失语。 所谓“人中为暗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2]。 以上病名所论及的病证基本与我们今之中风病的概念相同。

“中风”一词虽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入房汗出中风……新沐中风……”[2]。 此处虽首提“中风”之名,但该“中风” 所指的均是外感病,与今之中风病名同实异,皆然不同。

汉代,“中风”的概念发生改变,“中风”一词的涵义扩大,不仅用来指外感病,还包括今之中风病。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亦对中风一证有所论述,但含义有别。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脉微而数,中风使然。”[3]此处所论中风当认为今之中风病,首创中风病病名。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从症状学角度提出风癔候、风口涡候、风痱候、风偏枯候等病名[4]。 唐·孙思邈《干金方》根据中风病的症状亦有“风痱”、“风懿”、“风痹”、“偏枯”等名称的记载[5]。

宋代《圣济总录》首提“卒中风”,为中风之名称。 元·王履[6]提出了“真中风”和“类中风”的概念,这是从病因学的角度阐述对中风病的认识。 其所论之“类中风”正为我们今日所指之中风病。明·楼英以发病特点命名,首次将中风称为卒中。 张景岳[7]从病因学出发,认为中风病的病机是内虚,提出“中风非风”说,欲以“非风”区别“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

随着对中风病病变机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清·龚延贤[8]《万病回春》指出“中风者,有真中风、有类中风之分。 ”叶天士[9]则明确提出了“内风”概念,《临证指南医案》中已将中风称为“内风”,认为中风病乃“肝阳化风”,肝肾精血亏虚,水不涵木,肝阳暴张,虚风内动,气血上逆而发,乃本虚标实之证。

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许多医家吸取西医学知识,提倡中西汇通,对中风病的认识做出巨大贡献。 张锡纯[10]首次提出“脑充血”和“脑贫血”的病名,脑充血和脑贫血的提出是中学与西医学相互融合的结果, 可以看出当时的医家已把中医的中风病与西医的脑血管病几乎等同看待,为后世规范中风病的研究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2 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认识按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二个历史阶段。 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的“外风论”为主,宋至明清以“内风论”为主。

《灵枢·九宫八风篇》“风从西北方来,名日折风,其伤人也”,“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2]。 ”说明风邪侵袭人体引起半身不遂的偏枯病。

汉·张仲景继承和发扬了《内经》外风学说的理论。 认为虚邪贼风是中风病的病因,指明本病乃由正虚络空,卫外不固,风寒等邪乘虚侵袭而留滞闭塞于经络所致。 若邪继而深入脏腑,使脏腑功能紊乱,故见昏迷、言语不利等,注意到中风的发生与正气虚弱有一定关系。

唐·孙思邈[5]《千金方·诸杂风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有“风邪入深……真气去则偏枯……”的阐述。 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乃由于风邪侵入机体,逐渐入里,使人体的气机不能正常运行,而发中风半身不遂之症。 同时也强调了内伤正虚的重要性。

唐宋以后,中风病的病机有了新的认识,诸多医家提出“内风”学说。 河间认为“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乃本气病也”,朱丹溪认为是“痰,湿生热”;王履从病因学角度提出了“真中”和“类中”;张景岳倡导“非风”学说,提出了“内伤积损”的论点。 把唐宋以前认为由外因所致的中风病称为“真中风”;金、元以后认为由内因所致的中风称为“类中风”。

到了清代,各医家对中风的认识已趋于统一完整,清·叶天士提出“阳化内风”论,认为肝肾精血亏虚,水不涵木,肝阳暴张,虚风内动,气血上逆是中风病的发病基础。 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气虚血瘀”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近代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结合西方医学认识到中风病的发生主要是肝阳化风,肝风内动,引发气血逆乱,上冲犯脑[1]。

3 中风病的论治

《黄帝内经》时期对中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灸疗法。 《灵枢·热病篇》“偏枯,……巨针取之……乃可复也[2]。 ”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腧穴和手法,但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在今天中风病的治疗中具有绝对的指导作用。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经络的辨证方法,提出中风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之分。 治疗上体现外风人中经络,必须用扶助正气、疏散风邪的治疗原则。 隋·巢元方[4]从内虚邪中的角度认识中风,治疗上以驱邪为主“发汗身轻者可治”。

《千金要方·诸风》的中风病治疗原则为驱风与扶正兼顾,对中风病初期的治疗常以续命汤,并且善于运用针灸治疗。

刘完素在治疗中风方面,主张用寒药除怫热,对中风闭证,推崇至宝、灵宝丹以开窍。 创地黄饮子治疗中风病肝肾阴阳两亏之证,开从肾论治中风之先河;李东垣强调“正气自虚”,其治疗为升阳益气,补脾养胃;朱丹溪[11]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乃由痰湿阻滞而成,在治疗时主张先治标,后治本,先祛痰邪,再养血活血,“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 以化痰、养血、顺气、活血、补气为治法。

张景岳在中风的治疗上,重视培补元气为主;叶天士[9]主张养阴熄风,多用甘寒、甘温、柔润之品;王清任认为中风是气虚血瘀所致,治疗上以补气活血为主,用补阳还五汤就是益气活血、通脉祛瘀法之经典。

尤怡著《金匱翼》,根据病变的轻重缓急以及表里、虚实、寒热变化对中风病以八法论治:一曰开关,二曰固脱,三曰泄大邪,四曰转大气,五曰逐痰涎,六曰除风热,七曰通窍遂,八曰灸腧穴。 以上八种治法基本上概括了中风病的治疗法则。

张山雷[12]提出内风八大治法;张锡纯将中风病分为脑充血和脑贫血,脑充血,宜镇肝降逆,滋补肾阴,清热通络,选镇肝熄风汤,脑贫血,宜补气养血,通经活络,选加味补血汤、干颓汤[13-14]。

4 随着医学的发展

现代中医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中风病进行进一步的认识了解。

4.1 中风病病名的统一及诊断

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制定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风病又名卒中,在CCD(TCD)编码中中西医一致。按病理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病名诊断为:以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为主症,以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为次症,起病方式为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 岁以上。 具备2 个主症以上,或1 个主症2 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15]。

4.2 辩证分型

1986年通过《中风病中医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 中经络又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而中脏腑则分为风火上扰清窍证,痰湿蒙塞心神证,痰热内闭心窍证,元气败脱心神散乱证。 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16]制定将中风分为超早期、急性期、缓解期、慢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4.3 治疗方药多样化

由于对中风病的全面认识, 现代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呈现治法方药的多样化,但其遣方用药总不离虚、火、风、痰、气、血,以辨证论治为根本法则。 其中以醒神开窍法、活血化瘀法、通腑泻热法、祛痰通络法以及平肝潜阳法等最为常用[17]。

综上所述,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和研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是现代医家进一步研究中风病的宝贵财富。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08.

[2] 王洪图.黄帝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85.

[3]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卫生出版社,2005:3.

[4] 巢元方原著,任庭革编校,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85.

[5] 孙思邈撰,张作记等辑注.药王全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880.

[6] 元·王履.医经溯洄集[M].左言福,点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

[7]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夏之秋,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28.

[8] 龚延贤.万病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

[9]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5.

[10] 张锡纯.医学中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

[11] 朱丹溪.丹溪心法[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26.

[12] 刘向哲,张鲁峰,张暑霞.张山雷治疗中风八法[J].河南中医,2001,21(2):34-35.

[13] 周永红,张锡纯.防治中风病特色[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6):243-244.

[14] 李恩庆:张锡纯.论治中风特色撷要[J].中医文献杂志,1997(1):17-18.

[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16]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379-391.

[17] 王永炎,刘炳林.中风病研究进展述评[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9-11.

猜你喜欢
张锡纯中风病中风
张锡纯的大气下陷理论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浅谈张锡纯治疗喘证特色
浅析张锡纯大气下陷证与升陷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