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瓜王”团队

2013-02-01 05:33杨生文秦孟婷夏立平
职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无籽西瓜瓜类邵阳

杨生文 秦孟婷 夏立平

现在,无论是夏天,还是冬日,都能吃到西瓜;其中,有有籽的,还有无籽的;有很大的,还有很小的,甚至迷你的。这些,都与湖南省瓜类研究所密不可分。为了培育出世界上最好的瓜果,他们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在世界的瓜果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雪峰”成为世界瓜果之峰

湖南省中部地区,雄踞着一座连绵的山脉,北达洞庭,南接五岭,涉及的地域面积十分广阔,这就是雪峰山。

传说中,盘古在这里举起他的板斧,蚩尤在这里打出他的战旗。

在湖南人民的心中,它是一座敦厚的父亲山。

1994年,湖南省瓜类研究所创办的种子品牌,就叫“雪峰”。

在研究所档案室里珍藏着著名院士何继善的题词——“雪峰瓜果:高科技结晶”。

如今,“雪峰”牌种子销往全国28个省市,在全国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更可喜的是,“雪峰”漂洋过海,远销欧美等国外市场,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雪峰”的品质和魅力。

“雪峰”品牌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多次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这一切的成功离不开湖南省瓜类研究所所长孙小武及他所带领的团队。正是由于所长孙小武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湖南省瓜类研究所一次次培育出了出类拔萃的优秀品种,深得领导和同行们的赞誉。2010年,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这样评价:“吃粮要靠袁隆平,吃瓜要找孙小武。”

在孙小武的带领下,瓜类所改制而成的湖南雪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中国种子行业信用等级AAA企业、种子质量信得过单位、湖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十佳科技创新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

五十年打造“瓜王”团队

“我们整个团队风风雨雨,有将近50年的历史。”一提起这个,所长孙小武便觉得自豪,“在全世界搞无籽西瓜,我们是最早的!也是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唯一能够坚持到今天的西瓜育种科研单位。做西瓜育种,没有人能像我们一样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切的开始,始于陈为霖。

50年代末,从华中农学院毕业的陈为霖,来到湖南省邵阳地区农科所。60年代,他第一个开始研究西瓜育种和无籽西瓜育种,仅仅花了5年的时间,就培育出了具有实用经济价值的三倍体无籽西瓜。

从那时起,邵阳地区推广生产的我国第一代无籽西瓜销量良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文革之后,为了重建班子,陈为霖被调到邵阳地区柑橘所。在柑橘所呆了没多久,他又折返回到邵阳市农科所,继续做他的西瓜研究。

同时给陈为霖做得力助手的,还有技工陈焕庭。多年的磨练,让陈焕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选育无籽西瓜纯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1年,孙小武从农学院毕业,被派到邵阳市农科所给陈为霖当助手,参与到无籽西瓜的科研工作中。

“西瓜这个作物,在整个农作物中遗传变异是最丰富的,生长能力、育种能力很强,西瓜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那时起,我就喜欢这个作物,并把它当成我毕生研究的一个方向。”孙所长说。

从1981年开始,陈为霖和孙小武除了在邵阳本地做研究之外,还会选择在秋冬季奔赴海南等热带地区进行西瓜制种、实验工作。

1984年,长期辛劳的陈为霖因肺癌晚期,与世长辞。

从那时起,孙小武毅然挑起了陈为霖遗留的研究课题,继续开拓进取。

身负全部课题的孙小武,从1984年起,开始带领着他的团队,专心研究无籽西瓜,一直到现在。

“我们这些成就不是一个人做出来的,是团队的力量,靠一个人是做不成的。”孙小武说,“对我个人的报道太多,我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我们瓜类研究所整个团队里的人。”

“我们所里每个人都特别的踏实,扎扎实实地做事。”他一下子说出了一大批功臣:老一辈的有左浦阳、唐社章、严钦平、邓大成、胡安平、罗秋成、龙俐华、李冬初、刘跃华等,中年一辈的莫小平、段华、唐瀚、匡华夫、谭秋英、罗伏青、张礼红等,青年一辈的欧小球、杨红波、张琼、陈维刚、王军辉等。他们一个个看起来都是那么朴实,站在田埂里,就像普普通通的农民,根本不像科研工作者。正是他们与烈日为伴,与风雨同行的努力,让一个个新品种相继育成。

几代人同西瓜这个物种结缘,至今近50年,几近“金婚”。

小地方盯着国际大舞台

在中国,邵阳是个小地方;在湖南,邵阳还是一个小地方。但是,在邵阳这个小地方的湖南省瓜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们,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小。相反,他们的眼光总是盯着国际大舞台。

“从93年开始,忽然间,各个科研单位开始改革,要‘走出去。”孙所长说,“我们整个团队根据形势,也决定勇敢地‘走出去。”为此,整个研究西瓜的人员从市农科所独立出来,成立了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从那时起,他们到省里学习,到全国学习,甚至到国外学习,回来后潜心研究、潜心试验、很快培育出了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优质品种,全国推广的无籽西瓜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其中雪峰花皮无籽西瓜,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无籽西瓜优良品种,现在还一直是全国无籽西瓜区试和生产试验的对照品种;全国通过国审的4个小果型西瓜品种中,他们便占有红小玉、黄小玉、小玉红无籽3个,其中小玉红无籽西瓜品种的成功选育填补了我国小果型无籽西瓜领域的空白,其育种技术路线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受到了农业部和国家科委的高度评价;雪峰系列无籽西瓜品种和甜瓜品种被湖南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雪峰小玉红无籽西瓜”获得湖南省国际农博会金奖。

“邵阳的无籽西瓜是最先出口到海外市场的,我国第一个无籽西瓜试种基地,在邵阳城步县。”

“2001年,我们创办了占地400亩,集科研、生产、示范、观光为一体的邵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内科研大楼、展示中心、连栋温室等科研建筑错落有致,以色列引进的微滴灌等现代农业设备一应俱全。”

湖南省瓜类研究所在湖南省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下,获得“小果型西瓜培育与生产”国家级引智基地称号,近年来引智成果十分喜人。示范园现已成湖南现代化农业的形象窗口,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引智基地名气越来越大,每年有大量国外专家造访,观摩学习的人很多,研究所的名声越来越响,研究所的成果越传越远。

走进国际市场,研究所发现,这里的舞台无比宽阔。

“瓜王”团队领舞国际技术

国际园艺学会第25届大会于1998年8月2~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这是由国际园艺学会每4年举办一次的全球性大会,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园艺学专家、各国园艺学会负责人等1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孙小武所长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宣读了《无籽西瓜栽培模式的研究》一文,受到国际园艺界的关注,其英文版入编国际园艺学文集。通过本次大会,他深入了解了国际瓜类研究的动向,同时也惊喜地发现,我国的瓜类尤其是在无籽西瓜的研究水平上,是远远领先于与会的其他国家的。

“瓜的生长能力非常强,通过我们的现代育种技术、丰富的人力资源,才使我们的整个课题的育种水平、种子生产水平、产品种植水平、商品的生产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孙小武说,“我们的制种技术比较高,因为我们主要是研究无籽西瓜,无籽西瓜比有籽西瓜要先进。”

说到这里,孙小武非常自豪:“2000年以前,国外是没有无籽西瓜的,2000年才开始大力推广无籽西瓜,而在我国,80年代就开始大力推广无籽西瓜了。”

把大果无籽西瓜变为小果无籽西瓜,也是由他们第一个研究出来的。

“南瓜这一块,我们也处于比较前列的地位,全国用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品种,我们的红皮南瓜,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用。”一谈起自己团队的成就,孙小武就滔滔不绝,如同说起自己的孩子,言语之间充满了欣慰。

“我们有资本展示我们的优势,我们也有必要去告诉大家,我们无籽西瓜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孙小武若有所思地说,“所以,我动了要举办一个学术大会的念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9年的金秋九月,为期四天的第四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湖南长沙举行。湖南省瓜类研究所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向来自美国、土耳其、伊朗、印度、法国、捷克等2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位瓜类作物领域的高端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展示了瓜类作物新成果、新进展,同时和各国交流了遗传改良与育种、栽培技术与生理生态、病虫害及综合技术防治、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学瓜类文化与生活等经验。

各国专家纷纷对湖南省瓜类研究所的成就表示赞叹。这次大会的顺利召开,是国际瓜类产业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对湖南瓜类产业的一次检阅和鞭策,为我国瓜类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议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国际园艺学会瓜类工作委员会主席ABARK教授的充分肯定,大会执行主席孙小武也因此被国际园艺学会授予“卓越成就奖”奖章。

小地方如何钓来“海归婿”

研究所里又来了一批高素质的生物与组培实验人才,前辈们很是欣慰。

其实,邵阳不仅地方小,交通也很不方便。在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邵阳地区的地形为斜着的椭圆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邵阳地区的交通分布很不平衡,洛湛铁路与上瑞高速均在邵阳城区,西南地区囊括了大部分县,却没有高速铁路通过。

“我们邵阳市的交通的确是不太方便,但是大量的人才愿意来我们这个地处邵阳的研究所,说明我们这里能吸引人才,能留住人才。”孙所长介绍。

在这个小小的瓜类研究所,藏了不少人才。60位大专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其中拥有硕士学位的有6人,推广研究员3人,高级农业师15人。值得一提的是,所里有5人曾经在日本留学和工作过。

“学历不是最看重的,只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生物技术相关专业即可,最关键的是,为人一定要踏实,动手能力强,可进实验室做实验。”这是他们招纳人才的标准。

拥有人才还不够,补充“营养”很重要。他们常年从日本、荷兰、德国等国家聘请二十多名知名专家给团队传授育种及管理技术。在国内,他们还聘请中国工程院吴明珠、方智远两位院士,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知名教授十多人担任技术顾问。在他们的帮助下,选育开发瓜菜新品种60多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瓜菜品种40多个,先后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奖20余项。其中雪峰小玉红无籽西瓜选育成功,填补了我国小果型无籽西瓜品种的空白,其育种技术居国内同类领先水平。

“我们在小地方,可是不代表我们走不出去。”孙所长说:“每年我们所里都会安排人去国外学习交流,国际园艺界的很多盛会都会派人参加;在国内,我们所经常会走出去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去兄弟单位参观学习。所里也会接待很多国内外的朋友,他们也想跟我们交流学习。”

“所里在学习交流所花的资金在年度预算里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学习交流要花不少的钱,但是我们的资金有保证。”孙所长介绍说。

“帮助农民兄弟致富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在邵阳当地,一提起瓜类研究所,十里八乡的农户都一片赞叹声。多年来,瓜类研究所把所有科技成果转化为财富,无私捧给各位农户,帮助他们致富。

2009年,研究所组织了科研人员到各个种子基地去了解种子生产加工现状,及时地为农民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

在邵东九龙岭镇黄金村,他们把200亩左右的荒弃山地“变废为宝”,开垦成西瓜栽培地,在那里建了20多个钢架大棚。

种西瓜对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农户们如果自己种,不仅成活率、生产率不够高,而且还会使瓜地受损,研究所经常派技术人员对农户传授知识。

在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农户种上了高科技西瓜,他们的生活也一天天富裕起来。邵阳市大祥区新塘村瓜农夏政权深有体会地说:“前两年,我家4亩望天田种水稻仅收千余元,这两年在他们科技人员指导下,春季种小西瓜收入8000多元,秋季收入5000多元。”邵阳县谷洲乡在孙小武的支持下,种植西瓜5000多亩,亩产值接近2000元,高产丘块可达6000多元。瓜农高兴地说:“要发家,种西瓜!”

猜你喜欢
无籽西瓜瓜类邵阳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蔓枯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