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智扬
【摘要】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是学生技能培养与增强的核心环节,受传统模式影响,当前各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普遍存在着实训模式单一、实训目的不明确、实训过程缺乏有效控制等问题,导致实训教学效率过低,造成巨大浪费。
【关键词】实训目的;实训模式;实训评价;对外培训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投入,职业院校的硬件水平已得到了快速发展,实训设备不足的矛盾己基本解决,随着实训教学的全面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当前普遍存在着三个误区:其一,认为学生上机床操作时间与学生的技能水平成正比,导致较多的职业院校只一味的增加学生上机床操作时间,忽视了实训教学的效率;第二,受技能大赛影响,学校过于专注“精英化”教学,即花大代价培养个别高技能人才以期在技能大赛上获得好名次,达到展示学校实力、扩大学校知名度的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众化”教学,损害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第三,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过多依赖技能考证,认为学生只要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就能顺利结业,甚至把考证作为教学目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我校机械类专业较早开始尝试实训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科学、高效、合理的实训教学之路。
一、明确实训教学目的,针对性的开展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目标的定位更应该是面向用人单位,简单的说,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岗位需要哪些知识技能,我们就在教学中过程中重点融入。我们的实训教学应该围绕以下三个目的进行安排。
第一,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对“理论”进行实践,即实践理论。这一阶段的实训教学多以教师的演示或学生的尝试训练为主,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是学生技能学习的核心环节,教师在实践演示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分析讲解。
第二,实训教学的目的是使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使简单的技能动作成为操作者自动化的行为,即强化技能。这一阶段的实训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反复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反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序,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在这一阶段要进行指导,规范学生实践过程中动作、姿势、手法等方面的正确性。
第三,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创新,即技能创新。当今社会需要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创新型的技能型人才,这需要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加以引导,通过设置“项目”引导学生在原来技能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从而完成“项目”,增强学生创新的自信心。
二、实训教学模式多样化,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为使理论与实际最大限度的结合,理想化的实训教学安排应该是学习理论知识后就安排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实训教学目的,或是先适当的安排实践再进行理论的学习,从而增强理论知识学习的直观性。
实训教学模式多样化对教学秩序以及教学管理存在着挑战,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训效率。笔者推荐两种常见的实训教学模式:一种是单一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即先单独安排进行各个工种项目的学习,各个项目均考核合格后进入综合实训环节,学生如要完成综合实训任务必须结合运用各个工种的技能;另一种是循序渐进的综合实训模式,即按难度递增原则设置项目,学生按顺序逐个完成项,每个项目均结合了各个工种。
实训教学课程安排上可以采取集中实训及分散实训相结合的模式。集中实训是在学期中集中安排一段时间进行实训,时间较长的可以以学期、月为单位全部停课实训,时间较短的可以以周、天为单位停课实训,在实训过程中,也有半天实训半天理论;分散实训是把实训的课时安排到每周的课程中,即每周中可以安排一定量的操作课,甚至可以在一个学期中多次调整增加实训课时量。
三、完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实训教学过程控制
完善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训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以下环节:日考核,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当天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主要依托《实训工艺卡》进行考核评价,它包括实训学生的自评与教师评价两种形式;小项目考核,每一实训环节,由若干个训练小项目构成,每一个训练小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考核。考试不合格者及时利用课余时间补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项目的实训;环节考核,当一个实训环节完成后,进行环节结业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后继的相关实训,规定的环节成绩合格,方可推荐参加考证,考取相应工种的等级证书;技能鉴定,完成了相关的各环节实训,各环节考核成绩合格后,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
这一评价体系主要环节的有效实施保证了学生实训训练中的过程控制质量,实训考核的四个环节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实训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是强化技能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开展对外培训,实现校企双赢
利用实训设备全面开展对外培训,全面实现校企双赢,对外加工可以增加师生动手机会,提升师生技能;促进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使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减轻实训教学耗材费用,减轻专业办学成本;通过对外加工实现创收,不断改善专业办学环境,提高教学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