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使其掌握语文这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交际活动,满足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山区初中学生普遍朗读能力低下,究其原因何在?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山区语文教师对此有何积极有效的对策呢?本文就以上问题说说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端正看法;激发兴趣;授之以“渔”;语文活动;煅炼胆量;总结;鼓励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使其掌握语文这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交际活动,满足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读”这一项是山区初中学生的普遍弱项。山区学生由于见识少、胆量小、小学时缺少训练、教改起步慢受“应试教育”束缚严重、部分老教师意识较差等因素的影响,朗读能力较为低下。我刚接手的班级,很多学生根本不敢开口读、不知道应该怎样朗读,让他们朗读精美课文段落品味优美语言时总有一种“拉牛上树”的感觉,至于培养良好语感就更无从谈起。面对这个难题,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善读的技能,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简单谈一下我的对策,权当抛砖引玉,以求得同行的指正和赐教。
一、引导学生认清朗读的重要性,端正看法
朗读能力作为语文基本能力之一,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朗读是说话训练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沟通起来,使口语受到严格的训练。由于山区语文教学改革起步较慢,长期以来学校教学向着“应试教育”倾斜,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朗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语感、良好语文素养、健全人格的关键作用,造就了山区学生朗读能力的低下。同时由于长时间被僵化教学模式束缚,学生对朗读的重要性也缺乏正确认识,认为朗读可有可无并不重要,认为培养良好的朗读能力对于他们考试得高分没多大帮助,反而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在看法上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我耐心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向他们反复强调朗读能力是基本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语文用于交际的一种具体表现。引导他们充分认识朗读技能在学习、社交等方面的重要性,端正他们心里长期的错误看法。同时也向他们灌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学法指导思想,强调多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强调朗读技能与其它语文技能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经过反复强调和深入教育,学生普遍改变了看法,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为后面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打好了基础。
二、激发和提高学生兴趣,授之以“渔”
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学生对朗读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后,还不足以引起朗读能力的相应提高,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及时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进行朗读方法辅导,授之以“渔”。只有学生对朗读这个活动有了足够的兴趣,他们才会去探究,才会自发地积极地通过多种锻炼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那么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昵?这也是摆在山区语文教师面前的很现实的问题。考虑到教师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我非常重视言传身教。我首先通过有感情的高水平的朗读来感染、影响学生。比如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那一课时,我就要求学生合起书本闭上眼睛来听我诵读。充满激情、高水准的范读搏得了台下学生亢奋的热烈的掌声。就这样,我初次让这些山区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朗读的魅力。可以说,老师成功的范读对对精美朗读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的影响是振憾性的,这些朗读水平低下的学生初次领略到了朗读的风采和语文的精巧。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有了良好的感性认识之后就会“蠢蠢欲试”。这时,我就“趁热打铁”。我通过经常朗读精美抒情散文和播放高质量的录音带来进一步感染学生,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致后就着重培养一两个有一点朗读基础的“先锋”,让他们做榜样,在同学面前表演朗读,并对他们的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得朗读更深入人心。就这样,普遍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受到强烈感染后,都想尝试,想通过在课堂上表演精彩的朗读来搏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但在尝试阶段他们感到很苦恼,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朗读知识和朗读技巧,朗读水平一下子难以提高。我抓紧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辅导,重在授之以“渔”,进行方法、技巧辅导。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目标、要求要明确,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等朗读材料的重点和难点,详细地在语音、停顿、语速、语调、情感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或示范。训练的形式根据班级实际多种多样,注重进行个人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分段朗读、分组朗读的训练。渐渐地学生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后,朗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尝到甜头“意气风发”的他们学习劲头更足了,课余时间经常向我请教朗读技巧和朗读时的各种注意事项。就这样,我的引导取得了成功,学生很快就从被动的“要我朗读”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朗读”,逐渐养成了喜欢朗读的良好语文习惯。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煅炼学生胆量
由于经济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山区学生与城镇学生相比,前者见识少胆量小。山区学生胆小怕事的性格特征反映到朗读方面,就表现为不敢读、不敢有感情地响亮地读、不敢配上身体语言充分展示自身成功朗读的魅力。作为语文老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弱点责无旁贷。为了煅炼学生的胆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同时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包括朗读比赛、朗诵比赛、成语接力、课前三分钟上讲台自由演说、语文沙龙等。初中学生由于年龄阶段特点,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加上科学有效的引导,他们就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学生特别是胆小的学生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优势自己的风采,让他们自己给自己信心。让学生在张扬个性、满足自我表现欲、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锻炼了胆量,强化了心理素质。
四、多总结、多鼓励
在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语文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都很重视总结和鼓励。其中总结包括教师的总结和学生自身的总结。立足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我对他们好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有所欠缺有待提高的方面提出新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朗读方法等方面不断总结并及时提出新的要求,使到学生通过锻炼踏着小目标不断战胜自己一路前进。我还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作自我总结,总结自己的得失,引导他们对自己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帮助他们确立一个明确的方向。在多总结的同时,我还很注重对学生进行适时有效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以不断向上的动力。在总结和鼓励声中,学生自觉地从尝试朗读到爱上朗读再到自主地探究朗读,朗读水平稳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工作和努力也得到了学生和学校的肯定。
以上我简单谈了如何提高山区初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根据当前山区学生的实际,要想不断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说、读”能力,培养他们较好的语文素养,任重而道远。我作为一位工作在第一线的山区语文教师,还需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陈志文(1980—),男,广东清远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三坑镇初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