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金
【摘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可见美育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课人文性强,是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美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化于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主要从语言美、构思美、意境美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
【关键词】美育;初中语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越来越凸显,语文教学正在逐步摆脱过去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些变化都令我们欣喜。但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学生认为语文课是空洞的说教、美文被拆的支离破碎等,根本没有趣味性,也就是说,语文课没有“美”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由此可见,美育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离开了美育,语文课就成了无源之水,也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应有的活力。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说语文课是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美有着独特的魅力,对人的吸引力很大。初中生正处在性格转换期,对美的兴趣、探索、追求处于最活跃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在我国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教育家孔子就很注重美育,到了近代,我国学者蔡元培先生积极传播西方的美育思想,成为美育的奠基人。陶行知是倡导和实践美育的先驱,他在教育中一直把美育放在重要地位,因此,美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从不同角度体现出美。那么,面对这样的富含“美”的宝藏,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美育呢?
一、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体现,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用词造句都是千锤百炼、匠心独运的。诗文的语言艺术风格多样化,表现力极强,有着含蓄的幽默美、近乎白描的自然美、丰富多彩的华丽美、变幻多样的句式美、颇具魅力的艺术美、富有节奏的音乐美等,给人美的享受。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极富表现力的词语,认真品味,感悟语言的美妙之处,充分挖掘语言的美,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从字词挖掘美。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那些表情达意的词句。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字,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春草破土而出的情态,体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用“朗润”写春山的光泽,用“涨”形象地写出了涣涣的春水,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了花的鲜艳,不是直接用“红、粉、白”写桃花、杏花、梨花,而是用“火、霞、雪”进行比喻,能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人带来生活的感受。整篇语言清新活泼、隽永,描绘了一个美的世界,读下来给人美的享受。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要欣赏这两句诗,就要弄明白“直”和“圆”的意思,一个“直”字写出了沙漠的无风与广袤,一个“圆”字惟肖惟妙的写出了落日的浑圆,两字融合在一起写出了大漠阔大的境界和雄奇的景象,仿佛眼前浮现出一幅雄伟的景观,理解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
2、通过比较感悟美。品味语言的美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更能看出语言的妙处,从而深入认识作家遣词造句的功夫。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苏轼的词中有“乱石穿空”,有的版本作“乱石崩云”;词中的“惊涛拍岸”,有的版本作“惊涛裂岸”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比较两者的优劣,这样能引导学生从比较中鉴别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朗读理解美。朗读最能体会出文章的美感,尤其是散文、诗词等,富有韵律美,蕴含着作家丰富的情感,而美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作家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春》处处洋溢着作家的情感,闪烁着作家情感的火花,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有时用欢快活泼的基调,有时用激情高昂的基调,有时用深情的基调等,在与作家的情感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深刻内涵,抓住春光好好学习,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构思美
作家的思想情感与文章的结构、思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作家的情感会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越来越浓。作家构思时会下大功夫,因为美的构思一定要避免落入俗套,达到美的意境。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结构,从中体会文章蕴含的美,把握住作家思想情感流动的脉络。如教学《枣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清楚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索枣核的目的比较蹊跷、见枣核好像如获至宝、说枣核是为了解除乡愁、议枣核表达出民族之情。这里的枣核具有了深层意蕴,将海外游子与故乡故土紧密联系在一起。枣核虽然很普通、很小,但在文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枣核是海外游子深深爱国情、思乡情的体现。在剖析文章结构的过程中,学生会随着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而发生情感上的变化,从而深深理解人物的精神美。再如读到《项链》的“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不得不佩服莫泊桑的构思之妙。读到《窗》中的“他看到的知识光秃秃的一堵墙。”我们只能惊叹作者构思的精妙,给人含蓄隽永之美。到此读者才会真相大白,给人无穷的回味。《甜甜的泥土》中的“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我们不得不佩服构思的精妙,人间的真情挚爱犹如大地,无处不在。这样精妙的构思,有助于深化作品的意义。
三、意境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成亲。意境是文章中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在与艺术家思想感情契合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入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达到美育的目的。意境美不仅体现在诗中,在散文、小说、戏剧中表现也很突出。只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入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就能充分挖掘出文章的意境美。语文教学中分析意境也是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
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投影或者多媒体辅助教学,会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一厘米》时,教师可以先用投影仪给学生展示《亲情闹钟》,深刻品味文中母亲的形象,让学生认识到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就是这样一件小事,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浓浓的感情,这样的事情或许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关怀,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自然的进入本文,作者也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了一位平凡母亲的高尚品质,表现出主人公对人的尊严的追求。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不同文章意境对比,陶冶学生情操。教学《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两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比较探究,他们开始都是贫困潦倒的,都受到了科举制度的毒害,不同的是,范进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孔乙己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样在对比中,学生能领略到两位作家在创作主题、题材相同的情况下,表现手法的差异,都表现出独特的意境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意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现象里,变静态为动态,变片断为整体,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诗人在想象中描绘出美好的天街图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将来成为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见到了传说中的嫦娥,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一般都会想到美好的画面。这样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提高了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