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3-02-01 01:30郑小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2期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具有不同于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求我们在中职学校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人拟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一是努力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二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一提到创新思维会使人联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科研、发明创造等,或者让教师与学生有超乎寻常的作为才是创新思维,好像于语文都不怎么沾边,认为语文只存在于书本上,语文只是一直文字上的游戏。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甚至延伸了一个新的词汇或成语,小到造了一个新的关联式等等都是创新思维。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可以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努力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

创新思维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还是一种需要创新的实践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开拓他的想象力,对事物,词汇进行拓展,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语文课堂就肩负起了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实践舞台的重任。

新课改早就要求我们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做到:1、要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我经常的举行一些辩论会,自讲课,我只开一个头,作个引导,让学生辩论作者的目的,找学生来讲解文章中的重要内容,写作手法;2、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

三、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作为语文学科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责任很大,因为语文就是一门说话的艺术,要用语言来创设一种意境,激励学生来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比较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用质疑的眼光看待既有答案。

1、培养中职学生学了能用的创新能力

在以往陈旧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只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结果把学生讲的是昏昏欲睡。在教学上必须要改革创新,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和接受教学内容,主动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造就创新精神。这时老师所要做的是联系现实生活,提出大家熟知而又难以解释的问题,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在直观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下,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2、培养中职学生对待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

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时间难以完成,老师可先把问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把零碎的、粗糙的思想片断系统地组织起来,再经课堂汇总,这样不仅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水平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访问、查找图书、参考资料、利用计算机检索资料,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全面提高。

3、培养中职学生作文写作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上来,创造性思维对他们来说是他们内在因素上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要想结合课文,作文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创新思维训练,那么我们就要从写作上进行着手。议论文、说明文可以侧重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报告、通报、书信可以侧重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记叙文可以侧重学生的扩散思维训练。强化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旦良好的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形成了,学生就会有不竭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思维观念,认认真真的背好每一堂课,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与时俱进,为每一个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作者简介:郑小玲,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研究方向:中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