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王利兵
目的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所选取的患者均接受常规积极有效的基础治疗, 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以及H2受体拮抗剂, 将凝血酶粉(每次1000~2000 U)或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8 mg·100 ml-1)灌注于患者胃内。如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所损失血液较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输注同类型新鲜血液。结果 本组成功止血62例, 其中16例患者病情发生严重恶化, 其中肺性脑病为3例, 出血性休克为2例, 机体酸碱失衡为2例, 肺内感染为9例。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对其进行早期预防以及治疗, 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晚期一种严重并发症为消化道出血, 该病的发病率超过20%, 对其进行及时有效预防以及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也可成为肺心病, 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随着病症的不断加重, 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机体酸碱失衡、脏器衰竭等, 严重引起消化道出血病症, 该病致死率较高。作者选取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 对患者治疗情况、发病因素、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其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 对患者治疗情况、发病因素、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 男49例, 女29例, 年龄为46~79岁, 平均(62.3±2.4)岁。所有患者经相关生化、超声心电图、X线胸片以及心电图检查确诊, 排除其他心脏病证。其中58例患者存在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出血先兆, 其中仅2例无明显出血先兆, 黑便合并呕血5例, 首发呕血为9例, 出血先兆而且大便检验阳性者15例首发黑便症状为27例。
1.2 并发症状 78例患者均伴有肺部感染以及急性呼吸道疾病, 其中出现休克为3例, 贫血为21例, 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为32例, 心律失常为7例, 肾功能衰竭为12例,肺性脑病为25例, 急性肺水肿为35例, 全心衰竭为34例,右心衰竭为28例, 呼吸衰竭为58例。
1.3 检查项目 检查电解质、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心电图检测以及肺部X光检测, 在治疗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全程检查, 并随时记录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表现。
1.4 方法 所选取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积极有效基础治疗,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以及H2受体拮抗剂, 将凝血酶粉(每次1000~2000 U)或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8 mg·100 ml-1)灌注于患者胃内。如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所损失血液较大,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输注同类型新鲜血液。
本组成功止血62例, 其中16例患者病情发生严重恶化,其中肺性脑病为3例, 出血性休克为2例, 机体酸碱失衡为2例, 肺内感染为9例。本组肺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2.3%(78/350), 且该病症死亡率相当高。治疗后, 该组患者病死率为20.3%。其中死亡患者多为男性, 尤其是肺部感染、年龄偏大、以及病程较长的患者较为多见。研究发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多脏器衰竭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消化道出血, 导致死亡发生。
消化道出血是肺心病发展到急性加重期所引发的常见并发症, 从初期临床症状, 无法明确判断患者临床病症, 该病发病机制多样, 并发多见于体质差、病史较长的老年人, 并发之后很难被察觉, 该病症极易被忽略[1]。而且消化道出血病症并发较为凶险, 致死率相当高。在临床治疗中, 一些医生重视对患者的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等实施治疗, 而导致忽略对消化道出血病症的发现以及治疗[2]。因此, 一旦病发,医生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病症实施有效治疗, 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 如何对该病症实施有效的诊断以及治疗, 是相当重要的, 是当今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相关研究中可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药物作用:患者在治疗中会使用抗生素、解热药、氯化钾以及氨茶碱等, 导致患者出现药物性胃炎, 同时对胃黏膜起到刺激诱发作用。②应激性溃疡:在肺心病患者体内, 多运用体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 诱发了胃蛋白酶以及胃酸的分泌过多, 胃黏膜分泌减少,导致其失去保护屏障, 引发应激性溃疡。③右心衰竭:患者因右心衰竭, 会导致肝瘀转化为心源性肝硬化, 从而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④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因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导致功能紊乱, 从而导致过多胃酸分泌, 促进胃黏膜发生急性病变。因此对该病治疗, 应积极处理高碳酸血症以及低氧血症, 纠正治疗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等病症, 在治疗中采用止血药、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以及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 通过综合性方法治疗患者病症, 降低死亡率发生[3]。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肺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2.3%(78/350), 且该病症死亡率相当高。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后, 该组患者病死率为20.3%。通过临床研究发现, 可见该病症影响下, 其中死亡患者多为男性, 尤其是肺部感染、年龄偏大、以及病程较长的患者较为多见。研究发现,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多脏器衰竭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消化道出血, 导致死亡发生。由此可见, 该病症严重威胁中老年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 对其进行早期预防以及治疗, 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发生,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1] 张逸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医药论坛杂志, 2009,30(11):42.
[2] 张卫平.肺源性心脏病并肺性脑病30例临床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0,16(19):478.
[3] 许丙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36例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12,17(8):789.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内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