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云
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中心学校 湖北襄阳 441115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而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启蒙学习提供直观的感性认识。实验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窗口。因此,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学生实验更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可以说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学好化学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中这样来强调对学生实验的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基础上给出恰当的反馈。对于学生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表现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熟练的操作是实验教学的前提条件,认识化学仪器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学习的基础,贯穿整个化学实验的始终。在教材中,第一单元就是走进化学实验室,通过化学实验室中的实践和练习才能规范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在评价时,教师应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操作:取用药品时操作是否规范,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是否按要求来做,化学实验仪器的安装是否合理,化学实验活动中能否较为熟练地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注意实验安全。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的发展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操作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并告诫学生不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让他们养成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应只是按规定将实验做完,还要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而不只是拘泥于课本上出现的方法,还应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再设计出其他的方法来检验。一个在实验中善于动脑、敢动手的学生,一定会成为化学实验操作规程的小能手。
在评价结束后,还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不仅评价学生实验的过程,还应评价学生实验过程完成情况,可以口头表扬,让他们学会基本的实验技能。
人们的大部分认知活动往往基于观察,也依赖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能力的表现、实施和能动的发挥,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认识,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任务中重要的一环,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得出合理的结论。
学生在做实验时,教师应该细心地察看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态度是否认真,观察是否细致入微,有些实验的完成要很长时间,学生是否有耐心。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一组实验,教师提前准备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纸花,把它们分发给学生后,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完成各自相关的实验:第一朵花上先喷上稀醋酸,第二朵花喷上水,第三朵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让学生耐心等待,观察4朵花颜色的变化,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结论。在实验中只有细心观察和记录,才能得出科学的有价值的结论。
在评价过程中也不能拘于形式,可以采取交流的方式,如师生之间的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相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为:在同一个实验中,哪一组的学生能较为清楚地表述所要探究的问题,在现象的观察上是否一致,有没有差别,导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总之,对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的评价一定要中肯,不能打击那些出现差异现象的学生,要善于引导他们从细微之处探究奥秘的决心和信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之一。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平台。
对于评价前的两个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完成相应的操作,在实验中也能够观察到正确的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但是对于那些比较有天赋的学生,还应该留意他们在做实验时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为高一层次的学校选拔人才提供保障。
创造性的探究实验能力是实验教学的升化。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探究的过程。中学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探究实验尽可能地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当配角,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让他们感觉自己像木偶一样被牵着走。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存在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学习行为的主人。传统的教学只是简单地把教学当作一种手段,严肃、沉闷的教学气氛压抑了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学生主体参与的潜能也永远被埋没了。因此,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保持一种关心、爱护、鼓励、平等、民主的心态,从多方面入手,自觉为学生创造自由、安全、有利于挖掘学生主体性潜能的良好氛围。
比如,在完成电解水的实验时,为什么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后,对于为什么大于2:1,可以完全放手鼓励学生去探究,评价学生完成的情况。 再如,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有一个学生用矿泉水瓶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了大半瓶氧气,然后放入一根铁钉使其一部分浸没在水面下并密封。他每天观察铁钉的锈蚀情况并记录,发现离水面较近的铁较易生锈,且矿泉水瓶逐渐变瘪。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体现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完成此实验后,教师应给予该生高度的评价。
总之,在评价学生实验活动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之外,还应该重视化学实验中的情感评价,关注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态度,对数据分析的诚实态度,是否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等等,从而客观公正地对实验者进行多元化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