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新
作者:徐福新,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255400)。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步进入数学教学课堂,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集图、文、声、像、动画等为一体,且具有人机对话的功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刺激,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新课改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教学现代化。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明灯,是把学生领进数学大门的钥匙。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通过一定的情境诱导,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内在美和魅力,进而喜爱数学,主动地去学习、探究。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对图形可以进行伸、缩、移、旋、切、拼、补等变换,创设出一种美好的情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内容形象化,表现力增强化,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得到刺激,因而能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积极情感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一定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因此,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可以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这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描述图形全等的内涵。这样就给课堂教学创设出轻松愉快的环境来,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究的空间,切不可再走满堂罐的老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情境,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优化课堂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节省画图、擦墨板的时间,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从而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如在教学初一“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笔者联系学生生活知识,制作一个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小马给父亲过生日,晚餐准备好后,数了数钱还有50元。于是他来到水果摊前,看到苹果每千克6元,梨每千克5元,草莓每千克9元,橘子每千克4元。这下犯难了,除了买水果外,还得留下19元买生日蛋糕,现向同学们寻求方法解决。”于是,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开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讨论,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汇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节省了往黑板上抄题的时间,避免了教师乏味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因而新课改强调实施分层教学,以求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最后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活动,不能搞一刀切。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处处站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指导练习,积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要素,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从而让学生都得到提高。
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在这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完后,可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题目。1)基本型。灵活应用特征,判断—个数能否被3整除:369、342、86391。供中、下层学生做。2)发展型。在□里填上一个数,使它能坡3整除:□7、4□4、□2□。供中、上层学生做。3)提高型:试找出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供优等生做。这样,题目分层,让学生都有所发展,最终达到理解的升华。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辟了广阔舞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有心去观察,会发现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课堂为了达到使用多媒体的目的,已经由过去的人“灌”人,改变为现在的人用机器来“灌”人,甚至连教师和学生都被机器牵着鼻子走。所以,在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独特优势的同时,绝不能夸大它的作用,它始终只是辅助的工具和手段,只是教学成功的“外因”。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各种教学手段各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不分具体情况,动不动就使用信息技术,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上课时只需点击鼠标,对其他教学手段置之不理,使学生成了观众。其实,有些教学内容,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效果也是很好的。如集合,教师就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另一方面,从学生身体健康角度讲,过多过滥用电子板书,学生习以为常,兴趣会递减,还有损学生的视力,容易使眼睛产生疲劳,反而影响学习效率,减弱学习动机。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虽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但有时欲速则不达。例如,当学生正在思考时,屏幕上已经显示出标准答案,包括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迫使学生放弃思考的过程,更没有讨论、质疑的时间。学生学习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因此,要处理好机“快”人“慢”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必需的。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手势,哪怕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有时在公司教学效果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这种启发和诱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的培养。实践证明,计算机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合理使用,把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既要有效解决问题,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等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以形、声、色于一体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既受到美的熏陶,又能更好地从直观形象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在使用时要因材施教,科学应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辅助教学的效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