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2013-02-01 19:37徐志科张艳丽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基础课学分制学分

徐志科 张艳丽

(1.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5)

生源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谁能满足学生就业、升学的需求,谁就有生源,谁就能发展。怎样才能解决好教育出路问题,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的需求呢?我们要解决好教育服务问题,高职院校所提供的服务既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单一、僵化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缺乏活力、没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制约职教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分制为重点的弹性学习制度是发展方向。在学分制下,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自由,能够自主地选择课程、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观念上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在教学管理上符合调动管理客体主观能动性的规律,同时也适应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分制为重点的弹性学习制度是一项系统庞杂的工程,对每一个方面都要结合实际进行可操作性研究。首先要构建职教基本课型结构。基本课型结构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次,要形成各专业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各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应从职业分析入手,根据社会需求,以培训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模块化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最后,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是职业院校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动态教学管理的指挥棒,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画龙点睛之笔。

构建职教基本课型结构

基本课型结构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应根据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各实践教学环节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求进行重新组合,并保证组合后的各类课程具有科学合理的比例结构及内在逻辑性。要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型结构。

公共基础课以教研室为单位相对统一,一般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公共基础课含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应体现各专业的特色和专业方向。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和开设内容应满足就业需要和对岗位群的适应,应与本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相统一。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训练。一般在第二学期开始渗透,第三、第四学期强化。

专业选修课含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指定选修课是在专业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生技能强化阶段依据学生特长和就业意愿有指导地进行的选择。任意选修课即公共选修课,包括素质教育与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跨专业技能培训班,如书法、职业规划、舞蹈、音乐、计算机、普通话、外语、体育小组、摄影、电子技术等。任意选修课由各专业部开设,可以跨专业招生,可以在规定学时、规范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技能鉴定,使学生拿到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和相应的学分。通过任意选修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形成密切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课程体系,体现了职教特色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在学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中,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比例可定为 3∶3∶3∶1。

专业课程模块化

模块通常针对专业的某些技能或行业需要设置,内容自成体系,包含比较完整的知识和技能。按模块化组织教学的好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侧重应用,以培训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测验的标准比较量化,可以和技能证书相结合,教师工作有成就感;提供学生多种选择,便于体现学生个性,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应用技术的发展,可以随时增加和调整模块。如计算机专业可以推出计算机操作基础、电子表格、数据库、程序设计、文字处理、桌面出版、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绘图、多媒体应用、全球互联网、局域网等模块。

以模块为单位的技能教学,侧重于应用、实践、技能培养。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辅导为主,以作业设计为主线,侧重讲授怎么做,侧重上机实践,侧重能力培养。

各教学模块要按教学规律循序渐进,要明确每个模块的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教学模块要根据办学需求和用人形势的变化进行阶段性的调整,但在统一调整之前要保持模块教学计划的相对稳定。

模块化教学需要广大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有所付出。模块化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学分制是职业学校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动态教学管理的指挥棒。

学生修满学分就能毕业。学分涵盖内容包括构成活模块的教学课程,也包括学生突出特长分(如代表学校参加技能竞赛、技能表演获奖者或有突出工作成绩的主要学生干部)、重大贡献分(如有突出的发明创造、参加各项重要评比、市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奖为学校争光者)、重大奖励分(如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学雷锋标兵、优秀团员等)和严重过失处罚分(如受学校记过以上处分、严重损坏公物和社会公德)等。学分不仅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体现,而且是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技能水平和一切职业活动成果的综合评价。学分的积累是学生在教师的培养下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不断提高的生动写照,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措施。

加强学生任意选修课程的学分制管理可以结合专业进行,增强专业的办学活力,体现职教特色,活跃校园业余生活。学生在规定学时内未修满学分不能拿到毕业证,可以在走出校门以后继续参加选修课程班,直到修满学分。

学分分布遵循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指定专业选修课(技能过级)、任意专业选修课(技能过级)四种考试,考核结果分值比例大概为3∶3∶3∶1的原则,再加减其他奖罚分。学分要公开,修满学分或超过总学分应成为每个学生的长期奋斗目标。

高职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任务艰巨,要达到教学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除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外,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和重视。

[1]李阳熙.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53-54.

[2]杨淑鸿,宋春光,王秋云.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新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2009(8):322-323.

[3]周强,黎姝华.学分制下教学管理的改革与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9(7):48-49.

[4]傅昌德.高职学分制框架的建构及实施中急需解决的问题[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8-40.

[5]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122-123.

[6]周立春.论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3(3):33-34.

[7]陈梦稀,钟毅平.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8):25-26.

猜你喜欢
基础课学分制学分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