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
谈我院病区药品的贮存与管理
徐旭
本文就药品贮存温度、避光存放、有效期管理、合理摆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发现和寻找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严格药品的贮存条件,加强药品管理意识,规范工作操作程序,确保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贮存温度;药品冷藏;避光存放;有效期管理;合理摆放
1.1贮存温度标准 以前的药品说明书中贮存温度的标示有许多不规范现象,在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凡例中,对贮存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常温系指10~30℃;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鉴于此,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病区药品分三级温度管理,即常温库,温度控制在30℃以下;低温库,温度不超过20℃,用空调控制;冷库,温度2~8℃的冷藏和0℃以下的冷冻,用冰箱控制。
1.2冷藏药品的范围 一般而言,凡是要求在低温条件下(2~8℃)储存的药品,如冻干粉针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疫苗等)都属于冷藏药品范畴。生物制药主要产品有重组蛋白质药品、重组疫苗和诊断、治疗用的单克隆抗体三大类。这类药品包括:人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基因工程人干扰素,重组人白介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工程链激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1.3需要冷冻的药品 《药典》附录的制剂通则中规定栓剂的质量要求:贮存期间,栓剂外形要完整、光滑,应有适度的硬度,以免在包装或贮存时变形。为了适应这一质量要求,卡孕栓的贮存温度为“低于-5℃”。在对本院药品贮存温度的调查统计中,卡孕栓、地诺前列酮栓的贮存温度要求冷冻贮存。
2.1光线对药物制剂的影响 光是一种辐射能,辐射能量的单位是光子。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光线波长越短,能量越大,故紫外线更易激发化学反应。光能激发氧化反应,加速药物的分解。有些药物分子受辐射(光线)作用使分子活化而产生分解,即为光化降解。易被光降解的物质叫光敏感物质。
2.2光敏感的药物 硝普钠,是一种强效、速效降压药,临床效果肯定。本品对热稳定,但对光极不稳定,临床上用5%的葡萄糖配制成0.05%的硝普钠溶液静脉滴注,在阳光下照射10 min就分解13.5%,颜色也开始变化,同时pH下降。室内光线下,本品半衰期为4 h。光敏感的药物还有:注射用达卡巴嗪、抗肿瘤药丝裂霉素、左克、氯丙嗪、异丙嗪、核黄素、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叶酸等。
2.3避光药品的贮存方法 凡遇光易引起变化的药品,为避免光线对药品的影响,可采用棕色瓶或用黑色纸包裹的玻璃容器包装,以防止紫外线的透入;避光保存的药品,应放在阴凉干燥、光线不易直射到的地方。不常用的怕光药品,可贮存于严密的药箱内,存放怕光的常用药品的药橱或药架应以不透光的布帘遮蔽。
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合格的期限。
3.1关于有效期的规定及计算 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预防用生物制品有效期的标注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注册标准执行,治疗用生物制品有效期的标注自分装日期计算,其他药品有效期的标注自生产日期计算。
3.2有效期的管理 我国药品统一用有效期不用失效期,进口药品一般皆用失效期。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加强药品有效期管理,要做到每月盘点药品有效期,药品“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分医院、药剂科、调剂室三级检查管理,杜绝病区内出现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4.1药品应分类存放 按用药途径分类:内服与外用、口服与注射等;按药理作用:抗生素类、维生素类、抗高血压类、抗肿瘤类、等等;按贮存温度:根据药物性质不同,对药物进行冷藏、低温、常温、干燥、避光等分类存放;另外,根据药品管理法要求,分别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进行专柜加锁保存。
4.2药品摆放原则 按类别、名称的不同,药品应分排、分列、整齐码放,不得倒置、混放;按效期远近摆放:先入先出,近期先用,以防止药品过期失效;高危药品单独摆放:为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高危药品使用特制的警示牌,以黑底白字标示,使用专柜摆放;包装或读音相似及同种药品的不同规格等,易引起混淆的药品应分开摆放。
药品的贮存与管理,尤其是冷藏药品的管理[1],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更新,加强药品管理意识,规范工作操作程序,是今后医药工作的必然趋势。医务人员要从自身做起,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1] 邹士村.某院冷藏药品的管理.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7),284.
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医院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病区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关系患者对医院的认可程度;病区药品管理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医疗安全,甚至诱发相关的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