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嵘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郑嵘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共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奥曲肽治疗和垂体后叶素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止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破裂出血的效果明显好于垂体后叶素。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消化内科共收治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岁,病史3~5年;对照组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史上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首先将0.1 mg的奥曲肽融入20 ml的生理盐水中,缓慢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将0.1 mg的奥曲肽加入浓度为5%的生理盐水中,静脉进行滴注,滴注的速度一定要严格控制在25 μg/h,滴注的时间一般控制在72 h以内;对照组:将垂体后叶素10 U加入生理盐水40 ml缓慢静脉滴注15 min,然后用12 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滴速保持20~25滴/min,1 h后重复1次,然后每4小时再给重复剂量,用此方案治疗72 h,之后减半量并维持48 h。
上消化道出血停止的标准为[2]: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大便颜色由暗红转为金黄色;内窥镜检查患者的出血消失;患者的血压平稳,脉搏正常,肠鸣音消失。治疗的效果为24 h以内止血为显效;72 h以内止血为有效;72 h以后如若患者还继续出血,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视为无效。
治疗组(24±1.5)h以内止血患者45例,(72±2.5)h以内止血患者12例,72 h以后止血的患者1例,继续出血患者2例;对照组(24±1.5)h止血患者30例,(72±2.5)h以内止血患者10例,72 h以后止血的患者5例,继续出血患者15例,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6±1.5)h,而对照组的止血平均时间为(16±2.5)h。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对比组9例。可以看出,无论是止血时间、以及患者继续出血的例数还是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组都明显比对照组低,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1奥曲肽的作用 奥曲肽其作用机制与天然的内源性生长抑素相似,但是奥曲肽的作用时间长久半衰期是天然生长抑素的30倍。常见的生理活性有: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胃肠道和胰内分泌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对胃酸、胰酶、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本品可抑制胃肠蠕动,减少内脏血流量和降低门脉压力,减少肠道过度分泌,并可增强肠道对水和钠的吸收。
5.2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治疗方法 主要有内镜下硬化剂注射疗法、套扎治疗、三腔管气囊压迫、垂体后叶素注射及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其他原因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是以抑制胃酸分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内镜下硬化剂注射疗法、套扎治疗、三腔管气囊压迫以及外科治疗创伤性较大,患者常常难以接受,再加上治疗效果不理想,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死亡。因此对于肝硬化造成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尽早止血尤为重要。奥曲肽的药理作用恰恰符合了肝硬化静脉曲张造成的出血。
总之,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奥曲肽在治疗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止血迅速,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杨卫文,杨景林,李静.奥曲肽与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比较.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2):119-120.
[2] 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实用消化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52.
[3] 李岩.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现代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0(1):15-17.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患者常常由于大出血而导致休克,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何迅速止血是抢救患者的关键[1]。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共收治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比其分别应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