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儿童文化视角下的语文课堂

2013-02-01 20:42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童心蜗牛文本

鸦 彬

(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江苏 句容 21240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感受:低中年级的课堂上学生总有说不完的“闲话”,身体也是在不停地动。教师稍一放纵,教室里就可能“炸了锅”而失去控制。这个时候,教师只有拿出“师道尊严”,甚至加上大声训斥或惩罚,课堂才会逐渐平息下来。而高年级的课堂却往往变得沉默,除少数学生还能专心上课外,多数学生不是机械地做着教师布置的练习,就是面无表情,态度漠然,近乎麻木地对待眼前的一切。学生应有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逝,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没有欢乐,也失去了吸引力。

事实上,为了上课,教师也做了充分准备,认真钻研了教材,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还收集了许多资料,但教师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大多是站在教材的角度,用成人的视角去把握教材并进行教学设计的。即使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仅仅从形式或几个教学环节上有所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落实。新课程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然而,我们的课堂由于忽视了儿童的生活世界和身心特点,忽略了儿童的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因而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吸引力。说到底,这是教学中儿童文化的缺失。

再者,纵观现有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视角上已经有较大的改进,但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所占比例非常少,进入教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多也是“伟人做平常事、平凡人有了不起的壮举”之类,让孩子们觉得无法亲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教材中真正关注儿童心灵和情感的儿童文学缺失,导致学生作文中出现假、大、空现象。此外,由于传统的阅读习惯,再加上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即使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选入教材,也可能被教师用成人的视野代替孩子“观察”,用成人的感悟代替孩子“体验”。这种模糊儿童认知特征、漠视儿童心理需求和任意拔高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儿童阅读,而且会减少他们正常的阅读兴致。

新课程既然关注儿童,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就必须关注儿童文化,尊重儿童文化,要精心营造一个放飞灵性、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用儿童视角解读文本

我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沈大安先生曾说:“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8~14岁的儿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用成人的思维方式看待他们,其实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

语文教师要善于怀着一颗灿烂的童心走进文本、浸润文本,换个角度体验文本历程——以儿童的思维去想,以儿童的心灵去体验,以儿童的眼光去质疑。这样,你就会与儿童共同呼吸,共话精彩:孩子会的,教师不会絮絮叨叨、纠缠不休;孩子卡壳处,便会导之以拨、点石成金;孩子疑难处,便会层层剥笋、娓娓道来。以儿童的视角进行教学预设,就要善于在脑海中呈现模拟演示下的教学情境,在心中感受课堂预约的精彩,让儿童的笑脸在心中亮起来,让儿童智慧的火花在心中迸出来,是备课,更是课堂之旅前的一次美好遐想。以儿童的视角走进文本,就会体验到儿童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就会感受到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乐与得。如预习苏教版第十一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以儿童视角可生成如下话题:心脏怎么可以带回祖国呢?肖邦为什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肖邦催人奋进的《革命练习曲》该是怎样的催人奋起的旋律?……循着儿童的思维节奏就能拨动儿童的心弦,形成师生互动、心心相印的课堂境界。

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还要善于在文本深处游历漫寻,于文本深处寻见童心烂漫,来丰满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可以想见,为何教师诗情画意,儿童却茫然若失,教师激情满怀,儿童却置若罔闻呢?缘于教师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高度为标尺,没有把自己的理解下位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与儿童相融,造成教师与儿童在文本理解上的真空断层——孩子混混沌沌,不知所云,却唯唯诺诺,虚假迎合。儿童化的视角解读文本要在与文本的反复磨砺中觅见童心,这样,才能把课上在儿童的心坎上,才会飞溅出浪漫的“水花”,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比如,某版本教材里有个口语练习“我长大了做……”中给出了一些图,图中显示的有教师、医生、战士等职业形象。如果教师依据这些图设计教学,我们可以想象这节课该有多乏味。学生的答案无非是长大了要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做医生救死扶伤……这样的课就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儿童的世界,学生的思维、情感无法被调动起来。周益民老师有一个很好的课例,他上的也是这一课,他在上课的同时引进了一本日本的图画书《长大以后做什么》,那本书非常好玩,问蒲公英长大做什么,蒲公英说“我长大以后要做个大狮子”,问小鱼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小鱼说“长大以后要做大鲸鱼”,问蜡笔长大以后做什么,蜡笔说“长大以后做大森林”,等等。把这本图画书带进课堂,这节课便生动了许多。

所以,我们在课前钻研教材,解读文本,必不可少的是站在儿童立场上,用儿童文化的视角去看问题:如果让学生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会出现什么问题?……儿童的生活世界是成人不可替代的,教学如若要引导学生精神建构,也必须是在他们的世界里完成。教师是教学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真正“发出”学习需要的都是儿童。由此可见,只有从儿童的视角去审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儿童视角观照课堂

阅读时携着个性走进文本,独特朗读显示个性,内化文本更是个性飞扬,剔透玲珑的童心就在阅读的过程中熠熠生辉。下面是一位老师教学《蜗牛的奖杯》片段。

师:看到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生1:蜗牛背着这么沉重的奖杯太可怜了,我想发明一种机器,把它拿下来。

生2:我也想帮蜗牛拿下奖杯,还想恢复它的翅膀,看看它是不是飞得最快。

生3:把奖杯放到该放的地方,让蜗牛重新飞起来。

师(有些茫然地作小结):同学们要知道,因为蜗牛太骄傲了,这沉重的外壳就是骄傲的后果,让我们告诉蜗牛,成绩面前要谦虚。

都说童心无瑕,童真无价。所谓童心,即儿童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态度和对想象领域的憧憬向往,它有着鲜明的年龄特征,更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价值体系。调查和资料均显示,其主要特征为感性、直接、异想天开、充满期待,更可贵的是,善良是其情感核心,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课例鲜明地表现了这些特征,孩子想说的多为两个主题:一是觉得同情,蜗牛爬行多么痛苦,太可怜了,让我们把它沉重的负担去掉吧;二是充满幻想,如果蜗牛能飞起来,那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它包含了孩子善良的愿望,期待减轻他人的痛苦,这是儿童价值观的体现,它又显示了孩子的浮想联翩和好奇,这是儿童文化的体现。面对这样的心理背景,怎么可能让孩子首先想到的是要批判蜗牛呢?怎么可能使他们理性地分析谦虚的重要性呢?如此一味强求,这种有悖科学的人为因素,又怎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呢?这里,笔者要为这些孩子的想法鼓掌。只有在童心世界里我们才能听到这善良的声音,这没有丝毫伪装的吐露。要为新课程的实施而鼓掌,正是几年来积极倡导的宽松自主的课堂,使他们大胆交流,个性表达,真情流露,而不像以往那样揣摩教师的心理,披上令人窒息的伪装。

总之,新课程要求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必须关注儿童本身,关注独特的儿童文化,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智慧之门”。追寻文化课堂,让课堂中流淌着“儿童文化”,我们将可以与儿童一样轻松、愉悦!每一个儿童也能够从小在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成中快乐地学习、成长!

猜你喜欢
童心蜗牛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童心绘天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蜗牛说
小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