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灿
作者:徐建灿,高级教师,永登县龙泉寺镇中心小学(730302)。
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父母的关怀与情感的交流及抚慰是他们最需要的。如果过早地隔断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情感,孩子情感方面的空间成为空白,容易导致孩子情感缺乏。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同龄群体对其价值观、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没有父母的指导和管理,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养成。
寄宿在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学习方式上都发生重大变化,如果在短期内不能很快适应,困扰学生的心事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解决,使其极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致使其个性和心理发生扭曲和变形。久而久之,极易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仅引起学生的重视,更引起教师、家长、亲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寄宿制学生绝大部分时间与学校学习、考试等打交道,缺少家庭的缓解渠道,求胜心更切,压力更大,心理更敏感脆弱。
小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和呵护。特别是寄宿制的学生,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他们渴望在老师及生活老师那里得到心理上的帮助、理解和关心。但是部分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薄弱,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致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缺失心理健康关怀。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曾指出:“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人格形成(其中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1]在家庭教育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求家长在百忙中抽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同时改变自己的角色,从照料者、培养者、教育者,转变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父母应转变心态,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从心理健康上关心子女的成长发展。
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可通过专家培训和校内自我培训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教师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状态,以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1)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堂,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熏陶作用。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栋房屋,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美的感受。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2)创造宽松的班级环境,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班主任要爱心治班,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往,注重每个寄宿制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小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大到一次家访、一次班级活动,抚慰他们敏感而脆弱的内心,滋润他们孤独而自卑的心灵。
3)在日常生活与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教材,结合学科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科学习中的认知、情意和行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自我,在自身发展变化中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心。
4)改革评价方式。埃里克森认为:6~12岁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2]。他们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为了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学生完成任务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经验,增强了他们的胜任感,同时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又导致了他们的自卑感。因而,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焦虑,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积极引导,就会大大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总之,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备受重视。只有对寄宿制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把握和引导,才能使他们在心理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1]郝玉章,风笑天.亲子关系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109-112.
[2]宛容,兰文杰.皮亚杰、埃里克森、西尔斯的心理发展理论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原刊,2000(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