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霞
药物毒理学教学改革体会
罗春霞
药物毒理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我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包括目录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法规教学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药物毒理学;教学改革;体会
药物毒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包括药物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对机体全身或局部产生的病理学改变和这些有害改变的发展转归、毒理机制等, 也包括新药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1]。它能让学生充分明确药物的双刃剑本质, 掌握新药研究中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因此成为药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为了提高药物毒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包括目录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法规教学等方式, 把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使书本知识能够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学生。
目录是每本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简单完整地反映了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但很少有教师在课程教授中用到目录。作者在教学中发现, 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归纳提炼能力, 在完成学习后大部分人对课程没有整体认识, 各个知识点在大脑中还是一盘散沙, 尤其药物毒理学课程的知识相对零散, 系统性不强, 更增加了学生掌握的难度。这种状况可以通过目录教学的方式得到极大地改善。不同的药物毒理学教材编排有些许差异, 但内容都大致分为3个板块:①药物毒理学的基本理论。②药物对机体各器官的毒性作用及机制。③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基本知识。其中后两个板块分别占课程40%~50%的比重。在第一堂课介绍药物毒理学这门课程时结合目录给学生明确各个板块包括哪些章节, 这些章节有哪些内在联系, 可以让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也增进了对课程性质与任务的理解。比如介绍第三个板块时可从第二个板块过度, 既然药物有毒, 就要进行安全性评价。那么安全性评价是什么, 要遵循什么规范, 不同的药物要进行哪些科目的安全性评价, 以及如何进行就是第三个板块要学习的内容, 这些内容分别在哪些章节中讲授。这样向学生逐一进行说明,自然就把整个药物毒理学课程有机地串联起来。除了在课程开始时的应用外, 在课程结束时应用目录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案例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毒理学的教学实践中[2,3]。作者发现在案例教学中容易存在两个问题:①缺乏国内案例。②案例与教学分离。缺乏国内案例主要表现在引入药物的毒害事件案例。 “反应停与海豹胎畸形”、“孕激素与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畸形”、“氯磺羟喹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等案例都常被应用于药物毒理学的教学中, 可以使学生直观认识到药物的毒害作用, 明白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从而增加学生的使命感, 成为学习的推动力。不难发现这些典型的药害事件都发生在国外, 不少学生会产生疑问, 中国的药物安全状况如何, 评价机制怎样。因此, 在结合药害事件教学的同时有必要联系国内的实际情况。由于化学药品的原始研发大多在欧美发达国家, 中药的毒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价成为最好的结合点, 作者尝试适当引入中药的相关内容,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药物对肾脏的毒性章节中结合关木通等中药材中的马兜铃酸毒性;在静脉注射剂的全身毒性试验章节中用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引入。案例与教学分离只机械地列举案例, 而与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不能关联, 导致学生津津有味地听故事, 刻板无趣地嚼课本。比如在药物成瘾的危害性与戒毒治疗一节中放映了一部由真实案例改编的公安部禁毒教育微电影《黑白记忆》, 其中隐含了常见成瘾药品分类, 成瘾对个人心理生理的影响和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戒毒治疗的三个方面等多重信息, 几乎对应着教材上的每个知识点。但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往往不能准确地体会, 这就需要老师在影片后组织学生讨论,帮助他们真正看懂影片, 并将影片中的故事转变为书本上系统的知识。切记放电影与讲课本互不相干, 这就失去了案例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药物毒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并重的学科, 尤其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板块均是一个个具体的实验, 如果脱离了实验室单独进行理论讲授很容易造成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的局面。但是给药物毒理学的理论教学配备全程对应的实验教学也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大部分药物毒理学实验无法在短短几节课的时间内完成, 有的需要几天、几周, 甚至更长的时间[4]。在对药物毒理学的实验安排上采取了以下策略:①集中安排急性毒性试验、体外溶血试验等短期实验。②过敏试验将致敏与激发分次进行, 并将致敏并入其他短期实验安排中, 仅集中安排一次激发后的过敏症状观察。③药物对各器官的毒性作用表现为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实验可用病理切片观察代替。④长期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等无法在教学中安排的实验可用实验录像展示关键步骤。
不同于药学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 药物毒理学因为涉及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因而与多种政策法规密切相关。恰当地将这些政策法规融入教学中, 可使课程既具有专业性、学术性, 又符合政策性、原则性。首先, 应该告知学生获取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的正规途径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官网, 对于课堂上老师不能一一提及的政策法规, 学生在课后可以自行查阅。第二, 对应教学内容分次引入政策法规。比如药物非临床评价与GLP实验室一章结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2003年颁布), 药物致突变作用研究一章结合《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年颁布)。第三, 注意教材与法规的互补。比如在技术指导原则中通常会有“结果分析与评价”一项,可以弥补教材在这方面的不足。当然在教材外增加的内容不能过多过细, 主要起到拓展学生知识面、提供参考信息的作用。第四, 根据法规调整重点讲授内容。比如教材中介绍了十种药物遗传毒性的检测方法, 但没有一种能够涵盖所有的遗传学终点, 因此需要选择一组试验配套进行检测。《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年颁布)推荐的标准试验组合为:①一项体外细菌基因突变试验。②一项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进行的体外染色体损伤评估试验, 或体外小鼠淋巴瘤tk试验。③一项采用啮齿类动物造血细胞进行的体内染色体损伤试验。据此, 作者重点讲授标准试验组合中的这四项试验内容。
以上教学改革帮助作者有效地克服了药物毒理学知识零散、参考资料少的困难,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升了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改革, 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中获得有用的药物毒理学知识。
[1] 楼宜嘉. 药物毒理学(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2.
[2] 刘立新, 张羽男, 张楠楠, 等. 药物毒理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思考与实践.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33(3):80.
[3] 赵永娜. 药物毒理学教学改革初探.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6): 496-497.
[4] 朱正光. 药学专业药物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7):888-889.
Experien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Drug Toxicology Course
LUO Chun-xia.
The college of pharmacy.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66, China
Drug toxicology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 for pharmaceutical students.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e tried to introduce reforms in the class, including teaching methods us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case teaching,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teaching in compliance with the rules and guidelines on drug research.These reforms effectively improved our teaching quality.
Drug toxicology; Teaching reform
211166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