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王若竹 陈光
在使用CPAP过程中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体会
王蕾 王若竹 陈光
本文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重症病室的108例使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的新生儿患者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 随机分成二组即系统预防组、对照组, 通过加强手卫生、空气消毒和CPAP管路的消毒等工作, 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暴发及流行事件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持续正压通气;手卫生;消毒;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体会
CPAP使用过程中的消毒问题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要环节, 一个世纪前推行的消毒和无菌技术曾有效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近年来各类抗生素, 甚至超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非但没有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包括VAP)下降, 反而使其发生率有所上升, 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除了宿主因素(各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而致易患性增加)外,亦与医务人员对消毒管理、无菌技术的忽视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与2009年至2012年共有108例新生儿患者应用CPAP, 对其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 随机分成二组即系统预防组、对照组, 通过加强手卫生、空气消毒和CPAP管路的消毒等工作, 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暴发及流行事件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009至2012年CPAP应用的患儿108名, 随机分成2组,即系统预防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 108例新生儿中男62例, 女46例。出生体重在700~4800 g, 早产儿66例, 足月儿42例, 其中原发病为新生儿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症),58例, 新生儿重症肺炎2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0例、新生儿败血症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5例、新生儿频繁呼吸暂停8例, 二组患儿性别、胎龄、日龄、原发病、胸部正位片、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CT、母妊娠期健康状况、母亲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系统预防住院时间:8~120 d, 平均(19±3),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5~120 d, 平均(32±2)。
1定期进行医院感染与微生物学检测与控制, 空气中细菌数≤4cfu/15 min。90 mm皿、物体表面≤5cfu/cm2、医务人员手≤5cfu/cm2。
2控制环境中细菌浓度,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天早晚各通风1 h,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各1 h, 室内保持温度在24~28℃, 湿度在60~65%。新生儿重症病室的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3%, 每个病室设置一套流动水洗手设施及干手设施。新生儿病室洗手设施应为非手触式的, 并备有擦手纸。
3加强管理, 增强责任心, 保证洗手和手消毒,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和操作前后, 严格执行七步洗手, 进行手卫生和手消毒。医务人员严禁佩戴首饰和假指甲等。
4限制人员流动, 非新生儿重症病室医务人员不得进入重症病室。本着保护性隔离, 避免交叉感染的原则, 允许家属在规定的时间内隔窗探视。
5预防环境污染, 进入新生儿重症病室应更换专用服装,换拖鞋。新生儿病室应保持环境清洁, 禁止养植花、草和树木。每日常规进行空气、物表、地面的清洁和消毒。每周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 在没有患者的情况下, 不定期的进行封闭式乳酸熏蒸消毒。
6加强CPAP各种管理的消毒, 同一患者使用的呼吸机及其气路管道, 包括接管、呼吸活瓣以及湿化器, 每周更换1-2次, 若有明显污染则及时更换;气管腔内吸引时保持远端无菌;连接呼吸机管道上的冷凝液及时引流、倾去, 引流液不可流向患者侧。每天更换加湿器里的蒸馏水, 使用一次性气管内导管和吸引管并保证无菌。定期做管道的细菌培养,以监测管路的灭菌质量。
7气囊放气或拔除气管插管前, 常规清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 并确认分泌物已被清除。
8直接或间接接触下呼吸道黏膜的器械或物品, 选择灭菌或高水平消毒法消毒;所有灭菌或消毒均按照“洗-消-洗”的程序执行。
9气管置管超过3天者, 若无禁忌症, 首选胃肠内喂养。
10减少使用呼吸机的天数, 及时撤机。一般控制在3天内, 少数早产儿RDS应控制在7 d内。
11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加强翻身、拍背, 尽量减少吸痰。
12加强口腔护理, 每日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清洁口腔2次。
由于加强了手卫生管理, 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责任心, 加强环境的管理, 保持环境清洁, 避免污染, 加强空气消毒和通风, 保证了空气质量, 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 定期对CPAP管路进行消毒, 保证了侵入性操作在无菌状态下进行, 减少了使用CPAP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发生, 有效的降低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避免了医院感染暴发及流行事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提升了救治生命的质量。
136200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王若竹);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 (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