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2013-02-01 10:51:36胡大文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科研经费民办

钱 静 胡大文

(1.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230041;2.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230601)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而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其中一项最为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就是要重视和加强科研管理工作,通过科研来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形象、扩大知名度,突出内涵建设是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民办高职院校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科研管理成为内涵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当前,诸多民办高职院校深陷管理困境之中,找不到出路。因此,如何突破科研管理“瓶颈”,摆脱困境,成为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拟从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出路,以期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困境分析

(一)科研管理态度消极

传统观念认为,科研是本科院校的工作,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很难搞好科研工作,故而持不管不理的态度,科研工作全凭教师的兴趣而为。例如,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构建立晚,且大多是科级建制,直属于教务处,科研管理工作在地位上从属于教学,属于教学的附属品。

(二)科研队伍素质偏低且不稳定

科研队伍素质低 从管理层来看,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中具有高学历(硕士、博士)或高职称者少,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能力培训,没主持过科研项目,甚至没参与过科研项目,对于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中期检查、结项流程都不清楚,缺乏基本的科研素养和管理经验。而从被管理层来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远远低于高校教师的平均水平。据安徽省教育厅2011年11月公布的2012年高等学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结果公示情况看,立项资助的重大项目5项,民办高职院校0项;立项资助的重点项目59项,民办高职院校1项;立项资助的一般项目320项,民办高职院校2项;专项课题30项,民办高职院校0项,民办高职院校的立项率为0.72%。而安徽省有高校104所,民办高职院校15所,占14.42%。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科研素质偏低的现实。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偏低的原因固然很多,如学历层次不高、进修培训机会少等等,但笔者认为,与公办高职院校教师相比,工作内容变动性大是民办院校科研队伍素质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很多都是“双肩挑”,甚至是“多肩挑”,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管理,甚至还要去招生。加之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快,课程设置变化大,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

科研队伍不稳定 教师永远是科研队伍的主体,科研工作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然而,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大,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民办院校不存在编制问题,名义上是事业单位,实际上执行的是企业标准,上至院长,下至普通员工,皆采取聘用制,而且大多是年轻教师,教职工的归属感不强。而科研工作周期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好的,往往需要年复一年的累积,才能做出研究成果。科研队伍的不稳定与科研工作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是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又一大困境。

(三)科研经费困难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50万元以上的占20%,30~50万元的占10%,10~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占50%,有的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甚至是零,教师只能用自己的工资搞科研,严重挫伤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①而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本身工资收入微薄,搞科研工作又没什么功利可图,做科研不如多教课,毕竟工资主要与教学工作量(即课时)挂钩,而与科研无关。而且,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周基本教学工作量均在12学时左右,基本工作量内的课酬比较低,超工作量的课酬相对高些,课酬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收入的主要来源。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教师愿意多上课,因而无暇顾及科研。这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个别有科研兴趣或有评职称需求教师的个别行为。

同时,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十分困难,科研是个软指标,常被看作锦上添花的事情,搞也行,不搞也行。更何况科研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举办者甚至认为加大科研投入是在“为别人做嫁衣”,教师科研能力增强了,更容易“跳槽”,因而不愿往科研方面投入。科研经费不能落实到位,兑现困难,更别谈科研经费的配套,甚至省级立项项目直拨经费都不能做到及时发放。经费问题是目前困扰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一个瓶颈。

(四)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民办高职院校搞科研往往关起门来做,缺少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尤其是校企合作,产、学、研不能做到有机结合。从我院2012年科研立项项目来看,申请的科研课题大多涉及教学、教法等方面的内容;从研究项目的层次来看,大多是一些校级课题,省级课题如凤毛麟角,更别提国家级项目。这就说明民办高职院校在科研过程中并没有与企业联合,没有形成合作机制,单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承担大的科研项目的。(2)激励机制不健全。科研不算工作量,不与评优评先挂钩,很难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3)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重数量而轻质量,重立项而轻过程管理和成果转化。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出路

(一)转变领导对科研管理的态度

近几年,随着民办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开始流入民办高职院校,并涌现出一系列研究成果,科研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民办高职院校领导亟须转变科研管理的态度,要强化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意识,把科研当成学校的一件重要工作来抓,确立科研工作的地位,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去,加大科研投入。

(二)加强科研人员(尤其是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

首先,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各专业领域的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科研骨干等,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平台,教科研资源分配要向他们倾斜,使他们能够长期安心地做科研而无后顾之忧。其次,学院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要重视引进人员的科研素质和潜力,有意识地引进具有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可从其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或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另外,还可实行“一导一”或“一导多”的导师制,让有高级职称的教授或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老专家采取传、帮、带的方法促进重点培养对象科研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科研经费的筹集与管理

设立“民办高职院校科研专项基金” 学校从学费中单独抽出固定比例的资金设立专项资金,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监管,保障科研经费的落实。

政府特别投入 如国家级、省级等有资助的项目在审批上适当向民办高职院校倾斜,甚至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特别是对围绕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相关问题开展的研究项目要给民办高职院校开绿灯。因为要搞好民办高职院校,就要鼓励一部分人来研究民办高职院校的问题;反过来,研究成果又会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 每年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经费预算;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并且落到实处;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确保科研项目合理使用。

(四)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制,营造科研生态环境

与名校名企合作,建立健全科研“手拉手”式的合作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公办高职院校,尤其是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立起科研合作机制,借鉴和学习他们的经验。科研管理人员更要主动走访兄弟院校,并组织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优势,为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创造条件。同时,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因为校企合作的科研之路是提高师资队伍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完善和推进竞争与激励机制 首先,科研工作应计算工作量,与绩效工资挂钩,与教师聘任制度结合起来;其次,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的奖惩制度,推出奖勤罚劣措施,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再次,科研工作应与评优评先挂钩,凡是年度没有学术论文发表(获奖)的,年度不得评为优秀;最后,应设立“科研新秀”奖、科研标兵奖等专项科研奖项,营造一种对科研人人争优的大环境,推动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民办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与导向作用。民办高职学院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及科研定位决定研究项目的审批与推荐,不能盲目而无限制地立项,以防止不讲质量的急功近利倾向,节约有限的科研经费。同时,要将科研业绩本身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及课题成果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切实提高科研工作的内涵和质量。

鉴于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我们无法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建立一套适合民办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管理体系,摆脱科研管理困境,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注释:

①王凤玲:《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的思考》,《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07-108页

[1]钟衍寰.高职学院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S1):76-77.

[2]孟学英,黎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45-46

[3]唐锡海.高职科研工作的特征与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36-37.

[4]胡洁.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机制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7):114-119.

[5]左海云,宋伟.论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策略[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118-119.

[6]谢新媚.校企合作下创新高职科研发展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5):32-34.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科研经费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8:32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9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音乐探索(2015年1期)2015-04-27 0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