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张德林
(1.淄博市环境监测站,山东淄博 255030;2.淄博市环保局科监生态科,山东淄博 255030;3.淄博市环境保护基金管理处,山东淄博 255030)
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是德国生物学家 E.Haeckel于1866年在《普通生物形态学》一书中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生态学发展成为具有特定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至20世纪末,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已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与全球,“生态”一词也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了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如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学校等等,也引起了人们对“生态”一词深层次含义的追究[1]。实际上,从“生态”一词诞生至今,一直以“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研究目标。生态文明亦是如此,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在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今天,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道路,而生态示范区建设正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我国发布生态示范建设指标以来,生态创建工作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许多老工业城市也加入了生态示范创建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我们将以典型老工业城市为例展开讨论。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1986年江西宜春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1994年上海明确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一个清洁、优美、舒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2003年5月2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此后,全国各地开展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活动[2]。目前,全国已有38个生态市(区、县)被命名,其中江苏省最多,17个生态市(区、县)被命名。
有着“中国陶瓷名城”美誉的淄博,是依托资源兴起的老工业城市,工业体系以石化、医药、陶瓷、建材、冶金等工业为支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能源,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一度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淄博市于2003年提出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目标,并在2012年作出生态淄博建设的决定。创建工作开展几年来,淄博市的环境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提高,但距离生态和谐宜居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淄博市是一个资源性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特点明显,如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偏向重工业发展;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2010年为例,淄博市三个产业所占比例分别是3.7%,61.6%,34.7%,全国三个产业所占比例则分别是10.1%,46.8%,43.1%。而淄博市 2010年人均 GDP接近7000美元,位居山东省第4位,全国第29名,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却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更是远远低于美、英、法、德分别为77%、73%、70%和70%的比例[3]。淄博市第三产业的内部特点则是向生活服务业倾斜,高层次的生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技术、咨询等行业的比重过低,如2012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0.6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0.5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占0.38%。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第二个特点是处于产业链末端高加工度化的产业比重小,产业链始端的初级加工产业所占比重大,以矿产资源的加工为例,多数企业仅仅以加工原材料生产半成品为主,附加值高的产品寥寥无几;另外,虽然淄博行业门类众多,但在本领域内的市场占有率却不高,在行业内部缺乏知名度,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技术水平难以抵御外来竞争,未来发展空间有限。
淄博作为全国工业重镇,现代工业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其工业固定资产拥有量占山东省的1/4,工业产出量长期居全省第二位,二氧化硫、烟尘、化工工艺废气年排放量均居山东之首[4],曾被列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而淄博市占地面积只有6000平方千米,位居山东省倒数第5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却接近3000家,又囊括了化工、医药、建材、纺织、陶瓷、机械等重污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极其大,已远远超过淄博市的环境容量。自2003年实施生态市创建活动以来,虽然深入实施了两轮碧水蓝天计划,也采取了很多污染物减排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大大增加,但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数太大,按照目前执行的环境标准,即使每个企业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都达标排放,淄博市的环境质量仍然不尽如人意。
淄博市的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按照现有国家政策,企业守法成本又远远高于违法成本,导致企业业主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更是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责任心,偷排偷放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建立了严格的环境执法制度,仍然无法完全阻止企业的偷排偷放行为。另外,环境法制领域很不完善,一些重要的环境保护领域立法薄弱,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等行政强制手段,对相关环境违法责任追究力度不够,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在日常执法中,往往是环保部门单打独斗,执法任务重、装备差、人员少,环境执法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环境执法监督的实际需要。加上淄博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南北跨度较大,许多企业分布零散,更是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管难度。
通过碧水蓝天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等系列活动,淄博市环境质量已有了明显改善,但距离和谐宜居城市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对于淄博这样一个以资源消耗型工业结构为主的老工业城市来说,要想克服上述问题,彻底改善淄博的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走出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道路。
自“环境立市”的观念被提出以来,淄博市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与以往相比明显加强,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容易导致各项决策受政府负责人主观意愿的严重影响,极易出现一届一个腔,一年一个调的局面;另外,经济增长仍是政府工作考核机制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这就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加上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状况负责,而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任务又分属与多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使得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成为中间的协调机构,开展工作时容易受到同级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影响。因此要彻底改善淄博市的环境质量,各级政府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始终牢记“环境立市”的理念,始终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科学决策,并以法律法规等形式将绿色GDP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尝试探索环保体制改革,整合部门职能,明确权责分工,降低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执法的干扰,真正把地方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
在淄博发展的历史上,一直都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断探索,全市三次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逐渐协调,但要长期保持淄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长治久安,调整产业结构仍是重中之重。但如何调怎么调,调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却是值得商讨的。
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放弃传统工业的特色,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宏观调控加强对第二产业内部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具体表现在: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增加终端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增加企业科技开发能力,进行产业升级,培植名牌产业;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在各企业间建立紧密的的分工合作关系,使本地区企业之间形成互惠关系,共同形成对外的行业竞争力[5]。
一是在本地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实施更加严格可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探索制定本地区的油品标准,提高车用汽油的油品质量,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二是坚持环境保护违纪处分机制,对违法企业采取账户冻结措施,对污染企业采取断电措施,对淘汰企业禁止产品运输;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党政领导环境保护责任制,解决行政干预问题,如在对党政领导进行责任考核时将环境质量指标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等作为考核的强制性指标;三是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如采取明查暗访抓反面典型、突出重大信访案件和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并定期制定执法稽查方案,在内容上有不同侧重,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6];四是通过“几个凡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即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
生态示范创建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在全国生态示范创建热潮中,很多地区陷入了为创建而创建的怪圈,甚至在创建完成后很多有效的措施无法得到延续,创建成果不能得到有效巩固,导致创建成功后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理念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老工业城市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更应该将政府对改善环境质量和创建生态区的重视程度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尝试探索新的环保工作体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方能不断提升环境质量,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和碧水蓝天。
[1]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1-10.
[2]李克国,王志伟.中国生态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4):14 -17.
[3]淄博市统计局编.淄博统计年鉴-2011[M].13.
[4]淄博环境状况公报[R].2011.
[5]宫本高,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42 -51.
[6]赵丽君,程仑.当前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3):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