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生态文明集中反映了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代表的一组课文,以不同视角和形式反映出人与自然方面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人文资源,属于较典型的反映人与自然方面生态文明教育素材,对于渗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素养,教育学生一切以生态原则为规范,按照生态智慧、生态道德、生态原则做事”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生态文明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课文中,以不同视角和形式反映出人与自然方面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人文资源。提到我们的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罗布泊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
一个简简单单的反问,令我们当代人反思,我国一直提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罗布泊的现状却与此背道而驰。在《罗布泊》一文中,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快,易懂的了解到生态价值观,文中采用时间为线索,用数据对罗布泊的情况清晰地展现给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把罗布泊之前牛马成群,绿林环绕与之后我们湖水的干枯、胡杨的数目以及沙漠化的程度数据进行前后的对比,通过数据的比较,同学们能够轻易地明白罗布泊的危机。罗布泊的危机又是谁造成的呢?这不得不引起学生们的思考。课文的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在继续发展。这让大家清楚地意识到当代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在自掘坟墓。
语文教学中所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人在宇宙、自然中的地位,对自然产生“爱护”之情,通过教学引发学生的对生态价值的探索,点燃学生的思想,促使学生将课文中感悟人与自然的物我关系的深刻思考,转化为热爱自然的生态意识和保护自然的实际行动;将课文中体会到的平等对待自然的态度、换位思考的思维角度,内化成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和生态文明价值观,这种有意识的生态文明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
《敬畏自然》一文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属于富于理性的议论散文。对这一类科学文艺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并加以渗透的。由于八年级学生心智水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一般只能从生活实践中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思考还处于形象化、表象化阶段,对自然、对宇宙没有进行过较系统、宏观的思考,而且他们对文章中立论、论证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很有限,因此,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方面,教师应用这类议论性很强也兼有学理性的科学文艺作品,发掘课文生态文明教育元素,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他们对天地自然等内容进行一定深度的思索,并将生态意识转化为可感知的科学思维、可接受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使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爱护环境。这是我们对于这类课文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教材人文性思想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本课教学中,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把课文中隐含的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中的生态文明意识显现出来,是学生对于文章的思想性的感知、领悟的教学难点。作者的自然观、生态观并未显现于文字中,而是蕴含在文章的缜密科学思维和富于哲理的科学表达中。由于初中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大多是从课堂学习中间接获取的,每位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对现实的大自然带有个体色彩的理解和诠释,源自于学生自身阅读经历和生活经验积累的感知和体验,这是我们关注生态文明教育的心理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从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层面,要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感知课文中对自然、对宇宙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生活体验和初步思考,通过朗读、揣摩课文中具体的、文学化的语句,进行科学理性的思维训练,在阅读与思考的活动中,感悟、把握作者的观点。
课文中对人类科学技术的认识、以及对“大自然的智慧”、“宇宙的生命”这些站在新视角提出的宏观性、人文性的科学和哲学观点,其实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积累中所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观察、理解和思考存在着一些共鸣点,能引起学生对自然、宇宙的思索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兴趣点设计思维训练任务,鼓励学生质疑思辨,引发对生态文明的思考。我们可以从课文出发,引导学生对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进行比较,从文章中体会出人类是渺小的,高科技,航天事业,在大宇宙中还是非常狭小的探索,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让学生通过课文认识到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表现出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进一步理解到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旅鼠之旅》是一篇杂交问题的一篇文章,从全文看,是一篇叙述文;从内容看,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我们叙述文的特点就是易懂,再加上科学性的知识就能将把本文的用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旅鼠之旅》是以作者在巴罗发现仓鼠到后来和马洛拉斯先生对仓鼠繁衍问题的讨论为路线,带领学生进入生态文明的基层含义之中。与一般劝说性文章相比,《仓鼠之旅》不是直截了当地给同学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然,做到生态文明,而是从大自然的智慧出发,从教学中让学生看到自然的伟大,反面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文中从一开始写马洛拉斯给我展现仓鼠的繁衍数据,将作者带入了对仓鼠之旅的好奇之中。仓鼠之旅有两个秘密之处,在马洛拉斯的带领下对两个秘密进行了一一的答复。
《仓鼠之旅》一文用科学性线索在教学课堂中让学生领会到生态文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体会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从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来看,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感知课文中对自然、对宇宙的深刻思考,再转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生活体验和初步思考,通过朗读、揣摩课文中具体的、文学化的语句,进行科学理性的思维训练,在阅读与思考的活动中,感悟、把握作者的观点,我们在教学中结合身边的实际素材、实际例子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在讨论中产生脱离课文主题的空洞讨论和无关争辩,这才能达到我们生态文明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所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在宇宙、自然中的地位,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通过教学引发学生的探索,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促使学生将课文中感悟人与自然的物我关系的深刻思考,转化为热爱自然的生态意识和保护自然的实际行动;将课文中体会到的平等对待自然的态度、换位思考的思维角度,内化成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和生态文明价值观,这种有意识的生态文明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