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晨
国产动画不缺少好题材、好故事,这在《花木兰》《功夫熊猫》之后已经成为共识,大家都在想怎么以小搏大在市场上海捞一笔,却忽视了动画产业“创意为王”的关键,没有好的创意,其余的一切都不能产生任何价值。
时代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国家扶持的力度加大,学习动漫专业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们的动画不但没能延续辉煌,反而一直不受观众待见?即便有一两个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赛尔号》的“成功”案例,又有多少人愿意承认它们能代表中国动画?或许,这两部影片的“成功”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观众其实为自家的动画留下了空间,哪怕有一星半点能吸引观众的,他们也愿意捧场。
国产动画为什么总是一副乏善可陈的老样子,鲜见可圈可点的上乘之作?拨开“繁而不荣”的国产动画乱象的迷雾,我们不难发现—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切向钱看的定位直接导致了国产动画的一蹶不振。假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动画再过多少年也很难培养起忠实的观众群,更不用说跑到国际市场上去跟欧美日韩动画一决高下了。
这些年一提国产动画,许多人就会谈及“缺乏原创力”的问题。对于动漫产业这样一个新兴文化产业而言,好的创意构思直接决定着一部作品的生命力。这也正是《冰川时代》《功夫熊猫》《花木兰》《灌篮高手》《天线宝宝》《樱桃小丸子》等长久不衰的根本原因。独一无二的原创力让它们在今天依然有众多拥趸。
反观如今的中国动画,虽也有贴近现实、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但大多数都在艺术的背后琢磨着如何更快地获得经济效益。在这一思维的主导下,大量优秀动画题材被“视而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数不清的拙劣的抄袭、跟风之作,让观众大呼上当。曾在2006年播出的52集动画片《大嘴巴嘟嘟》便是如此,该片与日本动漫《蜡笔小新》十分类似,有心细的网友还专门截图做了比较,结果从故事情节、人物构成、生活环境等都可称得上是“山寨版”。拿这样的动画糊弄观众,你又怎么能怪大家不买账、不支持国产动画?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从业者懒得费脑筋,不去挖掘好题材、不培养自己的观众群,而是习惯了简单的“拿来主义”,正是在这种浮躁的氛围里,国产动画的原创力被大大削弱了。
《赛尔号》火了,于是大家一窝蜂地开始扒拉网络游戏,希望也能利用游戏积累的人气,在动画上赚得盆满钵满。有业内人士批评,类似《赛尔号》的动画片根本就是奔着圈钱来的。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薛燕平在一次采访中将《赛尔号》票房成功的原因归结为:长久培养的稳固的受众基础和准确的受众定位。“小孩的审美眼光不高,他玩了这么久的游戏,看片的时候是很有亲切感的。”他毫不客气地批评,《赛尔号》压根儿就没打算做动画,他们就是来赚钱的,他们就是不做动画,做其他的,比如做周边产品,同样也能赚钱。
正因这种浮躁的“一切向钱看”的氛围,我国每年生产的动画片,其中绝大部分被业界认为是“粗制滥造,内容贫乏甚至是低俗的动画垃圾”。国产动画不缺少好题材、好故事,这在《花木兰》《功夫熊猫》之后已经成为共识,大家都在想怎么以小搏大在市场上海捞一笔,却忽视了动画产业“创意为王”的关键,没有好的创意,其余的一切都不能产生任何价值。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前导演黄伟明提出,“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创,要善于学习而不是善于模仿。”姑且不论“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优劣,这部低成本、小制作的动画在故事方面至少还有可圈可点之处,在它之后,狼与羊对抗的结构、桥段被大量复制,动画市场却再也未见奇兵。原创匮乏,损害的不仅仅是一部动画作品,很有可能毁掉整个动画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