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张 涛
如何有效破解保障建设用地与保障发展之间的难题?焦作市的抉择是:规划引导、政策管控。用此两招在为该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的同时,还保证该市连续14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6月25日,在国土资源部表彰的10家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中,焦作市榜上有名。
北山中川南滩,是焦作市的独特地貌。该市土地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和河道滩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1.5%和12.9%。目前,该市耕地保有量为28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42万亩。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该市510余处废弃矿山、矿井中,18处大面积塌陷,破坏耕地60多万亩。
为有效破解土地利用与保障发展之间的“两难命题”,焦作市创新思路,通过规划引导、政策管控的方式,主动向黄河滩区要农业用地,向山前坡地要工业用地,向浅山区要城市发展用地,开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向空间要地,有力地拓宽了资源保障空间。
规划引导促集约。该市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入手,从“转变发展方式”切题,树立“规划就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用规划统领城镇和农村社区体系建设,用规划引导产业布局,用规划科学衔接“路、林、水、电”等基础设施,推进城镇高效利用空间,引导工业企业向山前荒坡地集聚,引导农业向黄河滩涂转移,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用地的“三项整治”。如今,该市在山前坡地上规划建设的产业集聚区节约耕地6万亩;投资1.2亿元开发黄河滩地,新增耕地12万亩;“三项整治”效果显著,新增耕地55380亩,置换用地指标17865亩。
政策管控强节约。为了加强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管控,焦作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的意见》、《焦作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坚持节约优先战略,供应土地时,将投资强度从2200万元提高到3500万元,节约新增建设用地1.13万亩;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全市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350万平方米,容积率1.6,入驻企业257家,节约用地6000亩;通过减免收费等政策,鼓励企业利用内部空间高效开发挖潜,加大盘活闲置、低效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6300亩。同时,按照“政策引导、农民自愿、政府扶持、积极稳妥、资金保障”的原则,积极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资41.2亿元,改造建设67个新型社区,节约土地4747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