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世俊 谷西甫 孙江河
近日,笔者从栾川县金岭矿业公司白土铅银选矿厂欣喜地看到,这个停产多年的厂子又打破了往日的寂静,80多名工人正在这里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据该公司副经理常金良介绍,自恢复生产以来,他们已从尾矿渣中回收了1300公斤的银精矿。
栾川金岭矿业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专业从事铅、银、铜、铁、钼的采选冶深加工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拥有采矿证6个、探矿证2个,矿证面积29平方公里。十多年来,该企业依靠资源优势,大力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采选规模不断壮大,先后获得了洛阳市矿业管理先进企业、栾川县诚信纳税企业、栾川县先进企业等20多项荣誉,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1200余人,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由于十几年前选矿技术水平有限,选矿设备落后,致使在选矿过程中的银金属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利用,在每吨尾矿渣中有120克的银金属长期堆放在尾矿坝内。近年来,该公司积极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精神,不断探索从尾矿中回收银金属的新路子,成立了技术攻关领导小组,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聘请了3名专业技术人员,又投入630万元对选矿工艺进行改造,到2012年10月底,该公司从尾矿中回收银金属的技术实现了突破,并一次性试验成功。
据悉,该公司的银金属回收项目可为国家回收近2万公斤的银金属,为企业增加8400万元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