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怀芝,高涵
技术既是人们为满足自身愿望和要求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和一种社会现象,因此技术离不开环境。在职业教育中,技术更是与其教学环境组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系统。那么,在这个系统中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有何特征?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是如何构成的?如何建设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目前学界很少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部分尝试对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这些相关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于技术环境的定义有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著名的技术哲学家雅克·埃吕尔(Jacques Ellul,1912-1994)对技术环境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对技术作广义理解的前提下,埃吕尔提出了“技术环境”的概念:“所谓技术环境,是指一种发端于工业社会,以效率为终极目标,以现代技术方法和物质工具为显性的质料,独立于人之外,全面接管现代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并且统摄现代人思维的社会建制”。[1]后来的不少学者,在埃吕尔对技术环境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力图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它做出解释。
1989 年,武斌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上发表《试论技术环境的客观制约性》,在其论文中对技术环境做了本质上的分析,他认为“技术环境本质上是制约技术实践的各种关系的总和。”[2]1995年,王滨在其论文《技术环境——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视野》给出技术环境的定义:“技术环境可定义为技术活动过程中外部条件和因素的综合”。[3]后来有学者认为技术环境应当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构成“技术的环境”或者是“技术赖以生存的环境”。由此,我们认为,技术环境是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以技术为中心构成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客观的人工环境。技术环境不仅是技术赖以产生并适于其中的环境,而且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意味着人类不只是在原始的“自然环境”(大山、大海、乡村等)中生存,人类目前正在一个新的人工环境中生存。人类生活在由钢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板等构成的环境中,不再与陆地和海洋的实体相联系而生活,而是与构成他的环境的全部工具和对象的实体相联系。
什么是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我们所讨论的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主要是职业教育,包括中专、技校、高职等生态技术环境。依据职业教育特点和教育生态学原理,我们认为,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指职业院校技能学习活动周围的技术条件和氛围。它是一种校园育人的综合环境,它所体现是一所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办学风格和人文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一般有两种解释,第一种理解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技术的环境”或“技术的生存环境”;第二种理解是以人为中心,可以理解为“人的技术环境”或“教学的技术环境”。综合起来,我的理解为,在职业院校中,参与知识和技能学习活动的人(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使用技术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1.生态性。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的生态性,要求自我与他人、人与技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内在的和谐关系。一是技术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技术永远不能割断自身同自然的联系;二是技术与人的生态关系。技术在人类面前拥有肯定或否定人本质的力量和特征,当人把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通过劳动转化给技术创造,而这种需要和目的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时,技术就会以报复或危机的形式对人的本质加以否定,亦即爆发生态危机。因此,技术与人的关系应当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三是技术与技术的生态关系。技术不仅是自然的存在,而且是社会性的、实践性的存在。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技术与技术的关系。
2.系统性。事实上,技术总是与其社会环境组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系统。我们从技术环境论的观点出发,认为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具有系统的特征。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的系统特征不仅指技术自身具有系统性,而且指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组织结构及相互作用亦具有系统的特征。当我们研究技术系统时,就统统把与技术直接密切相关的因素当作一个观察系,而将与其相关程度较小的因素作为其环境。某种因素既是技术的外部环境,又是更大技术系统的内部要素。当然,技术系统及其环境的划分也并非随意的,它们各自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法则及相对独立的特性。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对技术的影响不是某个孤立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全部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产生的能量。由于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因此,有些因素对技术的影响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
3.发展性。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研究技术环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技术,尽管技术也会影响其环境,但我们更关心的是技术对环境提出什么要求。不同的技术生态系都有自己的环境要求,以求“生态平衡”。有利于技术发展的环境要进行保护,不利于技术发展的要进行治理和优化。人们常讲技术改造的前提是人的技术素质与水平的提高,就是这个道理。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的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不同的技术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技术发展模式正如力图支配自然环境一样,人们也试图支配社会环境,18 世纪和19 世纪的革命就体现了一种试图支配社会环境的努力。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为了控制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各种现代技术发展起来了。
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构成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图景。2006 年,欧洲议会的高级官员共同起草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发展规划。2007 年5 月,欧洲议会发布了一份正式书面声明,宣布把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长远的经济规划以及欧盟发展的路线图。2012 年,美国《经济学人》发表了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宣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近年来,工业革命出现了两种有代表性的新观点。2012 年4 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有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专题文章。该刊著名编辑保罗·麦基里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革命,标志是3D(三维)打印技术,关注点是数字化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撰写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他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模式,即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4]
综合有关论述,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它的主要标志为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交互融合,从而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第三次工业革命特点:一是生活方式将凸显个性化;二是新能源将呈现无污化;三是生产方式将表现为分散化;四是制造模式将成为打印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教育特别是对职业教育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有利于促进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和互联网”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究竟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研究表明,第一类是大量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即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上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技术的劳动者;第二类是相当多的高素质的高端创新型人才。这两类人才都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对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2.有利于促进发展绿色技能。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对发展绿色技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下,随着技术环境的不断更新,社会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技能,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充分认识新的技术环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职业院校努力将这一要求化为加快人才培养的动力。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强调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外部世界建立一种内在的和谐关系,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有利于职业教育和谐发展。
3.有利于促进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构建现代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匮乏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各方面和全过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职业教育应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下,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技术环境构建的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效路径。
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构成即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组成要素。技术环境中的技术既可表现为有形的工具装备、机器设备、实体物质等硬件;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知识软件,还可以表现为虽不是实体物质而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由硬件、软件和工件组成。主要包括技术设备(硬件)、技术文化(软件)、技术产品(工件)。
1.技术设备(硬件),是指可供职业院校和企业在教育教学和生产中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劳动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总称,包括硬件设备,如机器、厂房、维修工具、教学设施、教室设计、设备摆放、电教设备等;软件设备,如技术平台、研发中心、教学管理系统等;
2.技术文化(软件),是指技术在其所包围的环境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逐步积累起来的经验,是职业院校教务人员或企业技术人员在实际教学或生产过程中,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即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思想、理念、政策法规、技术操作规范准则、技术发展历史等;
3.技术产品(工件)。在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中,技术产品是指即教学活动生产的成果(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包括成品、半成品或教学成品等。
如何构建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这个问题对于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生态规律,正确认识、适应和改造技术环境,促进职业教育生态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院校教学场所生态建设。院校教学场所是展现学校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平台,良好的校园教学场所给学生会带来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为了充分体现学校教学场所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职业教育院校要结合企业文化元素精心塑造校园景观,如建筑物品位高雅、错落有致、色彩匀称、布局合理、校牌、校训醒目、整体环境要室外绿化、室内美化、环境净化;职业院校还要重视资源节约和开发利用,如重视规划和建设污水排放系统和废弃物处理系统、空气质量的检测和噪声污染的防治。
2.课堂教学场所生态建设。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而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则是教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基础上,高效地传授科学知识,使学生高效学习的动态过程。整个系统中的信息和资源全部共享,教师可通过网络检索信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或教室利用校园网或双向闭路电视进行“主动式”、“交互式”地高效学习。
3.实训教学场所生态建设。建设校内和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校外的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职业院校不仅要建设校内的生态教育环境,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建设,这是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的重要保证。
生态化教学系统即在教学活动中技术教师、学习技术的学生和技术教育的中介间的和谐关系。
1.技术师傅。技术师傅指职业学校技术教学专任教师或企业的兼任教师。在技术传授过程中,教师就是师傅、既能教技术原理又能指导技术操作,就是职业教育界通常说的所谓双师型技术教师。
2.技术徒弟。这里是指技术教学过程中,在“技术师傅”的带领下,体验工作的过程和技巧,模仿和练习并掌握技能要领的学生,他们身着工服上课,也称徒弟,这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身份。
3.技术中介。指技术教学中学校完善的实习设备,先进机器、工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有的学校拥有五轴加工中心、四轴加工中心、车削中心、三坐标复合测量仪、快速成型机、真空铸型机、激光干涉仪、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等设备,教学设施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文化景观是以校园空间为载体,以时间为线索,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技术理念为核心的技术规范、技术传媒、技术博弈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以风景形式的再现。
1.技术理念。指为营造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以语言形式所归纳或总结与技术相关的思想、概念和法则,是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模型,一般体现在技术核心价值观和校训。如:“厚德立人、强技立生”;“德塑人生、技行天下”;“一技在手、走遍天下”等办学理念。
2.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有关使用设备工序,执行工艺过程以及产品、劳动、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准则和标准。当这些技术规范在法律上被确认后,就成为技术法规。如:在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中,把不同行业技术规范展览在教室或宣传栏等校园公共场所。
3.技术传媒。技术传媒就是传播各种技术信息的媒体。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主要有:视听媒体,如校报、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电子屏、校园广播、校园微博等。
4.技术博弈。以竞赛的形式对职业教育生态技术环境中的组织或个人开展各种评比,如学校技能节活动、组织参加地区、国家和世界技能大赛、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创设技术博弈的生态环境等。
[1]Jacques Ellul.The Technological System [M].Translated by Neugroschel.New York:Continuum,1980.
[2]武斌.试论技术环境的客观制约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9(1).
[3]王滨.技术环境——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视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6):45-47.
[4][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