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林 徐文明 姚 璐 刘小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笔者近年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辨证使用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本院门诊颈性眩晕病例66例,年龄25~45岁,按颈性眩晕诊断标准[1]确诊,影像学检查(MRI)排除脑梗死,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眩晕,包括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低血压、糖尿病、偏头痛性眩晕或精神性眩晕等;按文献[2]辨证属阳气不足及气阴两虚。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男性 18例,女性 15例;年龄 26~45岁,平均(35.48±7.35)岁。对照组 33 例,男性 16 例,女性 17 例;年龄 25~44岁,平均(34.67±6.64)岁。 两组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镇静、支持、补液等常规处理。对照组加用倍他司汀冻干粉针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中,阳气不足14例,另予参附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气阴两虚19例,予参麦注射液20~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脑血流检测用德国EME PioneerTc 40型彩色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仪,脉冲探头为2MHz,经枕窗探查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流速 VS(m/s)。 (2)监测患者疗程前后心率、血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3)跟踪观察3个月,了解记录患者眩晕症状复发情况。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痊愈:眩晕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及景物旋转感,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和头晕头沉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χ2检验、t检验和 Ridit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3个月后复发2例(6.06%),对照组为9例(27.28%)。两组比较以治疗组为优(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LVA、RVA、BA流速均明显提高 (P<0.05),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结果比较(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结果比较(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颈性眩晕的发生主要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颈椎发育异常、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退变等因素有关[3]。
参附注射液组方中,红参长于益气振奋,附子助阳通行,两药合方具有益气温阳、行血通脉之功。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能增加脑血流,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可扩张脑动脉,改善脑细胞缺血缺氧作用,对眩晕证属阳气不足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4-5]。参麦注射液组方中人参益气,麦冬养阴,合方而成的参麦注射液有益气养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其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组织血供,缓解眩晕症状[6]。因此辨证使用这两种中药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收效良好。
组胺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治疗眩晕有很好的疗效。倍他司汀对外周及中枢的微血管均有舒张作用,对脑血管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可以改善血循环,对各种眩晕、不平衡的症状有缓解作用。本治疗中对照组使用倍他司汀,对颈性眩晕也有比较明显疗效。但3个月随访表明眩晕复发率,仍高于治疗组;而且低血压患者要慎重使用本药。本观察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有较好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1] 何及,樊东升,孙宇.颈性眩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6):414-41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骆一舟,陈尚武,毛伟,等.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性眩晕 64 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75.
[4] 张军,徐瑞好,周宛丽,等.心脏直视手术中参附注射液的心肌保护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2):96-98.
[5] 师林,柯斌,张俊杰,等.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2,44(5):13-15.
[6] 项祖闯.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