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笑珉
茅盾不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编辑大家。纵观其一生的编辑活动,涵盖了报刊编辑、图书编辑和出版评论三大方面。[1]单就报刊编辑而言,从1917 年8 月开始担任《学生杂志》助编,再到1958年年底辞去《译文》主编职务,在长达41 年的时间里,他就跨越数个时代相继编辑过《学生杂志》《小说月报》《政治周报》《汉口民国日报》《前哨》《文学》《呐喊》《文艺阵地》《言林》《笔谈》《文联》《人民文学》《译文》等众多刊物。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形成了其丰富的、极具感召力的编辑思想。其中,他所展示出的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和无惧无畏的战斗情怀尤为激励当时的国人,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茅盾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变法维新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环境下度过的,加上其父亲本身就是“维新派”,这就使得他早早就受到了新思想的熏陶和浸染。1916 年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以后,面对各种思潮的激烈斗争,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一开始就自觉地站在无产阶级一边,以极大的热情推动文学和编辑领域的改革创新,主动承担起了引领潮流的历史责任。这在其助编《学生杂志》和随后主持《小说月报》全面革新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准确的反映。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杂志》原本“是个五花八门、以供给中学生课外知识为主的刊物,也登全国各地在校中学生的投稿,大多是文言的游记、诗词”。[2]受《新青年》的影响,加上茅盾虽初入商务但在编译所英文部、国文部工作期间所展露出的非凡才学与胆识,主编朱元善遂邀他作为助手先从社论开始对杂志进行改革。1917 年12 月,《学生杂志》刊登了茅盾写的第一篇论文《学生与社会》。该文一改过去社论内容一贯鼓励学生埋头读书,将来为祖国效力的定调,对两千多年来封建主义的治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总要求:“学生时代,精神当活泼,而处事不可不慎。处世宜乐观,而于一己之品行学问,不可自满。有担当宇宙之志,而不可先事骄矜,蔑视他人,尤须有自主心,以造成高尚之人格,切用之学问。有奋斗力,以战退厄运,以建设新业。呜呼,浩浩黄胄,其果有振兴之日耶。暗暗社会,其果有革新之望耶,会当于今日之学生觇之。”[3]随后,茅盾又撰写了《一九一八年之学生》一文,作为又一篇社论刊登在《学生杂志》1918 年正月号上。该文在内容上比上一篇更激进,针对时政,向学生提出了“革新思想”“创造文明”和“奋斗主义”三点希望。除了编辑思想上的弃旧推新,茅盾在栏目的设置以及稿件的取舍上也做出了重大改革。既剔除了旧学中陈旧落后的内容,又积极编发世界各国进步文学,同时还编撰了《缝工传》《履人传》等用以倡导革命思想和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4]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学生杂志》最终面目一新。
如果说茅盾对于《学生杂志》的成功改革只是其辉煌编辑生涯的起点的话,那么,他接下来对《小说月报》的全面革新则奠定了其在我国近代编辑史上的重要地位。《小说月报》创办于1910 年,是商务印书馆的又一刊物,在“五四”运动后新文化、新文学澎湃发展的环境下,被“鸳鸯蝴蝶”派等旧文人把持,销量日减。为了扭转颓势,商务印书馆只好采取改革措施,顺应潮流提倡新文学。1919 年11 月初,主编王莼农请茅盾负责新辟的栏目《小说新潮》的编务工作。这样,对《小说月报》的局部改革持续了一年,但就整个刊物来说仍难以满足读者的要求。于是,商务印书馆决定请茅盾为主编进行彻底革新。对此,茅盾提出了三方面的条件:一是现存稿子都不能用(因为全是旧派文人的稿子);二是全部改用五号字(原来的全是四号字);三是馆方应该给予全权办事,不能干涉。以此为基础,他从内容到形式对刊物全部刷新。在落实了新的稿源后,茅盾在刊物的第11 卷第12 号刊出了一则《特别启事》,向外界郑重宣布:《小说月报》从下期起完全革新;旧有门类略有改变;“文学研究会”成员为撰著人。这则启事在为改革大造声势,也在向世人宣告:《小说月报》已经成为新文学的刊物了。[5]1921 年1 月,经过彻底革新的《小说月报》以崭新的面貌与读者正式见面。茅盾为此还配发了《改革宣言》,全面申述了他的编辑宗旨,提出既要“尊重自由的创造精神”,也要“提倡文学批评”,使创作与批评“互相激励而至于至善”。[6]
茅盾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引领潮流的强烈意识不仅体现在其早期的编辑实践中,而且这种精神和意识是与其整个编辑生涯共始终的。这在其编辑生涯的末期,主编《译文》杂志的过程中也体现得非常清晰。1953 年3 月下旬,全国文协(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决定创办《译文》杂志,并聘请茅盾担任主编一职。尽管事务缠身,但他还是以极其负责任的态度对杂志的方针任务、编排版式、栏目开辟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细致的设计和安排。1953 年7 月1 日,《译文》杂志的创刊号出版。茅盾在发刊词中写到:“解放了的我国人民迫切需要从外国文学作品中了解各国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同时我国的文艺工作者也迫切需要从外国文学中寻求借鉴”。此时的茅盾担任着国家和文学团体的多种重要领导职务,已根本无暇顾及杂志的具体编辑事宜,但对于杂志的发展方向他始终密切关注。他关于《译文》不能“随波逐流”而应该“领导潮流”[7]的指示就是其改革创新精神和潮流引领意识的真实写照和集中反映。
1919 年以后,茅盾不仅在思想上受到了“五四”运动的深刻影响,还积极参加了我党在初创时期的诸多活动,并成为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25 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后,茅盾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更趋成熟。因而在此后的编辑实践中,他把自己过去一直坚持的改革创新精神、强烈的潮流引领意识和我国革命各阶段的形势与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由以往的主要反对落后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注重刊物自身改革升华为以刊物为阵地、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武器,向着反动统治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冲锋的无畏无惧的战斗情怀。下面,笔者就以茅盾在大革命时期主编的《汉口民国日报》和抗战时期主编的《言林》《文艺阵地》为代表予以阐释。
《汉口民国日报》创刊于1926 年11 月,该报名义上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但实际上是我党领导下的以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公开面貌出现的大型日报。茅盾在主编该报期间,对报刊性质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报刊是党的喉舌,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编辑过程中始终将党性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在关乎日报性质的编辑方针与宣传内容等根本政治问题上,他都请求中央宣传部确定。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他也总能适时向中央宣传部报告请示。以日报为阵地,茅盾对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和镇压以及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了不妥协的、卓有成效的斗争。如对于1927 年4 月蒋介石顽固势力在各地残酷镇压工农运动和大肆屠杀共产党员,《汉口民国日报》就旗帜鲜明地整版刊登讨伐蒋介石的文章。同年5 月“马日事变”发生后,《汉口民国日报》又不畏艰险阻挠连续登载湖南请愿团的长篇报告,及时披露事件真相。同时,对于当时流传甚广的工农运动“过火”的论调,茅盾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反映了两条路线的斗争,他自觉站在党的原则立场上对这一问题作了正确的宣传。[8]这些宣传报道以及茅盾在此期间所发表的系列评论为引导斗争形势向有利于革命的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爆发后,很多文艺刊物相继停刊。但此时的茅盾却知难而进,迎来了他编辑生涯中的又一个辉煌时期,相继主编了《呐喊》《言林》《文艺阵地》等充满民族豪情的战斗性刊物。矛盾在《呐喊》(从第3期开始更名为《烽火》)创刊词中豪迈地写道:“大时代已经到来了,民族解放的神圣的战争要求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人贡献他的力量。”[9]《言林》是《立报》的副刊,是一个仅能够容纳3000 字的方寸之地,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无比狭小的版面空间里仍然可以充分彰显茅盾坚决抗战的民族气节,“今日我中华正在和侵略的恶魔作殊死战斗,《言林》虽小,不敢自处于战线之外;《言林》虽说不上是什么重兵器,然亦不甘自谓在文化战线上火力是无足轻重的,它将守着它的岗位,沉着射击。”[10]在这些战斗刊物中,最值得提及的当属《文艺阵地》,它是编辑工作与革命斗争相结合的典型范例。
《文艺阵地》创刊于1938 年。它以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各种文艺形式为抗战服务为宗旨。该刊发刊词中这样写道:“这阵地上将有各种各类的文艺兵在献出他们的心血;这阵地上将有各式各样的兵器——只是为了抗战,兵器的新或旧是不应该成问题的……。”[11]在主编该刊期间,茅盾充分运用“文阵广播”专栏将分散于各地的抗战文艺活动和生活消息及时汇总,向全国军民广为传播。正如他所言:“凡是战地的,不论是士兵生活、人民生活各种现象,只要一片段就行,无需乎首尾完整,只要是现实生活的素描便成。”[12]茅盾还以该刊为平台,刊发了各地文艺战士创作的大量优秀稿件,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对于进步作家的创作成果,茅盾不仅仅是在刊物上及时发表,还果敢地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引导和肯定。这在张天翼创作、《文艺阵地》登载《华威先生》后,茅盾连续发表的有关评论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文艺阵地》18 期后,茅盾不再担任主编职务,但由于他打下的良好基础,使得该刊仍然长期保持了旺盛的生命活力,成为抗战时期最为普及、影响也最为深远的全国性文艺刊物。
在茅盾的编辑思想体系中还包括了践行宗旨、编创合一和关爱作者、凝聚力量等重要内容。不过,前述的改革创新、引领潮流和无畏无惧、战斗不息在整个体系中居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改革创新、引领潮流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茅盾作为一名编辑大家的责任担当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堪称茅盾编辑思想体系的旗帜和核心,他的编辑思想的其他部分都是在这一旗帜下、围绕这个核心所进行的合理扩展和必要延伸。首先,无畏无惧、战斗不息既体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自身特质,同时,也是其改革创新、引领潮流的编辑观在革命和战争环境下与时代需要相结合的产物,是特定化了的改革和创新,是引领潮流的另类表达。其次,践行宗旨、编创合一是茅盾改革创新、引领潮流思想的支持和保障。茅盾在不同时期编辑的各种刊物都迎合着时代的诉求,具有鲜明的办刊宗旨。为了实现宗旨要求,除组织编辑优秀稿件外,自己身体力行进行大量的创作活动就成了一个应然的选择。唯有此,才能将引领潮流的责任落到实处。再次,关爱作者、凝聚力量反映着茅盾的博大仁爱胸怀,也说明他早已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只有培养壮大编辑力量和作家团队,才能众志成城,共同奋斗,更好地实现引领潮流的理想。总之,茅盾的编辑思想是一个具有内在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给人力量,催人奋进,值得编辑后人充分珍视和发扬光大。
[1]叶子铭.《编辑家茅盾评传》序[J].编辑学刊,1996,(1)
[2]金美福.茅盾的早期编辑生涯考略[J].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3]茅盾.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二——回忆录(二)[J].新文学史料,1979,(2)
[4]徐枫.略论茅盾的编辑思想和实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3)
[5]金美福.编辑大师茅盾与《小说月报》改革[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6]邵伯周.试论编辑家茅盾[J].编辑学刊,1987,(1)
[7][8][9]陈澍.谈茅盾的编辑历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4)
[10][11][12]张劲松.革新·奋斗·奉献——茅盾的编辑特色[J].出版发行研究,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