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顶层设计的宏观视野下,以改革为中心,以市场为机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成为这一时代最鲜明的特色
一轮前所未有的改革潮正在涌动。在顶层设计的宏观视野下,以改革为中心,以市场为机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已成为这一时代最鲜明的特色。
作为承载着全面深化改革使命的重要盛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掷地有声地将新一轮改革的目标、任务呈现于全民视野,顶层设计在本轮改革中的作用得以强化突出。顶层设计的意涵在于,按照发展和改革的规律与变动性,从大脉络层面设计出一个总体方案,其对矛盾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三中全会在“摸着石头过河”前加上了“顶层设计”一词,足见其指导思想与过去35年的改革相比,体现了更强的理性和前瞻意味。
改革为中心。改革作为三中全会的主基调,被赋予更深层的内涵。本轮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五大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其中,经济领域改革着墨最重,涉及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市场体系、宏观调控、财税体制改革、城镇化建设、国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开放促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多领域的具体改革举措。三中全会还明确提出了本轮改革时间表——“到2020 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与以往就改革论改革的基调相比,本轮改革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都更明确、更清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都成为中国改革的先行军。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成为中国下一时期的主旋律,浙江在“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新形势下,更应从浙江的特色领域、薄弱环节入手,瞄准改革新目标,再创浙江奇迹。
市场为机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意味着,只要是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要交还给市场,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必须合理界定,两者分工配合,以此实现市场体制机制的完善,形成更高效的发展方式。三中全会对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涉及行政、价格、土地、金融等多个领域,诸多改革都体现出一个共识:政府必须更大程度地放权于市场。其中,国资改革成为本轮改革的最突出亮点之一,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预示着在今后的改革进程中,非公经济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在民营经济唱主角的浙江,非公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土壤。在“浙商回归工程”进一步走向纵深的发展新时期,更好地吸引民资回归,激发浙江人创业创新的精神内核,从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入手,推进市场化改革在各个领域铺开,或将成为浙江获得新一轮改革红利的最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