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陆一
(作者为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金义都市新区管委会主任)
金义都市新区的内涵必须充分彰显田园生态特色,充分体现都市新区理念,充分诠释智慧城市概念。只有当城市的高效、便捷、集约和农村的空旷、绿色、清洁等结合在一起,才是“田园智城·都市新区”给人们带来的期望,才是可期盼的未来城市景象
有位德国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于城市来说,也没有两座内涵完全相同的城市。城市的特征是有共性的,包括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道路、穿梭的车流、接踵的人群、闪烁的华灯,等等。然而,一座城市骨子里流淌着的,应该是那种血液般的内涵,是由城市的个性差异、风格特色和特有标识所彰显出的气质。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它注重什么样的城市定位,就会流露出什么样的城市内涵。
今年年初,金华市委、市政府作出规划建设金义都市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金东、义乌西南地块,总体规划区305平方公里范围内,按照“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更繁荣”的建设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率管理,努力将金义都市新区打造成为“田园智城·都市新区”。按照这一目标定位,金义都市新区的内涵必须充分彰显田园生态特色,充分体现都市新区理念,充分诠释智慧城市概念,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金义都市新区一手牵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义乌,一手牵着国土资源部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的金华,距离金华各县市均在50公里的半径内,完全可以形成金华、金义、义乌共融发展的带状组团发展模式,补双城之短,促聚合发展,供区域之需,助浙中崛起。
观念融合。从浙中城市群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实际出发,强化“浙中一体、共兴共荣”的意识,自觉运用“大都市”的理念谋划发展目标和推进措施,以新区融合发展为先导,尽快实现思想观念的快速对接和紧密融合。
产业融合。着眼浙中城市群产业融合,立足区域块状经济优势,确定新区产业发展重点,突出新区产业发展特色,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与浙中城市群其他成员共同形成“层次有序、融合配套、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设施融合。以一体化为目标,以城市轻轨、快速公交、通信网络、给排水设施的共建和科教文卫公共设施共享为突破口,通过与金华市区、义乌的无缝对接,促进金华—义乌都市区融合一体,为新区建设和城市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依托新区“山、水、田、林”等资源,构建空间开放、组团分布、紧凑发展、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形态,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打造“园在城中、城在田中和城田交融”的田园都市示范区。
城市功能综合。坚持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培育并重,做到“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产城联动、“四轮”驱动(高端制造业、现化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新区城市功能要包括行政服务、金融商务、高新产业、科教研发、生活居住、休闲度假等分工明显、互补性强的功能区块,具有强大的综合承载能力。
田园城市交融。充分利用生态景观资源,采用“带形+组团”的空间布局,以生态田园为基底,以现有的生产力布局点为核心,挖掘各自功能特点,建设不同形态的生态绿廊和功能组团,更好地服务城市和乡村,从而形成“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低碳生态示范。积极开发地下公共空间,做到共同沟、地下交通及人防工程“三合一”。健全完善水资源系统管理,塑造“清水入城、活水绕城”的滨湖、滨水城市形象。合理布局区域内城市轻轨、快速公交系统(BRT)和城市绿道建设,完善城际交通、新区内部交通和城乡社区间绿色交通功能。
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历史人文底蕴和区位环境优势,从精品城市、生活品质、历史文化三方面入手,打造独具气势与神韵、个性与魅力的品质新区。
打造精品城市。立足新区规划,在城市设计中大胆融合世界元素与民俗特色,体现新区发展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实现都市、田园、山水和谐统一,深厚文化底蕴与时代发展特征相融合。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高质量、高档次、高品位,成为浙中品质的典范。
提升生活品质。无论是公共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还是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住房保障,都要公正公平、合理统筹配置,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让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享有丰富文化、优质教育、满意医疗,科学文化知识更充裕、精神世界更充实、行为举止更文明、身体心理更健康。
传承历史文化。加大区域内历史遗迹保护力度,按照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和人文自然融合性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真正让一栋栋老建筑承载一段段历史记忆,构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外在面貌与内在精神有机统一的城市气质。
以高素质的劳动者、新兴信息产业、智能化管理为主,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智慧创新区域,推动新区的产业改革和技术创新,打造引领浙中未来发展的“智慧核心”。
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引进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商务金融核心区。完善人才政策,鼓励人才引进,积极引入行业领军人物、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团队,不断提升人才集聚效应。智慧工程引领。加快构建智能物流骨干网关键节点、云计算中心、4G网络试点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及智能处理基础平台,建设智慧城市决策系统和服务民生工程的用户系统,积极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小区、智能医疗、智能商业、智能城管、智能安防等工程,打造“智慧型现代城市”。
科技创新驱动。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以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为纽带,构建全方位、多领域的产学研、政资介合作模式,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公共技术服务、技术市场体系与转移服务、科技创业与金融综合服务等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新区研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以现代规划发展理念为引领,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浙中城市群改革发展提供先导,为国内城市群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发展理念新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集约、生态、低碳、包容”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科学开发、和谐开发、绿色开发、惠民开发、廉洁开发、高效开发”,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新区建设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管理体制新型。按照“高效、精简、便民”的要求,充分整合现有编制,构建“一办八部”组织机构。激活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实行“聘任制”、“雇员制”等制度,增强干部职工创新创业能力。授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做到办事不出新区。
开发机制新型。在“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各县(市、区)通过发展“园中园”、“股份园”、“飞地园”等形式参与开发建设。按照“互利合作、共同开发、利益共享”的原则,组建金义都市新区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借助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新区发展。
总之,只有当城市的高效、便捷、集约和农村的空旷、绿色、清洁等结合在一起,才是“田园智城·都市新区”给人们带来的期望,才是可期盼的未来城市景象。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得益受惠的是广大城乡居民,既能享受高品质的都市化城市生活,又可以同时享受着惬意的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