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飞,刘崇辉
(陇东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崆峒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五大门派之一,源远流长,历史影响广泛。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崆峒武术的发展远远不如少林武术与武当武术,影响力远不及少林、武当,其文化影响力更不及少林禅武文化、武当道家文化。因此,人们对于崆峒武术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大概的印象之中。
另一方面,相关崆峒武术的文献资料多散落于前人旧著、地方文献和神话传说之中,尚未有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面世,加之相关陇东崆峒武术的历史资料、记载、实物佐证等相当散乱,给陇东崆峒武术的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受区域思想影响,目前对于崆峒武术的研究较为散乱贫乏,其具体的定义、概念都非常模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对崆峒武术的概念进行探讨分析,统一认识,确定研究对象性质。其次,再对崆峒武术进行综合、深入研究,最终促进崆峒武术发展,及崆峒武术文化内涵的研究与探讨。进行概念研究是进行整个崆峒武术研究的基础,更是崆峒武术资源整合,标新立异的重要前提,为崆峒武术后继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抛砖引玉,共同促进崆峒武术研究与发展。
“崆峒”一词古以有之,也称空同、空桐,古籍多有记载,但详细文献资料较少,多散落于前人旧著之中,且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整理。随着对崆峒武术研究加强,目前对“崆峒”的认定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分歧,学者们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地理考证,也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不得统一,其各种分析考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认定。
根据各种文献资料、调查、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总体概括。目前关于“崆峒”主要文献资料记载有:①《尔雅·释地》文云:“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北戴斗极为空桐,东至日所出为大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古人认为北极星居天之中,斗极之下是空桐(崆峒)[1];②《尔雅·释地》曰:“太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2]③《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④《山海经·海内东经》:“温水出崆峒。”注曰:崆峒山在临汾南。⑤《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⑥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声幽咽,山势崆峒。”⑦南朝梁·沈约《为武帝与谢朏敕》:“羲轩邈矣,古今事殊,不获总驾崆峒,依风问道。”后“崆峒”亦以指仙山。⑧唐·曹唐《仙都即景》诗:“旌节暗迎归碧落,笙歌遥听隔崆峒。”⑨唐·舒元舆《桥山怀古》诗:“襄城迷路问童子,帝乡归去无人留。崆峒求道失遗迹,荆山铸鼎馀荒丘。”⑩唐·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诗:“明朝下元复西道,崆桐叙别长如天。”《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李子别上国,南山崆峒春。”⑪唐·王化清《游石室新记》:“高要郡北十五里有石室,诡恠万状,崆峒其中。”⑫《辞源》“崆峒”词条第二义项,以“崆峒”指“洛阳”,其文云:“古人认为北极星居天之中,斗极之下为空桐(即崆桐)。洛阳据地之中,故以崆峒代指洛阳[1]。⑬宋·沈遘《真宗皇帝忌日醮文》:“真宗皇帝伏愿登御崆峒,从游汗漫,锡羡上灵之福,延洪后嗣之休。”⑭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三》:“崆峒对耸,章贡交流。”⑮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蹬倚绝壁,壁石皆崆峒,木根穿隙缘窍。”⑯明·黄省曾《空同先生集序》:“粤我空同先生,岳降于雍熙之运,鹏骞于平章之朝,夙称八斗之才,遂擅九州之秀,……[3]”⑰ 清·杨赞绪《郡署咏怀古迹五首》诗:“……明代风骚称七子,吴越人知尊北学,李公气概独清高,空同藻应压词曹,……[3]”。总之,关于崆峒记载颇多,但都散见于各种资料之中,以上仅列举有代表性的若干,充分体现崆峒的丰富性、多样性及广泛性。
关于“崆峒”解释则主要如下:①山名,流传为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山。一说在山西临汾市南;一说在江西赣县南;一说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还有是位于今甘肃平凉市;②隐指某地区域,如山西临汾、江西赣县、河南虞城、河南临汝县、天津蓟县、宁夏固原、甘肃平凉、甘肃临洮、甘肃酒泉;③言指山高且峻貌的地势;④也指山洞、洞窟等;⑤寒、凉、冷(阿尔泰语系)之意[4];⑥指人名,如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
总之,崆峒一词,资料广泛丰富,语义丰富,具有典型代表性,受到广泛关注。而关于“崆峒”的研究,主要是散落于各种文献之中,另外,仅有艾荫范《“空桐”即“奎屯”说》,通过音读审断、语义考索、语境推定等方法推断[5],进行语言文字研究,对崆峒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解读。我们目前所用“崆峒”一词系西北游牧民族阿尔泰语“奎屯”之对音,这将对崆峒武术概念探析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即其语音、语义的本质属性,是对崆峒武术概念的丰富与发展,成为其它传统武术概念无法比对的属性特征。
崆峒武术源于中国西北,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文化瑰宝,受区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缓慢更是有目共睹,但其发展必然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与过程,由于崆峒武术几经波折与破坏,相关文献资料无一留存,仅有史书记载、传说中只言片语引人心靡,令人无比向往。因此,要进行“崆峒武术”概念的研究,必须整合散落资料与资源,从局部到整体逐渐深入分析。目前通过对远古时期崆峒武术的探讨,提出崆峒武术远古时期产生背景与渊源,“神话传说为崆峒武术起源提供了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使崆峒武术形成独特武风,人类活动为崆峒武术产生提供了依据,军事战争的催化,原始宗教(道教的源)为原始崆峒武术的实质内涵,民族融合为崆峒武术形成提供了丰富资源[6]。”因此,崆峒武术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拓展的民族瑰宝。通过进行“崆峒”和“武术”定义的区别研究,采用局部与整体结合的研究方法,崆峒武术是即有内涵,又有外延的,并不断发展完善充实的。关于“崆峒”一词已经在前面作了简单总结,下面对“武术”进行简单概括,以便最终整合。
“武术”一词是现代习惯使用的一个名词,古代曾名“拳勇”、“手搏”、“角力”、“拳”、“技击”、“武艺”、“角抵”、“相扑”、“打拳”、“使棒”、“把势”及民国时期的“国术”,即武术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简单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又都泛称为“功”,即无论什么时期,武术的本质属性是保持不变的。因此,概念更加体现了武术的时代特点。
关于“武术”的概念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各种著作文献对其定义并不统一。其主要发展阶段的概念有:①1932年《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对武术定义说:“国术原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亦做锻炼体格之工具[7]”。这是民国时期,对武术的总体概括及时代认知。②1957年在北京举行了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武术有技击的性质和特点,特别在古代更是如此;现代武术是体育,以防身为目的。同时认为武术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民族形式体育的内容之一。这次关于武术概念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其中包括了武术概念主要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只是没有形成较统一的文字进行规范的表述[8]。③196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是我国首部全面讲释武术的带有权威性质的教材,它将武术的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既具有强筋壮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遗产[8]。”④1978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中,对武术概念的表述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9]。”⑤1983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中,对武术的概念又有了新的补充:“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9]⑥1988年12月,全国武术专题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大家一致同意将武术的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0]。”大多数学者也同意,认为这一概念相对简化、符合逻辑学的要求,因此,广泛出现在体育院校的教材中,学者专家们大力推广。另外,据最新文献资料关于武术概念研究指出:“武术是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中国传统运动技术体系。将来,随着武术的世界性化广泛传播,可以表述为:武术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运动技术体系。[8]”
从以上不同阶段对武术的定义可以看出,中华武术概念并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充实与完善,曲折、复杂、融合就成为自然伴随过程,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与意义,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完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关于“崆峒武术”概念的研究,首先应借助于崆峒武术的研究之中。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因素、地区性民族聚集、社会认同等因素的制约,崆峒武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落后于传统流派武术研究。加上崆峒武术史料极少,几经破坏,历史资料极其珍贵,但几尽缺失,就现有文献资料考证,目前崆峒武术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确切的文字概述,更不用说崆峒武术概念的研究。因此,进行崆峒武术定义研究,已经成为崆峒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
在现有一些学者著述中,明确提出崆峒武术定义的文献较少,缺乏统一性,论述分散片面。突出表现于崆峒武术定义范围狭窄,不全面,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主要定义论述有:马明星《崆峒武术探源》说:“崆峒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流派,曾颇为盛行,对于其历史渊源、内容特点、拳缘关系与拳承所及等情况,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崆峒山几遭劫难,这方面的专著遗文极少,只能从有关的历史资料中见到片言碎语,很难反映出崆峒武术的全貌和详细情况。”也有人说:“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11]”等;另外,还有“崆峒派武术”概念,各派定义基本相同,差异不大,如“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传统五大武术流派。崆峒派武术吸收了少林、峨嵋、武当武术的精华,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12]。”此论述被崆峒派各派习武人士认同。另外还有“崆峒山武术”概念,如“崆峒山武术是崆峒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13]。”从以上学者提出的简单概括来说,并没有对崆峒武术形成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只是空洞的、夸张的、推测的总述,让人感觉神秘莫测、揣摸不定。因此,关于崆峒武术明确、统一、规范的定义并没有真正形成,关于崆峒武术的研究还处于一种粗枝大叶的状态,真正规范统一的崆峒武术研究还没有形成。因此,“崆峒武术”就整体情况来说,论述单一、杂乱、模糊,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统一。
崆峒武术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武术一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经过长期、缓慢的发展过程,伴随中华武术漫长的形成过程,最终形成区别于其它区域流派武术的崆峒武术。凡是能形成中华武术一种流派者,必然具有:区域性、群体性和独立性;即一定的分布流传区域,相同相近风格的活动群体,并且传承久远,跟其他流派存在明显差别的独立体系。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某一区域的武术,可以容纳其他地域武术门派的精华,但自身的实质内涵是其它武术无法取代的,有迥然不同的本质特征。
武术的发展与形成,均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四大阶段,隋唐之前的萌芽、分布发展阶段;隋唐至明清时期,“武举”选材,选拔天下勇武谋略之士,成为武术发展的里程牌,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到民国时期,开始形成南北区域划分,“北崇少林,南尊武当”形成了中国武术南北流派概念之说,出现了武术的南北分界,这样少林、武当就成为中华武术流派的南北地域代表。尤其在明清时期,武术“一部分在清以前,已成体系或已见端倪,大多数是在清代形成体系或者基本成形[14]。”武术流派、拳种、门类最终形成,并逐渐体系化;最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武术开始全面发展,除保持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外,又适应明代特点,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武术体系内容,武术走向世界的发展格局,促进武术的更加繁荣。因此,武术流派体系形成于明清时期,除大的南北分界外,还有流域分界及拳种、门派的分类,区域武术最终形成,以各地、各人形成不同派别体系的武术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崆峒武术的形成也必然遵循武术流派的发展规律。
武术流派的各门派把各自所习练的套子、架势等称为练“拳”或练“功”,事实上练拳,并不仅仅是“拳”,而是整体运动,全身各部位凡可用者(如头、肩、臂、膝、腿,甚至眼神和声音)都能使用,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明暗器械,医术药功,附件辅助,各派因其侧重的内容、实用的招式、独特的身型步法、奇异的明兵暗器及严格的门派章法等有所不同,因此,“拳”或“功”之流派名称,虽然不够全面,但是他代表的是流派的整体概念,即这一流派的武术符号。如在诸多早期文献资料中频繁出现某某拳称谓,即少林派称“少林拳”,武当派称“武当拳”,崆峒派自然称“崆峒拳”。由于,各派武术发展融合了其它流派的风格特点,逐渐大众化、整合化,而且拳较为单一、片面。而使用“武术”一词,就可以把上述诸多内容涵盖在内,可以全面的体现概念,因此,少林派自称“少林武术”,武当派称“武当武术”,自然崆峒派则称为“崆峒武术”。
关于“崆峒武术”大多数的人很容易笼统地解释这个问题,像跟少林、武当武术那样,以一山而代全部,甚至于一叶障目。他们会认为,在古今历史上,凡在崆峒山上,或在崆峒山所属范围之内,道教、佛教和儒教之徒(即主要指崆峒山的道士、和尚和文人)及陇山周边民间信士所练、所习、所传播的武术都应称为崆峒武术。如按照这样理解,那么,一些习武人原来并不在崆峒山,早在民间其它地方学过一些武术,或是他们本来就习练其它门派的武术,而后来才到崆峒山,并把这些武术也带到崆峒周边,不但继续练习,而且还传徒授艺,那么这些武术能称为“崆峒武术”吗?再者,今天在崆峒及周边兴办武术馆校,但所习内容并不是崆峒武术,那么这些馆校武术也都该称之为“崆峒武术”吗?因此,以单纯的一处地域来划定“崆峒武术”,要么范围过小,要么过大,是不合理的。但是,相对固定的区域范围,立名于世的地理标志,借助于山之神异幻境、仙道神人也属人之常情,传承的群体、特征及体系等则是相对固定的,而其分化延伸,吸收组合,丰富充实的内容又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因为中华武术流派包含着特别历史、文化内涵、个性特征、民族意义和地域分布等内容,并不断地分化充实,其定义应该是具有专门的内涵和外延。
崆峒武术并不是单指崆峒山武术,也不单指崆峒派武术,而是指某个区域中,具有一定地域特色、文化背景、民族意义、历史内涵和个体特征的群体活动项目,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分化组合、丰富充实的发展。因此,关于崆峒武术的定义应以“六盘山(陇山)”、“泾渭流域”为重点的地域范围内,甚至于西北戎狄之所的广大区域,蕴含深厚的民族交融文化,黄土高原独特地域文化内涵,辐射到周边广大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崆峒武术是一个大的整体概念,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应以西部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特征为意蕴内涵,以“陇山”、“泾渭流域”为依托,以“崆峒”为代表,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及外延的传统体育活动。如崆峒山有“三教洞”,即道教、佛教和儒家三教合一,以道显,以禅定,以儒修身成为崆峒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集中体现。任何一种中国传统文化都会有自己的载体,或者说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崆峒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崆峒武术是以“崆峒山”为依托,以“崆峒武术”风格特征为表现形式,承载“崆峒文化”的一个复合体。崆峒武术与“天下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有着明显的联系,自然就离不开道家的烙印和道家的风格。就仅其武术修炼的方法而言,与道家的宇宙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从崆峒武术的初级功法开始,还是到最高层次的上乘武学,无一不贯穿着一个“空”字的幽静,意念中更包含着一个“无”字的无为,体态松静自然,始终处于“无为”状态中,这便是崆峒武术内涵风格之一;同时也包含着佛教的禅定、安意与包容,更是崆峒武术威猛刚强的另一种风格及内涵,无论是飞龙门,还是追魂门、夺命门及神拳门,都是崆峒武术威猛与刚劲的真实写照;另外,还含有儒家治世之道的“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内涵与风格,以丰富多样、瑰丽奇特的百般奇兵显闻天下武林。
中国传统文化与尚武是人类发展中即独立又相互对立的思想。中国的文明,与儒教的文化治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作为尚武精神核心的——武术,被历史排在了读书的后面,所谓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练武的人不如念书的人有面子,有地位,有出息。几千年来,中国多了文弱书生,少了强悍勇士,民族的体质下降了,文人多读了圣贤书,对于武术的文化内涵却少了关注和体验,因而很多的中国武术没了深层次的传承,被遗弃于社会的山野或街头巷尾,成为打巴式卖艺的玩意,难登人类文化的大雅之堂,中华武术因而缺了一条向前跨进的腿,少了一只搏击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胳膊。使中华武术精髓被人为地割裂成两半,一半是静而不动的宗教和虚静无为的静悟,一半是动而不静的匹夫式的皮肉摔打,完全背离了武术的初衷。可幸的是,中国传统武术奇迹般地、完好无损地保存了武术的实质,将上古时代的先祖们对于人类自身的修炼方法传给了现代人,不但具有技击功能,而且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崇德明志,不会虚静无为。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意蕴之一,更是崆峒武术显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定义是认识主体使用判断或命题的语言逻辑形式,确定一个认识对象或事物在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这个认识对象或事物从有关事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的认识行为。
崆峒武术的定义是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的基石,崆峒武术理论研究应以泾渭流域崆峒武术定义为相应的逻辑起点的,并交叉多方面的知识构成的崆峒武术体系。因此,科学地研究,应该在实事求是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对于某一事物的起源探析,关键要对某事物提前做出正确的定义,或者已经公认的概念。虽然事物应该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即不同时期崆峒武术的定义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在新时代下,对崆峒武术定义探讨,是进行此时期研究的关键。
从逻辑学角度讲,定义和划分分别揭示概念的两个方面,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其一般方法是将被定义概念放到其上位概念中,并揭示种差,即被定义的事物与其上位概念下的其他事物的差别,该方法即内涵定义;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即按一定的标准,将事物分成不同的几类,该方法即外延定义。一般明确概念的方法是将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相结合[8],并融合了时代性、发展性等特点。
崆峒武术以“陇山文化”为依托,“崆峒山”为标志,“崆峒拳械”为主要表现形式,源于文化深厚、意蕴深远的陇山及周边地区,分布泾渭两岸广大地区,以技击动为主要内容,形成以拳术、器械、套路、养生和对练等多种运动形式,具有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崆峒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五大流派之一,影响深远。但受经济、地域、文化影响,崆峒武术研究较为落后,目前还没有完整体系的理论面世,对其概念研究更是无人提及。由于没有统一的概念认识,给崆峒武术的研究造成一定的困难。为进一步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崆峒武术的内涵意蕴,必须对崆峒武术进行整体的定位。对其概念进行探讨分析,是对崆峒武术文化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因此,通过对“崆峒”、“概念及定义”和“文化内涵”的探讨分析,确定崆峒武术文化内涵、特征及表现形式,并初步提出崆峒武术具有内涵与外延定义的概念:崆峒武术以“陇山文化”为依托,“崆峒山”为标志,“崆峒拳械”为主要表现形式,源于文化深厚、意蕴深远的陇山及周边地区,分布泾渭两岸广大地区,以技击动为主要内容,形成以拳术、器械、套路、养生和对练等多种运动形式,具有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崆峒武术概念是即有内涵又有外延,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充实与完善。通过全面、统一的概念研究,归整统一,积极引导学者们对崆峒武术更广泛深入地研究,最终促进崆峒武术的全面开发与发展。
[1]谌东飚.《辞源》“崆峒”释义辨正[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7):40,2.
[2]张亮采.(民国珍本丛刊·彭明哲主编)中国风俗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11.
[3]县志编纂小组.《庆阳县志》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一九三零年[M].庆阳:庆阳地区出版社,1984:354,394-395.
[4]艾荫范.从“空桐”与“奎屯”关系看夏文化的起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3-79.
[5]艾荫范.“空桐”即“奎屯”说[J].北方文物,2009(2):58-62.
[6]梁燕飞,杨占明.崆峒武术探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8(4):18-20.
[7]龙行年.武术概念内涵新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1):66.
[8]邱丕相,杨建营.武术概念研究的新视野[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专题论坛,2009(6):1-2,29.
[9]谭炳春.对武术概念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04(4):65-66.
[10]杨建营.武术概念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4):70.
[11]欣华.崆峒武术[N].平凉日报,2005-05-27.
[12]崆峒武术的主要源流[EB/OL].www.ktgfw.com,2009-11-05.
[13]蔡生虎,李恒达.崆峒山与武术[N].平凉日报,2004-08-17.
[14]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