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毫不放松地抓好 “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家强指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带动农民生活方式和新农村面貌的改善。
刘家强说,新农村的 “新”,应该包涵三个方面:
第一个 “新”是指农业的生产方式新,针对农业来讲,它是产业化的农业,是生态有机的农业,是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按他的理解,农业的现代化首先要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是要在农村形成以现代工业模式来经营的农业。
第二个 “新”是指新的生活方式,除了生产不能小生产、自己自主、自然经济以外,在生活方面,农民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要得到大的改善。说得通俗点,就是农民要过上好日子,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比如有冰箱、有电视,也就是现代化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
第三个 “新”是指农民的面貌新,农村的面貌新。农村的环境要好,农民的精神状态要好,要成为新型的农民。刘家强说,他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如何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带动农民生活方式和新农村面貌的改善。
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农村的基础薄弱,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二,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社会资本的投入不足。第三,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第四,农村的生态环境还有待改善,在许多边远地区农村的面貌还是比较落后。
“今年总理的报告提出,我们要毫不放松地抓好 ‘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我们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必须要同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刘家强说, “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三化同步,因为这是一个大事情,这也是我们重中之重的基础,过去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在仍然如此。我的解读,正像总理说的,通过加大对‘三农’财政投入的支出,来支持和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通过加强耕地的保护,来维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改善农业的种植条件;通过对农村水源的保护,农村水利设施的改造来解决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我认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持是全方位的,支持的力度也是很大的。同时,通过一些改革的手段,包括土地确权、承包经营权的登记、金融支持,实际上都是在做稳定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工作。”
刘家强说:“我认为这次专门提出发展 ‘家庭农场’,是我们建设和发展农业新的经营体系的一个方面。”他表示,“家庭农场”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这就像 “农业职业经理人”一样,就是要有一个主体来经营农业,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让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益更高,让农业的附加值更高,让农产品的质量有保障、安全有保障。 “家庭农场”可以关注农业发展的产业高端,可以延伸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传统农业迈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实际上就是要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