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黑客攻击无处藏身

2013-01-29 08:52
发明与创新 2013年29期
关键词:起搏器恐怖分子黑客

让黑客攻击无处藏身

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生活变得更为方便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新挑战。

2013年6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棱镜”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到美国政府通缉,成为震惊世界的新闻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世界各地民众的激烈讨论,网络安全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爱德华·斯诺登

一提到网络安全,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一个词——黑客。现今黑客作恶的水平正在水涨船高:飞机、汽车、电网等许多新目标也开始纳入他们攻击的视野。

出于此,美国《大众科学》杂志不久前列举了5种目标独特、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生命财产损失的黑客攻击。

1.“黑”掉心脏起搏器

威胁等级:★

攻击某人的心脏起搏器,听起来像是好莱坞影片里的情节——杀手们通过搞定目标体内的医疗器械来完成暗杀。虽然在一般人看来,这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但理论上完全有可能。

2012年,一位澳大利亚研究员就展示了一次针对心脏起搏器的攻击,黑客能将一种电脑病毒从一名起搏器使用者身上迅速“传染”给10米内的所有同类患者。

然而,该黑客技术很难被发扬光大。这种针对特定目标实施的恐怖行为远非接上网线、关掉起搏器那么简单,技术、设备、起搏器的具体信息等都是制约因素。如果实施者出于伤害目的,那么所花费的成本要比武器的成本高,且成功率也低得多。何况研制一个可发现未授权命令的“防黑”起搏器也不是太难的事。

因此,该技术目前仍然更似电影桥段而非现实中谋财害命的手法,并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效率真的太低。

2.“黑”落飞机

威胁等级:★★★★

随着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的日益先进,一种潜在的劫机危险也开始不断被提及——如果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那么心怀恶意的恐怖分子并不需要亲自登上飞机。他们只需劫持这架飞机的电脑就可以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

让人担忧的是,相比客机等普通商业飞行工具,高端的喷气式飞机更易遭受黑客劫持。这是因为为了提高通讯效率,喷气式飞机上的电脑对来自外部的访问门槛往往更低,这就给黑客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除了飞机本身,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也是另一大攻击目标。在此前进行的一次国际安全会议上,专家们已经演示了虚假信号是如何彻底扰乱未来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

虽然高端科技的脆弱性越来越令人担忧,但自美国9·11事件以来,飞机已不是恐怖分子们的最爱。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某种目标不再“流行”就放松警惕。了解和判断恐怖分子的袭击方式倾向,远比猜测他们可能选择什么目标更有意义。总抬着头担心飞机,倒不如低下头关注地面——当前最“流行”的袭击手段是地上的炸弹。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双子大厦遭到恐怖分子袭击

3.“黑”停电缆

威胁等级:★★

停电既是事故,也可成为杀人元凶。它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空调停止工作,商店、药店、医院不得不关门,手机服务陷入瘫痪……而对于病人等高危人群来说,停电往往是致命的。

据一份关于2003年纽约大停电人员损失的报告显示,有90人直接死于停电。意外事故尚且如此,那么精心策划的袭击呢?2012年夏季,就有黑客成功攻破加拿大电力公司电脑网络的安全系统,获得了电力控制权。尽管最终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破坏,但至少证明他们有这个能力。

恐怖分子袭击电力系统时,最喜欢向小型的供电设施下手,破坏经由它们所控制的系统,就能花最少的工夫造成最大面积的电力中断。

不过自2003年大停电之后,美国电力企业已加强了戒备,通过小规模袭击造成严重后果的几率已经非常小了。况且这种攻击方式无法伤害精确目标,突破各种监视、警报系统更非易事。即便恐怖分子成功控制了电网系统的一小部分,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击行动也将是既费时又费力的复杂差事。

4.“黑”翻汽车

威胁等级:★★★

普通汽车上装载的防盗安全系统可以保护车辆不受盗贼侵扰,但同时却有可能为黑客攻击敞开大门。

2010年,汽车电子安全领域的专家们展示了一款“黑”车装置:将其装进车内后,黑客们就可在千里之外变成汽车的新主人。

201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存在多种能远程侵入车辆电子系统的方法。诸如通用汽车的安吉星系统,都可能遭受黑客借助蜂窝网络发起的攻击。而一旦车辆变成刹车、油门等功能都不受驾驶者控制的“僵尸”,其后果可想而知。

不过严格地说,“黑”一辆汽车如果只想对驾驶者造成伤害,效率真比不上一支手枪。这是需要精心策划、机遇与技巧并重的高级把戏,需要越过多重限制因素才能得逞。

5.“黑”落无人机

威胁等级:★★

无人机是人们热议的大明星,但它同样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帮凶——甚至不必对无人机本身花太多工夫,只需误导它飞行的方向或者让其随机坠毁,就足已造成恐慌和破坏。最有名的例子便是伊朗于2012年宣布捕获了美军R Q-170无人侦察机。

美军R Q-170无人侦察机

美国联邦航空局计划2015年为无人机开辟专属空域,届时美国将进入一个时刻受到无人机“照顾”的时代,科技部门、警察局、大学等数不清的单位甚至个人都有机会使用无人机。美国国会已经将其列为重大议题,希望可以保证无人机不成为一种来自天空的额外威胁。

尽管如此,不得不承认无人机的威胁被夸大了。首先,恐怖分子一次只能控制一架无人机。其次,一般用途的无人机都不会装备杀伤性武器,因此要发动恐怖袭击,只能通过向无人机输入详细的错误坐标造成坠毁来实现。考虑到目前大部分无人机的体积、重量,这种煞费苦心造成的意外事故危害半径应该在一到两人之内。

所以说,人们如果对黑客攻击惶惶不可终日,实在太没必要了。这种事情并非完全不会发生,但它们出现的几率很小很小。

猜你喜欢
起搏器恐怖分子黑客
欢乐英雄
多少个屁能把布克崩起来?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谁杀了那个恐怖分子?
AK—47为何成为恐怖分子的杀人利器
《纽约时报》有关“本土恐怖分子”报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