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军山 张悦丽 张 博 李长松
集成各单项技术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可达到85%以上,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40%以上。
灰霉病是番茄设施栽培中的常发性病害,在蔬菜主产地山东,除当年新棚外,番茄灰霉病病棚率达100%,重病棚占20%,结果期发病一般减产20%,严重者达60%。该病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该病菌2012年被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杂志评为世界十大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第二位,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化学防治失败,危害极大。
番茄灰霉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净棚、应用消雾型无滴膜及变温管理的生态调控技术,创造不利于灰霉病发生的环境条件,结合生物防治以及轮换使用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等。集成各单项技术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可达到防效85%以上,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40%以上。
一旦发现病叶、病花、病果等,应及时清出棚外,清除病组织时要用塑料袋包严,以免孢子飞散传播。番茄的花瓣和柱头是灰霉病菌初侵染的主要部位,尤其是残花凋谢后花瓣粘附的部位容易结露,病菌随之侵入,因此在番茄坐果后要及时摘除残花,可有效控制灰霉病的初侵染。在夏秋休闲期,高温闷棚或烟雾剂熏棚可有效杀灭棚体、地表及空气中的病菌。
灰霉病菌的生长适温为18~23 ℃,温度0~10℃时也能发病,低于15 ℃时间越长,发病越重。超过31 ℃,灰霉病菌不能产孢。在温度20~23 ℃、相对湿度95%以上时灰霉病最容易流行。孢子萌发和侵入需要水滴的存在,相对湿度在90%以上持续时间超过8 h(小时),病菌就能完成侵染。针对上述灰霉病发生的温湿度条件,通过生态调节、改善棚内的温湿度,创造不利于灰霉病流行的环境可以有效控制灰霉病。
使用消雾型无滴膜(例如农用PO膜)可以改善棚内生态环境。与普通农膜比,PO膜的透光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升温快、保温好,晴天提高2 ℃棚温,夜间提高2 ℃地温;因为PO膜的消雾、流滴性好,棚内湿度降至70%以下。
降低湿度还可以通过起垄栽培、地膜覆盖等栽培措施来实现。采用微滴灌或膜下暗灌,避免大水漫灌。浇水时间宜选在晴天的上午,浇水后及时放风3 h(小时)以上,可以有效控制湿度。
变温管理。上午通风时间适当延后,待大棚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到33 ℃时再通风。下午当棚内温度降到24 ℃时及时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大棚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5~17 ℃。
每667 m2可选用木霉菌(活孢子2亿个·g-1)可湿性粉剂250 g,或枯草芽孢杆菌(孢子1 000亿个·g-1)可湿性粉剂60 g在发病初期均匀喷雾防治。
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最好开花前20 d(天)预防1次。施药前清除老叶、黄叶、病叶、病花、病果。中心病株、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及大棚前沿应重点防治。
一是结合蘸花用杀菌剂处理。在第1序花开放时,在蘸花液中加入0.1%的50%腐霉利(二甲酰亚胺类)或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用保果灵2号蘸花,可防止病菌从花器侵染。
二是交替轮换用药。目前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等常用杀菌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了延长杀菌剂的使用寿命,必须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菌剂。例如,每667 m2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100 g、400 g·L-1嘧霉胺(苯胺嘧啶类)悬浮剂90 mL、50%啶酰菌胺(新型烟酰胺类)水分散粒剂30~50 g、50%咯菌腈(新型吡咯类)可湿性粉剂12 g、25%啶菌恶唑(吡啶恶唑啉类)乳油100 mL,或40%百可得(双胍盐类)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施药后视病情发展间隔7~10 d(天)喷药1次。
为了防止药液喷雾导致棚内湿度升高,可以施用烟雾剂或者粉尘剂。例如每667 m2用10%腐霉利烟剂200~250 g,每7 d(天)施药1次。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50%乙烯菌核利烟剂等熏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