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副刊的艺术性与大众性

2013-01-28 06:24:28覃祥彦李玉伟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4期
关键词:导向性十堰副刊

□ 覃祥彦 李玉伟

(十堰日报社,湖北 十堰442000)

2012年7月,《十堰日报》在常规运行30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次颠覆性的改版。

在此之前,报社召开了改版动员大会、座谈会、恳谈会等,报社领导对这次改版非常重视,各部室早在两个月前就拿出了改版方案,有的几易其稿。

既然是改版,无论是报纸的外观,还是栏目的设置、刊载的内容等等,都应该有一个大的新的变化。

在此之前,副刊办得很稳、很顺、很实,非常切合党报的实际与要求。改版后,什么样的副刊最为受众所喜爱?什么样的副刊才具向心力与影响力?如何将副刊的艺术性与大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主要在“三力”上下了一番功夫。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增强版面艺术感染力上下工夫

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的著作《孤独的人群》中曾提到“三个导向”,当今社会,我们正处于“他人导向”的阶段。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和均质性的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由此可见,他人导向或者说媒体导向是最高形式的导向。所以舆论引导是最强大的引导,并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认为:“公众不是去读新闻,而是去读新闻中所暗示的那种行动的方向。”

笔者认为,报纸副刊是一张新闻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仍具有同正版新闻一样的导向性,只不过这种导向性不如新闻宣传的导向性那么直接、显著而已。办副刊的人要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和头脑,从办副刊的宗旨、指导思想到整体的谋篇布局,以及具体措施、办法,都要站在政治家的角度去分析、对待与处理。

报纸的文学类副刊,是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在享受文学大餐的同时,领略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引导人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正确地对待生活。因此可以说,报纸副刊的导向性是副刊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起主导作用的。而高品位则是确保导向性正确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正确导向的延伸与发展。要提升报纸副刊的品位,必须把坚持正确的导向放在首位,而坚持正确的导向,又是确保副刊高品位、高水平的重要保证。

从定位上讲,无论刊登什么内容的稿件,其最终目的或引导人们正确地、健康地、愉悦地生活;或通过某些现象与事例,给人以启迪;或告诉人们一些生活中应引起关注的问题;或给予人们以新知充实头脑等等。如果副刊离开了这一点,就离开了最广大的读者与受众,就与办刊的宗旨背道而驰。而高品位则是在坚持正确导向性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与办法,奉献给读者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精神佳肴。因此,党报副刊的定位就是要讴歌真善美。

从风格上讲,副刊既要张扬个性,也要追求大众化。如果过分地强调个性,容易导致曲高和寡。因此,要做到大众化与个性化兼容,雅俗共赏。追求大众化,就是要做到“三贴近”,不仅笔要为民所写,利要为民所谋,还要情为民所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用足、用好、用活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增强副刊的感染力。

《十堰日报·楚天汉水》副刊改版后,在版面的整体风格和在稿件选择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版面风格更清新脱俗,突出大照片、千字文,办出自己的味道。

精心设计,在提高品牌栏目影响力上下工夫

副刊,从形象上讲是窗口,从立意上讲是旗帜,从栏目上讲是框架。栏目设置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副刊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而且关系到副刊的质量和效益。

一个好的专栏应当神采飞扬,有与众不同的特色,给受众以特别的感觉,即具有内在的神韵。从总体来看,《楚天汉水》副刊的专栏包括了读者感兴趣的诸多内容,且组稿极具个性。一是“名人面对面”。这个栏目主要反映十堰地区本土、做客十堰作短暂停留或者在外地客居的十堰人,在文化艺术领域造诣很高并取得骄人成绩的名人。一批在省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如梅洁、黄家喜、苏瓷瓷等走进了该栏目。二是“青春风铃”。这个栏目主要刊载十堰地区大中专院校和高中生撰写的高水准文章。所刊载的文章如《外婆的宅子》、《回不去的小时候》、《认识岂能都如初见》等,构思精巧、文笔清新、不落俗套。三是“汉水边”。这个栏目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主要反映汉水流域的地域风情、市井生活、文化遗存等,带有朴实浓郁的乡风、乡味、乡情。如《童年纪事》一文,以一个8岁孩子的视角讲诉了半个世纪以前,十堰地区人的生存状态,文章充满淡淡的怀旧与忧伤气息,虽经苦难,但不乏温情,非常真实感人。四是“一路风景”。这个栏目可以畅游祖国,也可以放眼“地球村”,书写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这个栏目一直成为写作者青睐的阵地。如本土作者撰写的散文新疆纪行系列,因表现视角独特、文笔优美,全方位展现了大新疆的自然之美而备受广大读者所喜爱。五是“巴山夜话”。这是一档刊登健康、向上的杂谈、随笔的栏目。体现的是思想性、引导性、可读性、趣味性。汇集了一些思想精辟、文笔犀利的文章,内容包罗万象,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这些栏目给副刊带来了原生态的、鲜活的内容,使副刊充满诗意且具人间烟火味。

不断创新,在提高版面吸引力上下工夫

报纸副刊相对于报纸的正刊来说,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后花园和风景线。副刊能把报纸权威性的新闻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和信息的再利用,然后用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增强副刊的吸引力在于要把新闻性和思想性集于一身,艺术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在情感交融上和读者心贴心。只有贴近生活的本质,才能打动受众的心灵。十堰是一个移民城市,在文学、摄影、绘画等艺术领域有许多在十堰、湖北乃至全国知名的大家,如《笔墨不离书为道》一文,详细介绍了本土书画家黄家喜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艰苦跋涉的轨迹,讲诉了他从山城竹山城关西关那条破旧的老街一路走来,矢志不渝从事书法创作的历程。2012年4月,他的楷书《醉翁亭记》等10幅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文章情节生动,读来十分亲切感人,在十堰文化艺术界产生积极的带动引领作用,许多有一定创作成果的创作者争相在副刊刊发他们的创作经历和作品。

增强副刊的吸引力在于要把版面安排得轻重有度,眉清目秀,生动活泼。副刊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清新活泼。在图片布局方面,主打图片要精美,力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冲击力;配图要精准,要画龙点睛,要力求通过配图使整个版面协调平衡。在文章的布局方面,文章要主次分明,具有层次感。对一些比较有分量的专稿,表现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配发按语、可以配发短小精悍的点评,凸显稿件的亮点。对于服务性稿件,版面处理上要着重强调一个“活”字,使其成为能满足各色人等赏鉴的百花园。如,每月一期“名人面对面”,图文占到整个版面的四分之三,许多人担心这样是不是太长,版面显得单一死板?其实不然,这个栏目不仅吸引大众眼球,也吸引大家参与,原因就是这个栏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焦点集中,具有很高的史料保存价值。此栏目每月只有一期,栏目稀缺性,增添了名家上这个栏目不易。再如“青春风铃”,这是一个青春的阵地,青年人在这里激扬文字、抒发情感,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加之文章配有名家的点评,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服务性,许多家庭将作品剪辑下来带回家给读书的孩子阅读,激发了受众的期待心理。

实践证明,副刊从文化特色上找准发展方向,从贴近生活上入手破局,从创新意识上追求变脸。既讲究副刊的艺术性,也兼容副刊的大众性,报纸的副刊才会真正显现它独特的魅力。

猜你喜欢
导向性十堰副刊
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冰、酸剌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中国氯碱(2021年10期)2021-12-21 06:18:14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论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新闻导向性
新闻传播(2018年6期)2018-12-06 08:56:32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8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8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48
童迷黑白秀
童话世界(2017年28期)2017-12-16 02:55:53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01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2期)2016-07-10 08: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