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患者的就医道德

2013-01-28 06:36李天颖孙一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医患医务人员道德

李天颖,孙一阳,贾 周

(第四军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陕西 西安 710032)

1 患者就医道德的实质分析

在当前的医疗大环境下,医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多在于医方道德缺失,如少数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开大处方、过度医疗、工作责任心不强、态度冷漠、语言不当、医患沟通不畅、不尊重患者人格等。另外,个别媒体的失实报道也导致社会大众误解了医疗卫生行业,认为医务人员大都医德丧失,只顾牟利。加之患者权益意识的增强,要求在医疗决策中更多地体现自主性,导致其会怀疑医生的权威,进而可能导致医患矛盾。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患者存在着就医道德方面的问题,[1]如在就医过程中插队、大声喧哗、在诊室内围观、恶意拖欠医疗费用、不理性对待医务人员等。而从整体上把握,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且由于身患疾病,心理上也倾向于依赖医务人员为自己解除病痛,对医务人员往往是充满敬畏和尊重。患者之所以在就医方面出现道德问题,多是由医方的某些行为所致,如医务人员医德缺失、治疗效果不佳、过度医疗等。

2 患者就医道德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

正如上文所述,在现实的医疗关系中,患者由于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属于弱势群体,希望医生能够仁心仁爱、妙手回春,以最有效的方法、最快的速度帮其恢复健康,对医生寄予的希望较高;而医务人员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自己的医疗行为,不要对其实施的医疗手段产生怀疑。但是,因为患者与医务人员所处的位置不同,为了更好地保护各自的权益,必然会产生矛盾。患者的就医道德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医患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实际上,医患之间是共同体,在诊疗过程中,医方和患方一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战胜疾病,早日康复;另一方面,战胜疾病既需要医务人员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也需要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医患之间应该是合作、互信的关系,且医学的高度专业性,决定了在医疗活动权中掌握主动权的往往是医务人员,患者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医方在和谐医患关系上应承担更多的责任。[3-4]

3 如何加强对患者就医道德的教育

3.1 要教育患者正确认识医疗行为

一些患者对于医疗知识了解较少,且由于治病心切,对治疗效果往往期望过高,一旦没有达到其所预期的效果,就会归咎于医务人员,进而出现不理智行为。因此,相关媒体、医务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使其明白医学上存在很多特殊性及不确定性,医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病情如何,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如何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怎么样,由许多因素决定,并不是进了医院,疾病就一定会被治好。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会因为患者个人的体质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要教育患者相信医务人员会尽心为其诊治,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上让其得到最好的治疗。

3.2 医务人员要通过积极的医患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一些患者之所以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方案,出现治疗依从性不强的就医道德问题,多是由于不信任医务人员。因而,提高患者的就医道德,就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努力。医务人员要加强医患沟通,向患者解释清楚治疗的方法、治疗的意义、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其利弊、遵医的重要性,并向患者保证其会尊重患者的隐私。医务人员要通过积极的医患沟通、明了的健康知识宣教,赢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3 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医患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也是建立在医务人员较高的职业道德基础之上的。只有医务人员自身道德水准较高,才能在医疗活动中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以自身的道德风范感染患者。首先,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患者利益第一的思想。医务人员必须明白自己的工作目的是使患者能够得到康复。医疗手段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当患者的生命健康利益与医务人员的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患者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只有树立了患者利益第一的思想,医务人员才能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处处为患者着想,维护患者利益。也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够相信、理解、信任医务人员。[5]其次,在众多的医疗纠纷中,医务人员的冷漠态度往往是医疗纠纷的导火索。[6]因此,医务人员对待患者的态度要亲切真诚,时时刻刻关心患者,要做患者的“家人”、“朋友”,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对医务人员有亲切感、依赖感。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够把医务人员当成“自己人”,在医疗过程中才能够信任医务人员,将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交给医务人员,在遇到医疗纠纷时,能够理解医务人员。

3.4 社会舆论应进行正确引导

由于少数媒体追求“眼球”效应,过分炒作医疗卫生领域的新闻,特别是有关医疗纠纷的新闻,为形成轰动效果,而不惜以夸张、甚至不符合常识和客观实际的方式进行片面报道。这会对社会大众形成误导,导致患者一进入医院就对医务人员怀有戒备心理,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氛围。个别患者就医道德有待提高,其中部分原因源于社会舆论,尤其是一些大众传媒的误导。因此加强患者的就医道德,就必须规范舆论导向。

3.4.1 大众传媒应客观公正报道医疗事件,并积极进行医学知识宣传。

媒体在报道事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进行片面、失实的报道,而应该对患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客观的报道,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分析清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过失。应履行社会主义大众媒体的道德责任,进行健康教育、医学知识普及等公益性报道。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将医患关系向和谐的方向引导。

3.4.2 公正执法,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司法、公安机关对于医闹行为,应该予以严厉的打击,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其行政和民事上的责任,对于涉嫌犯罪的人员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为保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1] 方燕君,郑晓,刘婉敏.医患和谐有赖诚信[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8):521 -522,525.

[2] 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2版.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竺.医患双方实质上是“利益共同体”[N].人民日报,2009-12-10(18).

[4] 邓红艳,苏明丽.医患角色易位对医院管理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1):94-95.

[5] 吉爱军.探讨良好医患沟通的伦理基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1):67 -68.

[6] 林静,邓凌,金娅芳,等.医患双方对于医院暴力先兆认知状况的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2):97 -100.

猜你喜欢
医患医务人员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