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全国较早确立科教兴省战略,并于2005年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研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照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指标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建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公平迈出重要步伐,学有所教目标基本实现;90%的县(市、区)通过省定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评估,主要发展指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已经到了不失时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当前,江苏教育正处于区域基本现代化向省域总体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过硬的成绩推动教育现代化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充分认识推进“两个率先”必须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国际经验表明,教育现代化往往先于经济社会现代化实现,并能很好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从美国经济发展史看,自然资源的贡献率仅为5%,物质资本的贡献率为20%,人力资本和人才技能的贡献率达75%。其他一些国家,如德国、芬兰、日本、韩国等,也都很重视以教育现代化带动经济社会现代化。从我国发展的规划布局看,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49年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比国家现代化提前近30年实现。从我省“两个率先”实践看,目前,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阶段。下一步推进“两个率先”的重点工作,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对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引领全省发展的目标定位,持续提高劳动力大军和各类人才队伍素质,加快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以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开辟“两个率先”新境界,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充分认识新时期教育现代化是在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基础上的丰富和提升。上一轮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突出“区域”和“基本”,“区域”即以县为单位推进,“基本”即侧重于办学条件改善和薄弱环节加强。实践证明,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为新时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相比,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更全面、内涵更丰富。我们要在巩固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统筹部署,坚持高起点规划和引领,使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内涵水平,更加突出时代特征,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意愿。仍未通过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评估的县(市、区),要奋起直追、迎难而上、跨越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省定目标要求,为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夯牢基础、增强动力。
充分认识教育现代化建设基于但不限于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年初,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总的来看,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发展潜力和主观能动,力求全方位、多层次、科学系统地评价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今后一个时期,要对照指标体系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折不扣地实现省定指标体系各项要求。但也要看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必须依据实时的先进教育水平来评判,并且要在达到先进教育水平后继续保持。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行省定指标体系不可能完全涵盖教育现代化内涵,需要不断调整优化、拓展完善。因此,我们要把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既脚踏实地认真落实现行指标体系要求,又尊重规律、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提升教育现代化目标内涵,使教育现代化始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使建设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获得国内外的认可和肯定。
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总的是按照“两个借鉴、三级推进”的思路,紧紧围绕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着力协同推进,务求取得实效。两个借鉴,就是借鉴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强化以评促建;借鉴全省经济社会基本现代化推进经验,多部门密切配合,同时,发挥指标体系的导向推动作用,以科学监测促进现代化建设。三级推进,就是省、市、县三级同步推进、同步监测。省级层面统筹全省以高校为重点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省辖市层面负责推进各县(市、区)及直属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县级层面负责本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结果包括省级和各市、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进展情况。具体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政府主导实施,突出上下联动。各级政府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责任主体,必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年度目标,细化责任分工,以每年实实在在的成效保证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总体实现;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研究推出一批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大政策集成效应,真正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与上一轮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不同的是,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加强调省、市、县联动推进,不仅对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而且对省、市两级如何推进并指导下一级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力求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富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
深化综合改革,鼓励先行先试。重点是大力推进新的思想解放,更加注重制度创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在争取教育部对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建设更多支持的同时,选取一批省级示范区(点)建设单位,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各省辖市可根据自身实际,设立市级示范区,通过集成建设和试点示范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区域辐射。苏南五市要紧紧抓住实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机遇,积极推动跨区域、一体化的资源共建共享,协同解决好面临的共性问题,努力打造更大范围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样本,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强化分类指导,提升整体水平。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区域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有先有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充分发挥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领导小组和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根据各地不同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推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加快建设,争取在几年内取得明显进展;指导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突出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注重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对率先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地区适当给予奖励。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看平均数,更要看大多数,尤其要看末位数。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切实加大对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使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各具特色、协调发展。
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分析评估。充分发挥指标体系推动工作的导向作用,每年第二季度对上一年度省、市、县三级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相应的监测发布,让全社会了解、参与和监督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对省辖市和县(市、区),要在省级指标体系框架内删减调整有关指标,形成基于市县、符合市县特点的相关指标群、检测点和相对目标值。研究建立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比对各地年度目标和监测数据,动态掌握三级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客观反映各级政府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努力程度。同时,强化监测分析和评价考核,注重揭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内在差距和制约因素,有效引导教育现代化建设朝着既定目标推进。
经省政府批准同意的《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并确定了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点)建设单位。我们要贯彻实施意见的要求,紧紧围绕指标体系,抓重点、破难点、解热点,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关于教育普及度。这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关键是抓好学前教育和继续教育“两头”,兼顾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切实强化政府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资源,着力办好村镇公办幼儿园,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稳定在较高水平。积极推进学前一年免费教育,适时在全省面上推开。依托现有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推进部门合作,开展0—3岁早期教育试点。二要高度重视继续教育。该项权重为5分,充分体现了继续教育在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重点实施以稳定和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推进开放大学系统建设,努力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服务平台。紧贴居民学习需求,及时更新继续教育内容,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此外,要严格控制义务教育辍学率,引导尊重初中和高中毕业生的选择意愿,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不断巩固和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
关于教育公平度。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两大核心任务,教育政策设计要把公平作为底线要求、把质量作为刚性目标,双轮驱动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实现均衡化与优质化协同推进。一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促进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以更清醒的认识、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有效的举措推动校长、教师流动常态化,使专任教师包括骨干教师每年流动15%以上。坚持免试就近入学,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完善推进机制,促进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地区及薄弱学校倾斜,为全省近400万农村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二要切实加大困难群体扶持力度。逐步取消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附加条件,真正实现“同城同待遇”;研究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接受15年基础教育政策,办好一批特殊教育学校,推进融合教育;完善扶困助学体系,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三要合理配置非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非义务教育阶段要推进有序竞争、差异发展,在扶优扶强的同时注意支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学校获取足够资源,实现良性循环。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非义务教育的倾斜力度,完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整体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
关于教育质量度。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基础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为学生长远发展打基础;把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扭转到以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上来,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抓紧研究推进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加快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职业教育阶段,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密切产教结合,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职业的对接;建设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升学渠道。高等教育阶段,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强化育人质量;集中力量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等一批内涵发展专项,努力创建国际一流大学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关于教育开放度。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站在全球大舞台上谋划未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以国际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引进来”方面,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创办一批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和办学机构,并逐步从高等教育拓展到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应课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和体制机制。拓宽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资助范围,鼓励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走出去”方面,要综合施策提高高校教师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人员的比例,全力支持优秀教师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学习。实施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选派优秀学生师从一流导师,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与此同时,指标体系把资源共享纳入教育开放度,要求推动教育系统内部及与外部的相互开放。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从体制、政策、利益层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协同”的理念推动高校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要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和理念推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关于教育保障度。这项指标主要通过投入、师资和信息化三个方面来衡量。提升这三个方面的水平,必须做到“三个持续加大力度”:一要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这几年,我省财政教育投入水平大幅提高,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18.74%,为教育优先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下一步,要立足于建立机制,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比例,确保教育经费符合“三增长”法定要求,确保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前移并进入前三。二要持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科学核定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学校编制标准,统一县镇和农村中小学编制标准,落实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坚持托底培训与高端培养相结合,加强农村教师培训,落实轮训制度,增强培训实效,同时,继续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高校特聘教授计划等领军人才项目,不断提升江苏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三要持续加大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开发更多更好的数字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与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教育全过程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
关于教育统筹度。这方面要做到“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事业能不能持续发展,取决于各级各类教育能不能统筹兼顾,在结构上是否科学合理、规模上是否适应需求、质量上是否相互支撑。要根据本地实际研究确定各类教育规模,着力建立科学的教育结构和开放的教育网络,努力形成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二是统筹做好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正确处理就近入学与规模办学的关系,合理确定各类学校的服务半径,保证学校布局与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严格控制学校班额,以班额管理为抓手,倒逼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三是统筹公办民办教育发展。鼓励公办学校多形式办学,推广委托管理、集团办学等先进经验,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支持民办教育科学发展、规范发展,培育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学校,打造江苏民办教育品牌。四是统筹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各级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发挥学校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营造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教育生态环境。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校长遴选和教师聘任制度,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健全社会参与办学机制,努力为教育家办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于教育贡献度。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也是教育贡献度体现的重要方面。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教育对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群众对通过教育获取知识能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使命,加快建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覆盖全民的公平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伴随一生的终身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看,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的文化传播、科学普及等功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现代文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对策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求取得更多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着力构建新型的创新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和技术等各方面的活力,努力实现协同创新既定目标任务。同时,加快学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引导教师依托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良好机制。
关于教育满意度。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看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价,更要看广大群众的实际感受。为此,指标体系专门设置教育满意度指标,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主观感受,广泛了解学校和社会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要依据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谋划教育各项工作,使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研究解决教育领域重大现实问题,让广大群众看得到、感受得到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不同阶层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不完全一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力争绝大多数人满意。因此,开展教育满意度测评时,一定要兼顾各类群体,抽样的覆盖面要广、样本量要大、代表性要强,使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满意度具有广泛基础、反映现实状况。
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路径举措已经明晰,下一步关键是积极推进、狠抓落实,着力提升推动力和执行力,在“实”字上下真功夫、花细功夫。
组织领导要实。各地要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认真谋划本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序时进度和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奖惩。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如期达到省定指标体系要求;深入研究教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提高领导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各高校要自觉投身到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来,办好自己的事,为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形成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政策措施要实。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对照省定指标体系尽力把各项政策具体化,尽快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尽早让各项政策发挥作用。抓紧开展调研摸底,对现有达成度及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调研情况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有针对性地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所学校。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到2020年全省总体上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达80%、综合得分达90分;要抓住“牛鼻子”,在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领域和重点工作上下大力气,特别要针对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差距大、实现难度大的指标研究具体工作措施,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作作风要实。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加以推进,一项措施一项措施地予以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沿着既定方针路线不断前进。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帮助基层和学校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使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成为教育跨越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和家长得益受惠的过程。进一步拓宽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的渠道,注重调动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努力为教育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