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内容多元化开发思考

2013-01-28 08:25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01520
大众文艺 2013年8期
关键词:变声期合唱队童声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401520)

一、高校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内容现状

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近几年来,虽然在课程内容上有所丰富,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仍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课程缺乏系统、规范和具有权威性的教材。由于没有权威的教材,全国各大高校的教材版本百花齐放,教材多样化的同时缺乏系统的课程内容。其次,大多数合唱与指挥教材普遍看上去更像是一本合唱书。教材内容对合唱队的训练方法以及指挥的手法训练,如何选择、分析作品讲解甚少,更多的是合唱作品。合唱作品最后,课程内容选择上针对性单一;大部分合唱与指挥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包括合唱训练方法与合唱作品的选择)上更倾向于专业院校的合唱队,合唱曲目很少数量上适合业余合唱队,适合儿童合唱的曲目几乎没有。这样的课程内容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合唱与指挥这门课程自身的发展也存在阻碍,高校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内容多元化开发刻不容缓。

二、高校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内容多元化开发的必要性

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丰富并制约着我们的课程内容。社会的和谐发展,促使着人们的业余生活逐渐丰富起来,为合唱艺术的发展开启了新时代,合唱已不再是专业音乐院校的专属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唱合唱这个潮流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合唱艺术的促进,社会需求的加大,各单位对专业的合唱指挥老师的需求也增大。与此同时,儿童合唱的发展最为迅速与持久。

在广阔的艺术园地里,各地的文化馆、少年宫及电视台等部门都纷纷组建各种少年艺术学习班和社团。特别是少年合唱团如雨后春笋,丰富着孩子们的文化生活,童声合唱的发展,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用武之地。

高校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开发,笔者建议应从童声合唱入手。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普遍在中小学,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方针里提到的学生全面发展肯定了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地位。由于我们的教学受课程内容的限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所接受的是比较专业合唱队的训练方法,因此,他们在排练时只会依样画葫芦的按照在学校老师训练他们那样来训练这些不同层次的业余合唱队,这种墨守成规的训练方法导致矛盾的出现,排练效果肯定不如意。

面对着稚嫩的孩子们,在排练过程中如何系统科学地训练,如何使儿童能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歌唱,是每个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他们应具备这样的能力。如何培养出具备一定童声合唱排练与指挥水平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应认真探讨并使之现实的责任。然而,目前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针对专业合唱队,对童声合唱的内容涉及较少。因此在我们高校合唱指挥专业课上课程内容上应增添一些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知识与方法这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内容多元化开发的具体思考

在高校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内容上应增添什么童声合唱内容,值得我们探讨,讲得太深与专业合唱队的训练方法无区别,讲得太浅又没有多大使用效果。经过笔者思考建议应该从以下三点进行考虑。

首先,从概念上弄清楚童声与成人发声的异同之处。儿童的发声器官、生理结构与成人的是完全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成人的声音宽厚音量大,音色分明,用声成熟稳定。儿童的发声器官尚未成熟,用声纤细,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是声音甜美、清脆、明亮,他只有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共鸣,成人不仅具备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共鸣而且还有胸腔混合共鸣,从而具备丰富的表现力。

其次,根据童声的发展阶段来识别童声。中国著名指挥家杨鸿年老师曾将童声的发展阶段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与变声期三个时期。稚声期是指从能说比较完整的语言的幼儿开始到5、6岁之间。此时的儿童发声的特点是声音小,音域只有六至八度,音色稚嫩,但音准极不稳定。童声期是指6-12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声带的发育已开始有弹性,音域与音量都逐渐得到扩张,音色的可塑性增强,音准的掌握也灵敏。变声期特指14岁—16岁的青少年,男生变声期一般在14-16岁,女生一般在13-15岁左右,每个人的变声期时间是不固定的,男孩子的变声期比女生较长。变声期间声音特征有: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音疲劳等,“公鸭嗓”是青少年变声期中的一种特有表现。

由于稚声期和变声期的特殊性,童声合唱的最佳时期应是童声期。童声期严格划分又可分为6-8岁童声前期,9-12岁童声成熟期,12-15岁童声后期三个阶段。童声后期属于儿童与青少年青春期的衔接阶段,这时期无论在音乐修养、音色变化或者音域宽度,以及发声技巧诸方面都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有的合唱团应以女生为主,变声期的女孩子们接受过长期的合唱训练,她们的声带应有一定的适应性。变声期的男孩子可鼓励他们在低声部使用气息支持下发出假声及弱声。

最后,在弄清楚了童声声音的类别之后,怎样去排练童声合唱值得我们思考。童声合唱发声训练中应涉及到合唱艺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齐、准、合。齐是指起声要整齐;准是指音与节奏的准确;合是指声部之间音量大小的配合与和谐。

第一,“齐”。正确良好整齐的起声是合唱的基础。起声在训练中又分为硬起与软起,合唱训练应以硬起声为基础,可以用无音高的哼鸣进行,它的优点是能让孩子们找到气与声的正确比例。软起应告诉同学保持在硬起的气息紧张状态下,起声前用缓慢的状态,让声音缓缓流出,练习时不添加任何强弱变化,从而帮助合唱队开口能够整齐发音。

第二,“准”。音与节奏的准确无误是合唱的骨架。音与节奏训练可以尝试从朗读歌词开始,进而要求和着乐曲本身的节奏来朗颂,而后再过渡到歌唱的形式。训练过程中,还应强调孩子的发声位置,发声位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音准与音色。对发声位置过分靠前或者过分靠后的孩子,应选择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对由于发声部位太靠后而造成的音色闷暗问题,可引导儿童寻找叹气的感觉,并配以yi、ye、ya、he、la等发声练习,适当地使位置靠前;对由鼻音造成的闷暗问题,则应少唱或暂时不唱带有鼻韵母的字,宜多唱一些帮助口腔打开带a、o的字母。

第三,“合”。声音和谐,声部之间的配合是合唱的灵魂。要想达到“合”的效果,训练除了唱还应加强听的训练。听的训练可以是教师弹琴,让学生摩唱,加强孩子对音高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孩子们演唱时认真聆听其他声部演唱,学会对声音音量大小,音色的识别与调控,注意声部的和谐与平衡;再者,还应多播放一些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让孩子们有榜样可以学习,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加强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

综上,为了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的积极发展,为了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培养的人才能在工作岗位中发挥更出色,加强高校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内容多元化的开发,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合唱指挥工作者思考的,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北京[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

[2]李玲.童声训练中的误区及克服方法[J].艺术教育,2012.3

[3]邵奇青.杨圣捷.开掘天籁之声的老人——杨鸿年.音乐爱好者,2004(4).

猜你喜欢
变声期合唱队童声
童声里的中国
洋葱合唱队
夏 天(童声合唱)
变声期学生合唱水平的提升方法
青少年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
洋葱合唱队
论合唱队的指挥
童声一笑
一共几只猫
童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