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则銮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文化站 浙江苍南 325800)
苍南县地处浙南沿海,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全县共有12个乡镇,700多个行政村,约130万人口。全县现有宗祠706所,平均每村差不多有一所宗祠,其中2003年以前建成的宗祠有645所,2003年以后建成的有61所;投资百万元以上的有48所;占地面积超过5亩的有78所。这些宗祠,作为祭祀祖先、族内议事的场所,富有民族特色,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它们既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民俗瑰宝,又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农村宗祠这一现成的场所,更好地服务于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1.体现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苍南的宗祠大多系土木结构,单层双翘脊仿宋式造型,古色古香,且质朴、大方、庄重、坚固,一般由各姓氏本宗匠艺人员联合组建。
首先,宗祠作为苍南民间建筑的杰作、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其设计之巧妙、含意之深邃、雕刻之精细,看了着实让人开拓眼界。有些古宗祠,建筑设计上还具有“天人合一”、人文与生态相和谐、相统一之意境与韵味,至今仍然值得称道。可以说,大多数宗祠,其建筑物本身就是一本值得精读细研的建筑文化艺术的教科书。了解宗祠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品味建筑师精湛的技术,我们不得不惊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其次,宗祠也是各地、各姓氏落实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宗祠文化重视儒教礼俗教育,提倡以孝事亲,以诚待人,以信为本,以忍处世,提倡开拓,创新、奉献的儒家精神。许多立在宗祠、写在族谱中的“族规”“家训”等,都是教育子孙注意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从政官德、经商道德等的良好教材。它所提倡的道德内容,不少东西在今天仍不失为值得传承、弘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不相悖。
此外,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宗祠通常作为耕读文化和农耕经济的标志,出现在以血缘和地域为特征的家族聚居地或村落之中。宗祠的存在,为研究家史、族史、村史演变发展,提供了活化石,它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是民间祭祀文化的活标本。祭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形态原始古朴,经过千百年不断的积淀、吸收、扬弃、更新,发展到今天,已经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祭祀文化,从人类学和美学的角度,揭示了深层的反映人的本性和审美意趣、以及文学、艺术的相通点,让人在一种独特的境界里,一种神秘的气氛中作一番浏览,来一次漫游,具有别致的风味。
各地各姓氏宗祠的祭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过程完整,祭拜隆重,礼仪讲究,可以说精益求精,加上祭祀文化包含诸多元素,要讲究原则、形式、时间等等因素,要准确、全面地认识、把握,并不容易。
祭祀文化在历史上曾起过突出作用,例如很多神话、传说,原始史诗、叙事诗、古歌曲,以至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就是通过祭祀文化萌发、成型保存下来的。
祭祀祖宗,作为宗祠的主要用途,使宗祠脱离了一般意义的起居安宿的生活理念,真正成为崇尚祖德,拜谒先绩,在理念上给家人、族人、村人灌输“君臣子父”“尊夫善子”的经典。通过祭祀活动,使“孝”“忠”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和观念,更突出地表现出来。这样,宗祠文化也成了村落文化中的一个奇葩。通过这种祭祀活动,可以化解家庭、宗族、邻里间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弘扬优良风气。
宗祠通过纪念祖先、弘扬祖德这个机制,又成为古、近代农村社会团结人、教育人、培养人的学校,成为推动村落社会公建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阵地。
3.蕴涵丰富的楹联文化。宗祠不仅在建筑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色彩,在楹联文化上更是别具一格,各地宗祠内一幅幅对联,字字洋溢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句句寄托着各个家族的夙愿和壮志,这些楹联各具特色,有的追根溯源,有的颂扬治家孝道,有的祈求福光永照,多出人才,有的歌颂风水宝地。如某宗祠对联云:“太岳宗功流芳日月久,高阳祖德饮誉天地长”,这副对联,歌颂祖先的功德,勉励后人将祖先的良好家风流传下去,对后人有莫大启迪。还有某宗祠对联:“浙闽一脉承世业鑫荣蕃四海,东鸥同根茂鸿猷骏展衍九州”。这幅对联,歌颂祖先宏伟基业,充分体现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表达祖先希望后裔艰苦创业,再创辉煌,将自己宏伟基业长久地留传下去的良好愿望。这不仅关系后人,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从以上楹联中,我们可以发现宗祠的楹联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涉及到治家孝道,勉励子孙,歌功颂德,以及风水宝地的概括,可以说令人深深折服。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长期以来,农村宗祠的扩建、重建、新建,占用了农村大量土地,尤其是近年来,全县各地、各姓氏大建宗祠之风泛滥,各个姓氏之间互相攀比,严重耗费民间财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的经济建设,引发了农村发展中的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1.浪费土地资源,消耗民间财力。从2003年初到2008年底,仅5年时间,全县建成宗祠61所,除少数在原址上翻建外,大多属扩建或新建。一般占地3-10亩不等,按这样的增长速度计算,我县一年在宗祠建设中耗费土地至少需要60亩。这些新建成的宗祠,大多投资在200万元以上,有的高达800万元,据估计,每年在宗祠建设中投入的资金大约为3000—5000万元。
2.影响社会风气,助长三宗势力。目前,滥建宗祠之风的较为盛行,从大局上看,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不利于宗族与宗族之间的和谐相处,还会给当前宗族、宗教、宗派“三宗”势力比较活跃、社情较为复杂的苍南县,留下一些隐忧。
3.引发农村不稳定因素。我县尚属于欠发达地区,在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住所相当简陋。宗祠建设的隐性摊派,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容易使农村中经济收入比较拮据的农户对社会产生一些不满的情绪。
农村宗祠的建设投入,全部来自于各姓氏群众。对于已经建成的农村宗祠,要全部摘除牌子,几乎是不现实的。那么,这些古老或者新建的,在农村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的宗祠,是否可资利用呢?
近几年,在我县农村,一方面是宗祠建设之风的盛行,一方面却是农村文化阵地的缺乏,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些已经建成的宗祠,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用先进文化去渗透人们思想空间,改变农村的陈规陋习,这对于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笔者认为:
1.遏制新建并控制翻修、扩建宗祠
建议政府抓紧出台政策,将遏制新建宗祠、控制翻修、扩建祠堂这项工作列入乡镇、村干部考核责任制,使责任直接落实到乡镇、村,及时制止新建项目的上马。对一些已经成为危房,确需翻修的宗祠,或者因政府规划,确需迁建的宗祠,要严格实行审批制度。翻修项目原则上不能超出原占地面积和规模,否则,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建议修、迁建宗祠项目,必须制订好农村文化中心或老人活动场所的项目发展计划,落实好责任制,方可酌情审批,使之在修建和迁建后,同时具备文化阵地的功能。
2.将已建宗祠逐步转换为文化阵地
对于一些大的、新建成的宗祠,功能已经比较齐全,并且也已经自发地开展了一些文体活动。对这一类宗祠,我们可以根据宗祠所在村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分类对待,有条件的,可将其建设为不同特点的活动场所,鼓励他们将宗祠转化成农村科技培训基地、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也可以转化成普法宣传场所。利用它们,创建文明阵地,把宗族之间的攀比心理,引导到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上来,把这些宗祠的潜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钱库镇的望里社区,可选择部分宗祠,建成禁毒宣传基地;矾山镇的南宋社区,可把宗祠改建成武术培训基地;宜山镇,也可以把宗祠改成产业导向基地,进行褪色业整治之后的产业引导和产业培训等等。其他地方,也可以把宗祠建设为党员电教中心、党员富民之家、老少共建场所、计划生育之窗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
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祠堂这一现成场所,建设群众文化、教育中心,这种掘井引流、借巢引凤的方式,不同与以往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也不同于一些地方推行的各种临时性、流动性、阶段性的活动,它可以改变以往政府为农民群众“送文化”的方式,探索出一种建立文化网点、营造文化氛围、提供文化服务,让先进文化扎根广大农村,让农民时时刻刻生活在先进文化氛围中的长效机制。
2008年以来,苍南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宗祠改建文化中心工作,在全县各乡镇,由政府牵头,组织文化站、行政村、老人协会、宗族代表等人员,对各地宗祠进行综合管理,持续广泛开展宗祠改建为文化中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4月,“苍南农村文化中心建设创新模式”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此后,苍南县围绕农村宗祠改建文化中心项目,狠抓工作进展,民间宗祠改建文化中心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至2012年底,全县已成功改建农村文化中心70所,其中通过验收的62所,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00多场,添置书柜书橱、书桌书椅2320个(套),配备各类书籍20多万册,音像制品1230套,电脑206台,宣传栏51个,健身器材532套,各类文体用品2328副。
2013年,我县计划实现民间宗祠改建村文化中心达到100所,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间宗祠通过功能变化,增挂文化中心牌子,成为农村文化中心,在农村宗祠与文化中心共存共享、和谐共处中,实现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据了解,苍南县民间宗祠改建文化中心工作,大大激发了村民对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热情,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但提高管理效果,还由于宗族代表、老人协会等参与管理的人员视管理宗祠为已任,自觉自愿地参与,大大降低了文化中心的管理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这种做法,无疑应当肯定并加以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