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焕玲 李宝聚
近年来由于花椰菜的需求不断增加,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连作现象严重,使得花椰菜上的病害频繁发生,尤其软腐病,是威胁花椰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一般软腐病造成的损失达15%~20%,严重时可以导致绝收,直接影响了花椰菜的生产和种植者的收入。在全国范围内病害调查发现,目前软腐病在各花椰菜主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尤其在福建、浙江等冷凉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病原菌的繁衍,对于花椰菜软腐病很难控制。因此,掌握花椰菜软腐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病的大规模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为害花椰菜的花球、花梗、叶柄以及茎部。发病初期花球出现不规则的水浸状小斑点(彩色图版1),随着病情扩展,病斑逐渐变褐并扩大(彩色图版2),在潮湿的条件下发病部位腐烂并发出恶臭,病情进一步扩展可以延伸至花梗,花梗出现褐色软腐的症状(彩色图版3),干燥时病部变黑(彩色图版4)。最后整个花球腐烂变黑(彩色图版5)。叶柄染病时呈水浸状腐烂并脱落(彩色图版6),威胁到茎基部,使得茎基部也呈现水浸状软腐(彩色图版7),当病原菌从茎基部的切口处侵染时,病部初呈水浸状(彩色图版8),后逐渐向内部腐烂(彩色图版9),进一步扩展后病斑呈褐色腐烂(彩色图版10),最终导致整个茎基部崩溃(彩色图版11)。
引起花椰菜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病原菌菌体为短杆状,大小(0.6~0.9)μm×(1.5~5.0) μm,革兰氏染色阴性,鞭毛1~5根,在YEP培养基上菌落淡乳白色,圆形,稍隆起,表面光滑,半透明,具光泽(彩色图版12)。该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广泛,不仅可以为害大白菜、甘蓝、胡萝卜、黄瓜、辣椒、莴苣、马铃薯、芹菜、番茄等蔬菜(Hinton et al.,1985;Avrova et al., 2001),还可以为害粮食作物、花卉、果树等。
3.1 初侵染来源 病原菌主要是在土壤中或在病残体上越冬(Jiro et al.,2001),在气候适宜的南方地区,病原菌可以在田间周而复始、辗转传播蔓延。
① 土壤带菌。软腐菌是机遇性植物病原菌,能够以腐生的形式存活于土壤和非土壤。Togashi等(2001)报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组织上的软腐菌通常在下一年能够从植物病组织上或从植物的根围土壤中重新分离到。
② 病残体带菌。软腐菌存活于植物或病残体表面,通过伤口和天然孔径如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并潜伏在维管束组织、木栓组织和薄壁细胞组织中,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发病,主要受温度影响(Nguyen et al.,2002)。
③ 其他。病原菌还可以在其他寄主植物上存活,当条件适宜时进行再侵染。
3.2 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从植株伤口侵入。当风雨较大时,植株种植过密,相互摩擦产生较多伤口,病原菌会随雨水飞溅、流水从发病植株传播到健康植株。田间进行农事采摘或田间管理时造成的植株伤口也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途径。昆虫取食植株后,不仅对植株造成了伤口,还可能将病组织上的病原菌从发病部位带到健康部位,或从发病田块带到健康田块,因此昆虫是病害传播蔓延的重要因素。
3.3 影响病害发生的因子
3.3.1 土壤环境 花椰菜连作,尤其是气候适宜的南方地区,软腐病菌可以连续繁殖,并在土壤中大量积累;连作还可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正常菌群、土壤结构和物质成分均发生变化,为软腐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化肥长年过量使用,土壤有机质及有益微生物数量严重下降,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等,加上收获后病残体未及时清除,病原菌数量逐渐积累,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可以造成病害的流行和暴发。
3.3.2 温湿度 软腐病菌侵染最低温度为2 ℃,最高为40 ℃,最适温度为25~30 ℃,当温度适宜,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害就会流行暴发。尤其遇到高温、多雨潮湿的天气,软腐病菌极易繁生扩散,且雨水天气产生的伤口多,寄主根部处于积水和缺氧状态,伤口不易愈合,为病原菌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花椰菜软腐病菌在有伤口的情况下传播速度非常快,防治不当会造成绝收。因此需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并结合田间栽培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
4.1 土壤处理
4.1.1 日光土壤消毒 土壤中的病残体是软腐病的主要侵染源 ,采用土壤消毒等措施创造无病土壤是控制花椰菜软腐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将基肥施入菜地耕翻后起垄,垄宽60~70 cm,高30 cm左右,在垄上覆盖厚0.5 mm的聚乙烯薄膜,薄膜铺平拉紧,四周用土压紧,浇透水。大棚温室要将门窗关闭封严,露地应再起拱搭盖一层薄膜,四周也应用细土压实。消毒期间,根据天气和土壤含水量的多少,6~7 d(天)灌水1次,保持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以上,密闭20~30 d(天)。 采用此方法,可使土壤0~20 cm土层温度达到50 ℃,达到土壤彻底消毒的目的。
4.1.2 药剂处理 前茬收获后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土10~15 d(天),还可用生石灰撒施地面,每667 m2用75 kg,然后深翻两遍,利用生石灰杀菌既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又有补充钙元素的作用。
4.2 农业防治
4.2.1 合理轮作 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实行2~3 a(年)轮作,可与豆科蔬菜及粮食作物轮作,可以有效降低田间病原菌数量。
4.2.2 加强田间管理 采用高垄栽培,以利排水,防涝降湿,高垄栽培后在大雨或灌水后茎基部不存水,可减轻软腐病的发生。彻底清除田间杂草、残株落叶,及时拔除病株和附近的植株,将病残体集中到一起进行焚烧,并对病穴和周围的土壤撒施生石灰,尽快消毒,避免病菌随病残体传播蔓延。避免湿度大时进行农事操作。
要防治虫害,减少病菌从伤口侵染的机会, 因而虫害多的地块要先治虫,尤其要控制菜青虫和小菜蛾的为害,降低虫口基数,以减少害虫对作物造成的伤口,控制软腐病的传播。
4.3 生物防治 Zamanian等(2005)筛选出一株对软腐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褶皱链霉菌Streptomyces plicatus(Strain 101),该病原菌产生的活性抗菌物质在室温条件下活性可以保持30 d(天),这对生物药剂的开发有重大意义。也有研究表明绿色木霉制剂穴施对大白菜软腐病的控制效果较好,不仅软腐病发病率低,还能有效地控制其他病害的发生。枯草芽孢杆菌也对大白菜软腐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在发病前期喷施枯草芽孢(活芽孢100亿个·g-1)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5 d(天)喷施1次,连续喷3次,能有效地减轻病菌从根系侵染和减缓潜伏侵染发展为害的过程,对白菜软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花椰菜软腐病的防治也有指导意义。
4.4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喷药要周到,特别是在雨前和雨后,要注意喷到近地表的叶柄和茎基部。可选用20%噻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3~4 d(天)喷施1次,连续使用2~3次;还可选用2%的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每隔5~7 d(天)喷施1次,连续使用3~4次;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琥胶肥酸铜·乙磷铝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倍液等,隔7~10 d (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对花椰菜细菌性软腐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发病比较严重的田块,特别是连作地、重病地,必须同时结合灌根进行防治,可以选择3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 噻菌铜悬浮剂500~600倍液灌根,每株约0.5 L,每隔15 d(天)左右灌1次,连续灌2~3次。
田间施药时要注意药剂交替使用,一些品种对铜制剂等较敏感,要注意防止药害。
Avrova A O,Hyman L J,Toth R L,Toth K.2002,Application of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fingerprinting for taxonomy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soft rot bacteriaErwinia carotovoraandErwinia chrysanthemi. Appl Environ Microbiol,68:1499-1508.
Hinton J C, Perombelon M C,Salmond G P.1985,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andE.carotovorasubsp.atroseptica. Bacteriology,161:786-788.
Jiro Togashi,Koushi Ueda,Tsuneo Namai.2001.Overwintering of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in diseased tissues in soil and its role as inoculum for soft rot of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campestris,Pekinensis Group).General Plant Pathology,67: 45-50.
Nguyen H A,Kaneko J,Kamio Y,2002.Temperature- dependent production of carotovoricin Er and pectin lyase in phytopathogenic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Er.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66:444- 447.
Zamanian S,Shahidi Bonjar G H,Saadoun I.2005.First report of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a new strain ofStreptomyces plicatus(Strain 101) against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from iran.Biotechnology4(2):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