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在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与创新

2013-01-27 15:51杨存祥朱建军杨晓辉虎俭银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12期
关键词:彭阳彭阳县水土保持

杨存祥,朱建军,杨晓辉,虎俭银

(彭阳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宁夏 彭阳756500)

(责任编辑 张培虎)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地处六盘山东麓,西与固原市原州区接壤,东南北分别与甘肃省镇原县、平凉市、环县毗邻,1983年10月从原固原县分立,土地总面积2 528.65 km2,现辖3 镇9 乡156 个行政村,总人口26.6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5 万人、回族人口7.7 万人,属国家贫困县之一。彭阳县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沟壑残塬区,年平均气温7.4 ~8.5 ℃,无霜期140 ~170 d,正常年份降水量350 ~550 mm,且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份。水土流失面积为2 12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4%,年均土壤侵蚀模数6 010 t/km2,年流失土壤总量约1 300 万t,林草覆盖率为3%,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植被稀疏,属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

截至目前,彭阳县累计治理小流域106 条1 418 km2,水土流失治理度已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了66.6%,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了29.7%,年保土587 万t,保水0.5 亿m3,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6 010 t/km2减少为4 012 t/km2,生态效益预估总价值14 亿元,先后被有关部门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生态建设示范县”、“绿化模范县”、“退耕还林先进县”、“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园林县城”和“宁夏生态建设模范县”。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在全国黄土高原类型区推广彭阳经验的建议》被列为1798 号议案重点办理,“彭阳经验”在黄土高原同类地区得到推广。2013年3月,彭阳县被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1.1 立足实际,创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彭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致经历了6 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通过白岔流域治理实践提出了“三三制”农业经营模式(农、林、牧各占1/3);20 世纪80年代在麻拉湾流域治理中,提出了“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立体生态治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在大沟湾流域治理中,推广应用了“88542”造林整地技术(开挖深80 cm、宽80 cm 的水平沟,筑高50 cm、顶宽40 cm 的外埂,回填后面宽2 m)和“宽、大、平”农田整地标准;2000年在长城塬生态建设中,按照“大花园、大果园”思路,坚持梁峁坡沟台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形成山、水、田、林、路、草生态综合治理模式;2010年在南山流域治理中,形成了“上保(山顶塬面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口粮)、中培(山腰缓坡地栽植优质经济林,嫁接改良新品种,集中连片培育特色林果产业)、下开发(川台地开发土地资源,新建设施温棚,实施生态移民,增加农民收入)”的生态经济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了流域建设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得到了水利部的充分肯定;2013年实施的周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是继南山生态经济型流域治理取得成功以及我县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之后,在流域治理思路上的又一次创新,将流域治理与城镇发展相结合,为改善城镇周边生态环境探索了新路子。

1.2 开拓创新,改进水土流失治理方式

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我们注意改进方法,讲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南北差异特点,制定适宜不同区域发展的治理措施。在北部黄土丘陵区,坚持农林牧结合、种养加结合、用地养地结合,大力发展以山杏、沙棘、山桃、柠条为主的林果业和畜牧养殖业。在中部红茹河河谷残塬区,建优质绿色果品基地、地膜玉米种植基地及瓜菜、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和设施种植基地。在西南部土石质山区,利用降水相对较多的优势,加快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并采取生态移民和生态修复措施,建水源涵养林。

二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坚持建成一处,探索与总结一处,及时总结经验,培育推广典型,辐射带动,全面推进。从20 世纪70年代的白岔小流域样板到80年代的梁沟、王洼沟小流域治理典型,90年代的阳洼、姚岔、寨子湾、麻拉湾小流域治理模型,2000年以来的大沟湾、小虎洼、杨寨、和沟、西庄等小流域治理模式,都分别代表不同时期的治理技术。同时,对在荒山荒沟植树造林中涌现出的杨万珍、李志远等模范人物,号召全县学习,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

三是借鉴经验,推进创新。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把学习外地经验同本县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县以来,我们先后到山西吕梁、河北涿鹿、甘肃庄浪等地考察学习,积极借鉴这些地方的先进经验,总结出了“88542”隔坡水平沟整地技术和“宽、大、平”农田建设模式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把我县水土流失治理推上新台阶。

1.3 有机结合,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多年来,我们坚持从彭阳的实际出发,围绕保持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把每条小流域既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又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重点抓了“五大工程”。

一是以农田为主的“温饱工程”。把农田建设作为有效蓄积天上水,发展生产、保障生活的重要措施,坚持宽、大、平整地标准,人修与机修结合,常年修与集中会战并举,农田建设面积不断扩大,质量明显提高,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以窖坝池为主的“集雨工程”。围绕合理利用雨水资源,采用打井打窖,在沟底河道筑库打坝,截流蓄水,在道路交汇处和村庄适合位置修建涝池等,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治理措施每年可保土587 万t、拦蓄径流0.5 亿m3。

三是以林草为主的“生态工程”。按照“山顶沙棘、柠条、山桃戴帽,山坡地埂两杏缠腰,庭院四旁广种核桃、花椒,河谷川台规模发展苹果、梨、桃,杨、柳、椿、槐下滩进沟,道路营造针叶常青树”的林草布局模式,大规模植树种草。

四是以道路为主的“通达工程”。把道路建设作为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做到流域治理到哪里,道路就延伸到哪里,在县域内形成了“四纵五横”的道路网络,把所有的流域都串联起来。

五是以生态移民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对生态移民迁出区实施生态修复,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1.4 坚持建管并重,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机制

一是完善责任机制。把治理水土流失列为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明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二是完善投入机制。在资金筹措上,采取向上争一点、县上筹一点、群众投一点的办法,建立了国家、集体、个人结合的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上,将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治理,并积极探索扶持资金有偿使用、逐步积累、滚动发展的新路子。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专户储存、专人专账、专款专用制度和资金报账制度,定期监督检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

三是完善管理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彭阳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办法》、《彭阳县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管理办法》、《彭阳县林木管护办法》、《彭阳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在农田建设管理上,实行乡村申请,县政府审核批复,业务部门规划建档,水保技术人员测设,多部门联合把关验收的管理机制。在林木资源管理上,开展林权改革,按照“明确产权,承包到户”原则,全部承包到农户管理。2003年5月1日,全县开始实行封山禁牧,有效巩固了水土保持治理成果。

1.5 坚持苦干实干,形成水土流失治理合力

在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中,该县始终坚持“各级政府一条令,全县干群一条心,治山治水治贫困,修田建坝营草林”的原则,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群众积极参与,孕育了“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领导抓。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按照“县委统一领导,党政一个中心,分工各有侧重,全局性工作联合行动”的运行机制,团结协作,一抓到底,县级领导都有自己的治理点,乡镇一把手每年各抓一个流域治理点。

二是部门帮。每一个流域治理,都由县流域治理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定点,水利部门统一规划,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坚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集中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整体功能,确保了治理成效。

三是干部引。在每年的农田建设、植树造林等重点工作中,全县干部至少停止办公两周参加义务劳动,吃在工地,干在工地,尤其是乡镇的干部,长年累月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出力,一起流汗,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默默无闻,毫无怨言,为群众树立了榜样。

四是群众干。长期以来,彭阳的群众积极投身于水土流失治理之中,治理规模由过去的以户为单位,发展到以村为单位、小规模会战,再到近年来两三个村甚至七八个村联合数千人参加的大规模会战,形成了全民动手、集中会战的动人场面。

2 今后的发展思路

今后,彭阳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新水保法为主线,以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再用5 ~10年的时间,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0%。

2.1 坚持治理与开发结合,提高流域治理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彭阳县水土流失治理总体规划,把治理措施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在山、水、路、田、林、草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培育流域支柱产业,提高流域治理标准,突出流域治理的经济效益,逐步推进流域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优化流域治理措施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合理配置,在保持水土资源的同时,发展水土保持生态旅游。

2.2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水保生态建设步伐

一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建立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示范点,统筹使用农林牧等各方建设资金,努力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防止零打碎敲,重复建设。

二是全面落实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以煤炭、石油为重点,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三是建立水土保持投资融资机制,完善社会办水保的支持激励办法,吸引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参与水保治理开发,形成全民共同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局面,加快水土保持建设步伐。

2.3 坚持治理与保护同步,提高生态建设管理水平

严格执行新水土保持法,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规定,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队伍建设和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加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遏制人为水土流失。以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为载体,建立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体系,完善以王洼科技示范园为重点的科研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生态文化教育行动,持久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要,编制生态文化和水土保持科普教材,大力传播生态文明,开展生态文化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3 结 语

今后,我们将按照“生态彭阳、宜居彭阳、富裕彭阳、诚信彭阳、和谐彭阳”的总体目标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保护型”三种治理模式,走出一条宁南山区具有彭阳特色的水保生态文明综合治理新路子,促进水土流失的有效控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为美丽彭阳建设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彭阳彭阳县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基于能值的宁夏彭阳县退耕还草地效益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全民阅读·书香彭阳
——我是朗读者”第一期开机录制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神是亲戚
彭阳县玉米集水补灌试验总结
彭阳县小流域治理转型升级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