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学红 董晓敏 崔 茜 侯晓莉 郝 刚*
①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 100069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模式的快速发展,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投入也越来越大[1]。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5年,医学机能学实验室是实验教学中心下属的4个实验室之一。经过数年的建设与完善,机能实验室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机能实验教学设备实现了全面的更新换代[2]。然而,如何对实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使其发挥最佳效益是一个值得相关管理部门和实验室人员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实验仪器设备是高等院校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教学设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3]。机能实验室作为现代化教学媒体,具有实验室数量多,仪器设备庞大的特点。目前,实验室配有Labtutor人体实验教学系统、Power-Lab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SH-1生物机能实验同步演示系统、BL-420F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小动物体液分析仪以及肝肾灌流系统等数量庞大的先进实验设备,可开设涉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三学科融合性的跨学科性实验。这些设备具有品种多、精度高、操作专业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其管理就更具有相当强的技术性。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不仅是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师生的科研水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加强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对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
(1)制度是科学管理的依据,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保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教学仪器设备处于良好有序的管理环境中,应有科学、规范及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其运行[6]。为了保证机能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作,根据学校机能实验室仪器设备繁杂特点、开设的实验课程及实验数量多等特点制订出机能实验室管理工作总则、机能实验室安全检查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设备信息和档案管理规定、实验操作人员培训上岗规定、精密贵重仪器使用登记制度、仪器设备维修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验收工作规程及各种精密贵重仪器的操作流程等多项管理规定和相关制度。
(2)科学合理地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的任务,使仪器设备在最大程度发挥使用功能的同时,降低耗损和闲置率,使事故的发生率为零。同时,应制订科学的仪器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计划,认真按规定进行仪器设备管理的检查和维修,延长仪器设备寿命,实现仪器设备利用率最大化[7]。实行统一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使设备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充分发挥机能实验室服务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使实验室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8]。
机能实验室设备管理实行二级管理,即学校设备处→机能实验室设备管理专员→实验室管理员。机能实验室设置1名仪器设备管理专员,设备管理专员面对学校设备处,负责机能教学设备的项目申报、设备出库及机能设备总账目管理,并负责建立每间实验室的仪器账目明细表。机能学实验室的各仪器室均由1名实验技术人员专人负责管理。每个实验技术人员根据自己岗位职称的不同,管理的实验室设备数量不同。
实验室管理员管理的设备实行岗位责任制,即依据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对实验室实行人、财、物全方位的统一管理。包括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验收、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信息档案的建立、设备的维修、使用记录及仪器操作流程的制定与培训。每学年末各实验室管理员要检查设备的使用年限、损耗情况,并向设备管理专员提交下学年设备订购计划,由设备管理专员汇总后再结合实验室建设的整体规划,依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算、科学实用的原则申请购置设备,建立设备申购的立项申请报实验室主任审核。避免订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确保购进设备的质量。新设备进入实验室后设备管理员负责签收并按各实验室的申请计划由各实验室管理员签字领取,同时建立设备信息档案,把好验收关。对于贵重仪器应请厂家进行技术培训后由实验室管理员创建设备规范操作流程,并负责培训操作设备的师生。严格执行每一项制度,并制订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制订相关考核指标,充分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压力与动力并存,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必须责任到人,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动作用,保障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9-10]。
实验技术人员是仪器设备的直接使用者,其技术能力及科研素养决定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是提高实验室设备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满腔热情地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同时也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1-12]。实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需要做的工作为:①本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每个实验人员要跟班听课并随班考试,将成绩记录在个人的实验室业务档案中;②本学科实验技能的学习,包括各种仪器的使用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一般的实验仪器维修,通过代课教师的讲解、实验技术人员的示范来传、帮、带新人,使实验技术人员获得实验操作技能。每学期初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练兵及预实验,定期参加校外培训及交流;③定期请设备厂家的工程师进行技术讲座培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宽度;④积极为实验技术人员创造条件,通过参加仪器设备博览会、研讨会以及参加教改课题、业务研讨班等手段,提高其管理水平。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设备管理队伍,为实验教学改革发挥应有的作用[13-15]。
实验室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各个环节高度重视,做到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同时要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确保设备不发生任何问题,有效服务于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体现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的价值所在。
[1]唐满生.高校实验设备管理探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63-165.
[2]童学红,张丽娟,侯晓莉,等.机能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4):148-150.
[3]闻星火,郭英姿.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系统建设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5.
[4]石映国.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程序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7):158-159.
[5]魏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11):213-214.
[6]乐远.对如何做好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6(4):36.
[7]董彩霞.实现高校教学设备利用率最大化的策略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213.
[8]张天亮,王霞.实验室设备管理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16-17.
[9]黄兆琴,程婷,胡大华.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46-48.
[10]刘晓波.加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268-269.
[11]韩良涛.实验室教学设备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228.
[12]周莹.谈如何搞好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5):6-7.
[13]王成艳,王刚,石枫.完善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09,6(3):31-32.
[14]胡芳,赵亮方.加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13-14.
[15]蓝岚翎.谈实验室设备管理[J].时代教育,201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