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临床带教教师德育功能发挥之探讨*

2013-01-26 19:07刘建伟孙素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医德实习生职业道德

刘 珍,刘建伟,孙素芳

(1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教育处,山东 滨州 256600;2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3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1 临床德育的必要性探析

临床实践阶段是培养医生成才的关键阶段,是医学生理论学习的实践检验环节。各教学医院能否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医学临床实践教育之中,是关系到医学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1.1 医学研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医疗卫生事业的研究服务对象是人,而人的生命具有不可替代性,容不得半点失误和敷衍。[1]这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妙术,更要有仁心,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近些年医疗领域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引起公众对医务界的信任危机,医患纠纷频发。[2]近期发生的复旦大学生投毒案,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医学德育教育的缺失。因此,临床德育迫切需要加强。

1.2 医学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临床实践阶段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医学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任务约有近50%是在附属和教学医院结合临床实践完成的,这个阶段是学校理论教育的实践延伸阶段,也是医学生增强服务意识,确立医德和服务理念的重要时期。通过加强临床实习期的医德教育,可引导学生增强是非判断能力,对身边的非道德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判,督促实习生尽快摒弃不良情绪影响,找到发挥自己人生和社会价值的坐标。[1]

1.3 临床带教教师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临床实践阶段德育的必要性

医学生实践性教育大多是在教学医院完成的,临床带教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医务工作者。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职业素养,无疑将会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及毕业后的职业道德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临床医学带教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医学专业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偏废德育责任感教育,这可能会导致现代医学教育的失败。而如果带教教师自身医德高尚,则会促使医学生自觉提升医德水平,为将来从事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4 减少医患纠纷,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加彰显临床德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医疗领域之所以出现医患纠纷的频发状况,除了一定的社会因素及人们法律意识增强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部分医务人员漠视病人的需求,责任意识差,频繁出现失误,又不善于与病人沟通,引发病人的极度不信任。现今我国医务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构建他们的职业道德价值体系,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临床德育的精髓所在。

2 临床德育的现状

在对临床带教教师的德育功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71%的临床带教教师认为自身对实习医学生的德育功能影响很大,86.21%的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医学生的内心价值冲突、苦恼与焦虑表示关心,100%的临床带教教师对带教学生、教学等活动重视。78.57%的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德育影响的方式、形式、途径等考虑过,但没有研究。有42.86%的临床带教教师认为带教教师在医德医风方面存在问题。大多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临床工作忙,带教时间少,与学生沟通不足,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再加上学生个性突出,带教学生多,很难对学生做到个性化辅导。许多带教教师感觉现在学生就业压力大,实习与考研协调不好,管理过严保证不了考研复习的时间,影响考研及就业;管理过松,又保证不了实习的时间,影响实习效果。

2.1 学校、教学医院对实习生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部分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将毕业生实习看成额外负担,认为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任务,对学生医德教育引导不够,临床带教教师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甚至忽略不计,因此,导致学校、教学医院对实习生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2.2 带教教师临床德育意识淡化

根据某教学医院的调查表明,在临床带教教师中,认为实习生的德育工作主要是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的任务的占68.42%,认为是学校和辅导员的任务的占21.05%,认为是带教医生的任务的仅占10.53%。从数字来看,临床带教教师大多还没有认识到自身对医学生的临床德育功能,因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医德医风教育。再加上大多临床带教教师缺乏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虽然主观上想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但是客观上效果不佳。一些带教教师片面强调学生业务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即“只教书,不育人”。个别带教教师不仅教学水平一般,而且对待实习学生没有耐心,对待患者态度恶劣、责任心不强、言行不一,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更甚者造成医疗责任事故,损害了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这些带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医学生医德观的形成。[3]

2.3 医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重自我专业发展,不重视德育素养的提高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医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开始偏重于追求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突出个人价值的人生追求,重视专业发展,认为作为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拥有“妙术”即可,个人道德素养无关紧要,于是就出现了在实习中“厚此薄彼”,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医学道德及人文素质相对薄弱,导致人文精神欠缺、人格不太健全。[4]

2.4 实习医学生易受行业歪风侵蚀,出现各种不良现象

医学生课程紧,学制长,心理压力大。实习后期又面临考研、就业压力,思想动荡,如果请假时间较长,连实习时间都保证不了,何谈医德教育。另外,进入临床实践阶段,随着与医疗环境的深入接触,医学生对医疗行业的种种不正当现象逐渐耳濡目染,他们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在不自觉中发生着改变,导致实习生出现一些不良现象,诸如注重功利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忽视健全心智和高尚人格的修为;不能严格遵守实习医院各项规章以及各项医疗操作制度;不积极参与临床病人管理工作;对待患者缺乏同情心和起码的尊重等。

3 临床带教教师德育功能的实现

3.1 临床带教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德育水平

临床带教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因材施教。面对实习生可能出现的紧张心理,自卑、挫败的情绪以及眼高手低、自满的心理等情况,带教医生要多关心学生,合理诱导,使实习生既不妄自菲薄,同时又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尽快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转换。[5]

3.1.1 通过自身师德建设去影响学生。

作为临床医学教师,在具备精湛医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遵章守纪,遵守社会道德、社会公约和人文伦理规范,由此构成的临床带教教师的独特师德功能以及渗透在临床教学中的“以德育人”的思想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1.2 通过强化自身敬业精神去教育学生。

尊重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对工作精益求精,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发扬的一种敬业精神。临床带教教师的这种敬业精神通过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让实习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医疗工作的艰辛,磨砺他们的意志,在治病救人的成功中获得社会成就感,增添一份医者的信心与责任心。

3.1.3 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一个事业心强、医德医风好、医疗技术扎实、工作效率高、带教意识强的带教老师,能深刻领会实习大纲的精髓实质,善于寻找教学查房的典型病例,详细系统讲解,能鼓励和认同实习生的临床实践工作,对诊疗性操作做到先讲解、再示范、后放手,能在有效调动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杜绝带教中不规范的技术操作,能在实习生出现不良现象时及时进行医德教育,这也是临床带教教师最重要的影响途径。

3.2 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临床教师的导向作用,特别是一些具有仁心妙术、口碑很好的权威专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临床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注意把与医学职业相关的德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应注重在讲授临床疾病的防治和与病患的接触中,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现身说法,不仅要在理论上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更要在临床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逐步加以完善。

3.3 通过分配责任管理制,加强学生对患者的责任心

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科室后,对所属患者进行分配责任管理制,让他们提前体会到临床患者管理工作的艰辛与责任。要求实习生对患者富有同情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从点滴处体现人性化的温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患者的影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要求他们必须敬畏生命,学习准确无误的技术操作要领和技巧,启发他们善于将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克服对带教教师的依赖思想和盲从思想,有意识锻炼独立思考、综合判断能力。

3.4 在带教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带教方式

3.4.1 临床带教教师在业务上要给予实习生规范化的指导。

带教教师要注意经常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明确人的生命意义以及自身的重大责任,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尤其是注重实习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同时做到耐心指导,放手不放眼,让学生安全操作,提高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6]

3.4.2 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要因材施教。

带教教师要根据实习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不同实习阶段的心理特点等进行因材施教,[7]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反复训练,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4.3 临床带教教师要寓德育于灵活的带教方法之中。

带教教师可充分利用典型病例,应用标准化病人、模拟训练平台、多媒体立体化示教,组织小组讨论,教学查房,临床实习小讲课等形式,[8]积极探索有利于实习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的带教方法,既巩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知识,激发实习生的求知欲,又不失时机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临床带教的效果。

3.5 定期的职业道德学习和考核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开始接触社会和复杂医疗环境的时候,也是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以及抵抗各种诱惑的能力逐渐形成的时候。在这个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临床带教教师绝不能犯“教书不育人”的错误。作为医学高等院校和教学医院,在注重学生德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宣传学生周围的先进个人和事迹,树立学习的楷模。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应逐渐将医学生的敬业精神、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命观和职业道德等列入综合素质的考查范围,并作为临床实习阶段的硬性指标进行考核。

[1]何显力,赵华栋,包国强,等.医学生临床实习中道德素质教育浅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66-368.

[2]周进,陈绍坤.当代医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3):478 -479.

[3]张杨乐.试论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7(8):177-178.

[4]程子军.完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途径[J].医学与哲学,2005,26(10):74 -75.

[5]卢菊芳,艾文兵.浅析医学实践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J].价值工程,2012,3(4):241 -242

[6]梁红英,秦岭,王琳.学习方法学,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素质[J]医学信息,2007,20(12):2047-2049.

[7]范红艳.实习生临床带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人民军医,2008;51(7):474.

[8]刘旭东,刘济民,梁涛,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师在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方法[J].科教导刊,2012,(8):42 -43.

猜你喜欢
医德实习生职业道德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最牛实习生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