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省外矿井煤炭资源开发的“采煤机”
——记陕西长武亭南煤业公司综采队队长于波
为投身山东能源淄矿集团火热的省外开发建设,于波不顾家人及朋友的劝阻,主动申请调入远在陕西的亭南煤业公司从事一线采煤工作。他说:“省外虽远,但是承载着集团公司几万名员工家属的期望,我一定要在省外广阔的天地中,当好‘采煤机’,把源源不断的乌金输送到地面,为能源人、淄矿人和山东人争光。”
安全是煤炭生产的重头戏,是“天”字号工程。作为区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于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狠抓现场管理措施及责任制的落实工作。为强化区队干部的安全素质,他每天召开区队班子凑头会,亲自布置当前应注意的各项安全事项,部署落实各项整改措施。为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他组织制作了每名员工的“安全亲情寄语”,并把员工全家福张贴在区队学习室,每班开完班会准备下井前,员工都要面对亲人宣誓,由此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出炭不出炭,就看设备转不转”是于波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随着公司对采掘装备投入的不断加大,区队现有维修工队伍已完全不能满足设备维修的需要。为做好首套大采高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实现高产高效,他抓住公司成立“大学生班组”的机遇,成立了“大学生维修班”,通过不断完善班组自主管理制度,推行个人学习新机制等有效举措,培养了一批整体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年轻维修工队伍。同时,还不断完善设备管理档案,为设备检修提供了可靠依据,使设备的故障率减少30%,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从而为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波常常告诫全队员工,有了标准的质量才有安全生产可言。为此,他严格按质量标准化标准组织施工,综采工作面始终保持“三直、两平、一净、两畅通”,顺槽内的管路、电缆吊挂一条线,物料码放整齐,挂牌管理,一切井然有序,实现了动态达标。
在首个大采高工作面204工作面回采时,工作面顶板煤层中夹杂矸石层被员工形象地称为“肉夹馍”形式的复合型顶板,两帮压力大,一旦破碎矸石掉入面前将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和煤质。于波针对采煤机割煤、拉移支架等工序进行综合分析后,将回采原位控制在距离第一层夹矸以下0.5米左右,用顶煤托住上部的矸石,使碎矸石没有了“自由运动”的空间,解决了控顶难题。他还将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在顶板薄弱地段采取带压超前移架方式,减小液压支架端面距,做到了少降快移,最大限度缩短空顶时间,不给矸石“流窜”的机会。这一系列安全措施的实施,不但保证了工作面回采工程质量,也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亭南煤业公司综采队分别被全国总工会和陕西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于波本人也先后被亭南煤业公司评为“十大青年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被淄矿集团公司评为第六届“十大青年标兵”“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个人”“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优秀组织者”;被山东能源集团公司评为“优秀青年”“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