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崔家寨矿,提起80 后机电队工人齐王军,许多人会竖起大拇指。 齐王军勤奋刻苦,扎实肯干,以优异的工作成绩, 受到机电队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
2006 年,齐王军来到崔家寨矿机电队工作,由于刚毕业不久,面对现代化矿井和先进的设备感到有点力不从心。 但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为了及早掌握专业知识,一方面向老师傅请教维修技术,一方面找来很多井下电钳工的书籍为自己充电。 遇到不懂的、不会的就虚心向老工人请教,正是凭着一股子勤奋好学的劲头,他很快在一起毕业的技校生当中脱颖而出。
由于他表现出色,技艺精湛,在2009 年矿副井换绳工程中,齐王军第一个被派驻现场,配合由建设集团担任的主施工方进行施工,在工程期间他吃住在现场,紧跟换绳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懂就问,认真学习换绳程序,对于每个工作细节都用专门的记录本做笔记,完全掌握了整个换绳程序。 在此基础上,他还积极向建设集团技术人员提小建议、小改造,有效地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完成,原本需要48 个小时完成的工程, 仅用了42 个小时就顺利竣工了。 工程结束后,施工方出于对小齐的信任,专门委托小齐撰写了换绳工程汇报,得到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领导的一致认可。
齐王军有股创新精神,通过小改小革为单位解决了多项难题。 2011 年由于厂家设计缺陷,单位的污水处理站中机电污水处理系统水槽过浅致使泡沫上返,造成处理过的清水二次污染,不但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清理,还严重影响了井下生产用水的正常供给。 齐王军多次跑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在污水混合器水槽安装皮垫控制泡沫上返的办法。 经过改造后,再也没发生过返泡现象, 不但保证了矿上的正产生产,还为单位节省了3 班人力。
齐王军在几次往井下运输大件货物时,发现由于副井运料罐笼上方检修平台高度不够,每次都需要5、6 个工作人员花费1 个多小时的时间将检修平台进行拆除,才能完成,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提出了将原先的工作平台一分为二,在中间焊接折叶,使原来的工作平台改为折叠式平台的改造方案。 改造后副井运料罐笼运输大件货物时,只需2 个工作人员将工作平台向上翻转折叠就能完成,整个工时也只需要15 分钟。
在一次检修中,主井更换天轮衬块,每次更换衬块都必须把旧的衬块用凿子和锤子打下来,再换上新的,非常费时间和力气,更换时间长达10 小时。 针对这一问题,齐王军向队部建议,在天轮下面用电焊固定一个架子,在架子上面安装一个车刀,利用天轮转动的原理,让天轮每转一圈进刀多少,用车刀切除衬块,这一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和力气。 原定于10 个小时的任务,提前了4 个小时就能完成。
“既然选择了矿山,我就把心交给了这片土地,铁下心学好技术,干好本职”。 齐王军曾这样说。
毋庸置疑,他兑现了自己的庄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