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烟叶生产区划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3-01-26 02:46邓文杨玉朱雅玲钱炬炬
中国烟草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烟叶烟草湖南

邓文, 杨玉,朱雅玲,钱炬炬

1 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410125;

2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410125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处在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烟区生态类型多样,是我国烟叶主产区之一。2003~2010年全省烟叶年种植面积93.52千公顷,年产量20.13万吨,其中烤烟、晒烟种植面积分别为88.72千公顷、4.80千公顷,占94.87%、5.13%;产量分别为19.26万吨、0.87万吨,占95.68%、4.32%。

烟草农业由于市场风险低、物资补贴和技术扶持政策力度较大,在湖南烟区农业结构中占据优势地位,种植烟叶成为不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湖南省“十二五”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坚持整体规划、系统布局的原则,突出重点产烟县。对近年湖南烟叶生产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烟叶生产优势区域,进行功能定位,提出发展对策,为优化全省烟叶生产区域结构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以2004~2011年《湖南农村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参照胡海燕等的方法[2],以2003~2010年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作为衡量指标,将全省各县(市、区)划分为烟叶生产优势区(面积和总产均大于等于全省均值除以全省县市区个数)、次优势区(面积或总产大于等于全省均值的50%除以全省县市区个数)和非优势区(面积和总产均小于全省均值的50%除以全省县市区个数)三类,并按烟叶带进行优势区域布局。

2 结果分析

2.1 湖南烟叶生产区划

2.1.1 优势区

包括宁乡、浏阳、茶陵、衡南、祁东、耒阳、常宁、邵阳、隆回、新宁、石门、永定、慈利、桑植、安化、北湖、桂阳、宜章、永兴、嘉禾、安仁、道县、江永、宁远、蓝山、新田、江华、凤凰、花垣、永顺、龙山共31个县(市、区)。

2.1.2 次优势区

包括衡阳、临澧、桃源、苏仙、临武、零陵、溆浦、新晃、芷江、靖州、新化、泸溪、保靖、古丈共14个县(区)。

2.1.3 非优势区

包括全省除优势区、次优势区以外的77个县(市、区)。

湖南烟叶生产优势区域分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包括郴州市的北湖、桂阳、宜章、永兴、嘉禾、安仁6县区、永州市的道县、江永、宁远、蓝山、新田、江华6县)、湘中地区(包括长沙市的宁乡、浏阳2县市、衡阳市的衡南、祁东、耒阳、常宁4县市、邵阳市的邵阳、隆回、新宁3县)和湘西地区(包括湘西州的凤凰、花垣、永顺、龙山4县、张家界市的永定、慈利、桑植3县区),构成湘南烟叶带、湘中烟叶带和湘西烟叶带(以下简称“三带”)。另外的优势区域则零星分布在株洲茶陵、常德石门、益阳安化等地。从市(州)一级看,烟叶优势区包括郴州、永州、湘西、长沙、衡阳5市(州);次优势区包括张家界、邵阳、常德3市;非优势区包括怀化、益阳、株洲、娄底、岳阳、湘潭6市。2003~2010年优势区、次优势区、非优势区烟叶种植面积均值分别为72.90千公顷、13.53千公顷、7.09千公顷,占全省的77.95%、14.47%、7.58%;烟叶产量均值分别为16.29万吨、2.49万吨、1.36万吨,占全省的80.90%、12.36%、6.74%。

2.2 湖南烟叶生产发展对策

2003~2010 年“三带”优势区域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均值分别为77.44千公顷、17.09万吨,占全省的82.81%、84.88%。可见,湖南烟叶生产的优势与潜力主要在“三带”。湖南未来烟叶生产发展应根据资源禀赋、市场区位、生产规模、产业基础等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稳定面积、主攻品质”和“相对连片、规模生产”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烟叶生产区域布局,着力打造“三带”。

2.2.1 湘南烟叶带

2.2.1.1 基本情况及主要优劣势

湘南烟叶带是湖南第一大烟叶带,其中桂阳县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12个优势县(区)位于东经110°-114°,北纬24°-27°之间,2003~2010年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均值分别为38.82千公顷、9.45万吨,占全省的41.51%、46.92%,单产2434.31公斤/公顷,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06%。后5年与前3年比较,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下降9.24%、11.94%,比全省增长率低8.16、16.00个百分点。该带烟叶浓香型风格显著,配伍性强,可用性好,是降焦减害、生产大众型中、高档卷烟的优质原料[3]。郴州是全国四大浓香型烟叶基地之一。桂阳县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宁远是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区。该带烟叶生产主要存在上部烟叶质次量大、烟碱含量偏高,上等烟比例偏低等问题[4]。

2.2.1.2 功能定位与发展对策

重点建设以28个基地单元为主的浓香型烟叶基地,产品主要供应湖南、广东、贵州、上海、安徽、江苏、河北、山东、吉林、兰州等地的中烟工业公司或烟草(集团)公司。优势区域烟叶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35.85千公顷适度恢复到38千公顷左右,保持较高的单产水平。综合性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烟叶生产与管理基层队伍人数、信息化设备、育苗工场、烟草农机具、农机总动力分别由目前的30个、1800人、800台(套)、40处、4000台(套)、2万千瓦左右发展到60个、3000人、1700台(套)、110处、2.6万台(套)、10万千瓦以上。土地整理、水源性工程受益面积分别发展到14千公顷、70千公顷以上。建立烟-稻、烟-稻-稻、烟-蔬菜、烟-红薯等水旱轮作种植制度,主栽云烟87、K326、云烟85、云烟97等良种,推广穴施火土灰、集约化育苗、平衡施肥、稻草覆盖(还田)、病虫害统防统治、大田管理、成熟采收等技术,提高烟叶成熟度,减少青筋烟,提高小把纯度,降低中上部烟叶的烟碱、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提升烟叶质量。

2.2.2 湘中烟叶带

2.2.2.1 基本情况及主要优劣势

湘中烟叶带是湖南第二大烟叶带,其中浏阳市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二位。9个优势县(市)位于东经110°-115°,北纬26°-29°之间,2003~2010年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均值分别为21.09千公顷、4.54万吨,占全省的22.56%、22.55%,单产2152.68公斤/公顷,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后5年与前3年比较,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15.75%、18.59%,比全省增长率高16.83、14.54个百分点。该带烟叶浓香型风格突出,配伍性强,感官评吸质量较好[5]。浏阳是第三批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鹤源”世纪品牌烟叶在2005年全国烟叶评议会上排名首位。宁乡是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区[6]。该带烟叶生产主要存在高温逼熟和产量过高影响品质、烟叶香气量略显不足,专业化分级劳动力短缺、水平不高,烟叶小把质量差等问题[7-8]。

2.2.2.2 功能定位与发展对策

重点建设以21个基地单元为主的浓香型烟叶基地,产品主要供应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湖北、四川、重庆、河南等地的中烟工业公司或烟草(集团)公司。优势区域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2010年的22千公顷左右,适度提高单产水平。综合性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烟叶生产与管理基层队伍人数、信息化设备、育苗工场、烟草农机具、农机总动力分别由目前的15个、1400人、300台(套)、40处、2500台(套)、1.6万千瓦左右发展到60个、1700人、1400台(套)、130处、1.4万台(套)、4.2万千瓦以上。土地整理、水源性工程受益面积分别发展到7千公顷、18千公顷以上。建立烟-稻、烟-稻-油、烟-玉米等水旱轮作种植制度,主栽云烟87、中烟201、K326、云烟85、G80等良种,推广深翻耕、地膜覆盖、高培土、施用菜籽饼肥[9]、打顶抹荪、专业化分级等技术,提高烟叶等级质量,增强烟叶原料可用性。

2.2.3 湘西烟叶带

2.2.3.1 基本情况及主要优劣势

湘西烟叶带是湖南第三大烟叶带,其中龙山县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三位。7个优势县(区)位于东经109°-112°,北纬27°-30°之间,2003~2010年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均值分别为17.53千公顷、3.10万吨,占全省的18.75%、15.41%,单产1768.40公斤/公顷,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86%。后5年与前3年比较,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4.57%、19.07%,比全省增长率高5.65、15.02个百分点。该带以山地特色烟叶为主,气候生态条件优越,烟叶中糖含量高,总氮和烟碱含量较低,评吸质量高[10]。永顺是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区。该带烟叶生产主要存在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滞后[11],农机化程度不高,单产水平较低等问题。

2.2.3.2 功能定位与发展对策

重点建设以17个基地单元为主的山地特色烟叶基地,产品主要供应湖南、广东、浙江等地的中烟工业公司或烟草(集团)公司。优势区域烟叶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6.27千公顷发展到20千公顷左右,适度提高单产水平。综合性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烟叶生产与管理基层队伍人数、信息化设备、育苗工场、烟草农机具、农机总动力分别由目前的2个、800人、60台(套)、70处、1400台(套)、2700千瓦左右发展到15个、1300人、170台(套)、220处、15万台(套)、4.8万千瓦以上。土地整理、水源性工程受益面积分别发展到13千公顷、6千公顷以上。建立烟-稻、烟-玉米、烟-秋冬作物等水旱轮作种植制度,主栽云烟100、云烟105、云烟87等良种,推广绿肥压青改良土壤、商品化供苗、测土配方施肥、控氮栽培、“四虫两病”统防统治、耕作、起垄机械化、现蕾打顶[12]等技术,提高烟叶单产和品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13]。

3 结论

湖南省不同生态区的烟叶生产比较优势存在着较大差异,生产规模是形成区域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14]。本研究以种植面积和产量作为主要指标,明确了湖南烟叶生产优势区、次优势区和非优势区,进行了优势区域布局,提出了着力打造湘南烟叶带、湘中烟叶带、湘西烟叶带的生产发展对策,可为推进全省烟叶区域化种植和适度规模化生产,优化区域布局,形成资源和要素配置更为合理的生产能力和稳定产出,提高种烟整体效益提供参考。

[1]刘国顺,王彦亭,汪耀富,等.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胡海燕,李殿珍.河南省粮食生产水平区划研究初探[J].农业区划,1993(10):42-45.

[3]方明.郴州特色优质烟叶品质彰显因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1):5-10,49.

[4]邓满成,周德英,成就松,等.永州地区提高上部烟叶质量的生产技术措施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4):19-21,24.

[5]李良勇,谢鹏飞,刘峰,等.湖南浏阳烟区气候土壤因素和烟叶质量特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5):497-501.

[6]唐国强,黄松青.宁乡县特色烟叶开发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91-92,94.

[7]王国平,向鹏华,肖艳.衡阳烟叶产量与烟叶化学品质相关性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2):22-24.

[8]李正平.浅谈专业化分级对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以邵阳市为例[J].经济师,2011(9):272-273.

[9]刘泳乐,刘建丰.菜籽饼肥对邵阳烟叶品质及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04):215-219.

[10]方红,罗建新,田峰,等.湘西优质烟叶生产的生态因素分析[J].作物研究,2007(2):114-116.

[11]张黎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湘西烟叶生产改变烟叶服务模式的探索[J].作物研究,2009,23(专辑):223-225.

[12]杨威,周东波,赵松义,等.打顶方式和栽培密度及施氮量对湘西烟叶可用性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1,25(6):564-567.

[13]万伟,周米良,向德明,等.加大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力度,实现湘西州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J].湖南烟草,2010(2):28-29.

[14]高志强,邓小华,陈冬林,等.湖南省烤烟生产比较优势的县域分布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9,15(3):29-34.

猜你喜欢
烟叶烟草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与烟叶柔软度的关系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大分子物质代谢动态研究
CORESTA 2019年SSPT联席会议关注新烟草、吸烟行为研究和雪茄烟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三线建设在湖南
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烟草镜头与历史真实
百年烟草传奇的云南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