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 骆始华 张 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傣医“月子病”病证特点初探
王 婧 骆始华 张 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月子病”傣语称“拢匹勒”,是傣医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文中总结分析傣医对“月子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月子病”的临床病证特点。
傣医;月子病;病因病机;临床特点
“月子病”是傣医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傣医临床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但目前对傣医“月子病”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月子病”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模糊,对其病因病机和病证特点研究还不深入,有鉴于此,本文就傣医对“月子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总结梳理,并进一步探讨“月子病”的临床病证特点。
“月子病”,傣语称“拢匹勒”,是指妇女产后所患各种疾病,又称“产后病”,是由于平素体弱,或妊娠期、产时、产后调养失宜导致体内的四塔、五蕴之功能失调而发生[1]。并将其归属于杂风病范畴。拢匹勒(月子病)[1]赵应红认为:月子病是指妇女产后1月内所患之病,其病程短至1月,长则几年、几十年或终身患病。[2]岩罕单、依娜双等指出在《档哈雅龙》中有记载:认为妇女在怀孕期间饮食不洁,致形体瘦弱、气血两虚,加之在生产的过程中耗气伤血,产后休息不好,营养不良,饮食不洁(节),误食禁忌,劳欲失调而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再加之感受外界之病邪而发病,故称月子病。[3]傣医对“月子病”的认识内容丰富,涉及病证复杂,但目前对傣医“月子病”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模糊。傣医“月子病”概念应包括二个要素,一是疾病发生的时间上是指妇女在生产之后;二是主要病因病机的概括。因此,笔者认为傣医“月子病”(拢匹勒)是指妇女在生产(产时、产后)后,由于平素体弱或调养失宜或感受外邪,导致体内的四塔五蕴功能失调而发生的一类病证。
2.1 病因 傣医认为其病因分内因、外因两类。内因多为产妇饮食失宜、劳逸失度、五蕴失调、房劳所伤;外因多由于地理环境的偏性和季节的异常,而感受以风邪、火邪、水邪、帕雅拢皇(热风毒邪)、帕雅拢嘎(冷风毒邪)为主的外界病邪。
2.2 病机 傣医“月子病”的发病虽有内因、外因之不同,但两者可相互影响,并以内因为发病的基础。结合《傣医临床学》中12种“月子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11种病机特点,位于前四位的分别是水血不足占27.3%,血瘀占18.2%,风气不足占15.2%,外感寒邪(帕雅拢嘎)占9.1%。由此可见,傣医“月子病”的病机特点以四塔不足、水(血)不通为主。
内伤型的“月子病”病机与四塔五蕴失调密切相关。平素体弱,劳倦过度,误食禁忌,情绪不安,失于调护,造成体内四塔五蕴功能失调;妊娠期胎体发育需风(气)的资助、火的温煦、水(血)塔的滋润、土的运载而生长[4],耗伤四塔,加之补养不当,造成体内四塔功能不足;产时风(气)、血、火耗伤太过,使风(气)失于推动,水(血)失于滋补,火失于温煦,土失于风的推动、火的温煦;产后失血过多,造成水(血)塔、风(气)塔不足,或风(气)推动无力,水血瘀滞,瘀血郁久可化热,造成风塔、火塔偏盛。
外感型“月子病”病机多为四塔功能不足,复感外邪。由于产时四塔耗伤过多,四塔功能不足,抵御外邪的能力低下;风、火、水邪,热风毒邪,冷风毒邪等外邪乘虚侵入人体,造成产妇四塔五蕴功能失调。
3.1 病证分类综合《傣医临床学》中12种“月子病”、27个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共分14个证型,证型位于前六位的是:水血不足型占25.9%,瘀血型占14.8%,风气不足型、寒盛型、气血不足型、气滞血瘀型各占7.4%。将14个证型进行分类,可根据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两大类。以内因为主的证型中,以不足为特点的有水血不足型、风气不足型、气血不足型、风火不足型;以过盛为特点的有风火偏盛型、风气过盛型;还有以血瘀为特点的是瘀血型和气滞血瘀型。以外因为主的有寒盛型、火毒偏盛型、外感寒热型、外感风热型、外感风寒型、外感风湿型。
3.2 病证特征
3.2.1 内因型 水血不足型:临床表现特点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发枯焦,头晕目眩,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雀目,心悸怔忡,神志不安,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大便燥结,脉行细而快。
风气不足型:临床表现特点为面色晄白,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饮食不佳,舌淡,脉行深慢而无力。
气血不足型:临床表现特点为水血不足的症状合并风气不足的症状。
风火不足型:临床表现特点为腹泻,精神不佳,体弱乏力,周身酸痛,手足冰冷,心慌气短,头昏头痛,舌淡苔白,脉行慢。
风火偏盛型: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热,多汗,烦渴烦躁,头昏目眩或头目胀痛,面红耳赤,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性暴气粗,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子宫出血,舌红,苔黄厚腻,脉行快而有力。
风气过盛型:临床表现特点为上行风过盛,上冲头部,则可见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头痛、耳鸣等表现;下行风过盛,下冲胞宫,则可引起子宫出血等症状;腹内风过盛,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嗳气、腹痛等表现。苔薄黄,脉弦。
瘀血型:临床表现特点为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暗有块,小腹刺痛拒按,固定不移,舌质暗或边有瘀点,脉深细而不畅。郁久化热则产后发热或午后潮热。
气滞血瘀型:临床表现特点为乳汁不下,乳房胀满而疼,神情抑郁,胸胁不舒,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小腹刺痛拒按,阴道流血,色紫暗有块,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薄黄,脉行不畅。
3.2.2 外因型 寒盛型:临床表现特点为周身冷痛,得温痛减,形寒怕冷,四肢冰冷,面色苍白,饮食不佳,寐差,苔白或厚腻,脉深而慢或紧而不畅。
火毒偏盛型:临床表现特点为高热寒战,尿少色黄,灼热疼痛或艰涩不利,心中烦热,口干喜冷饮,舌红苔黄厚腻,脉行表浅而快。
外感寒热型: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自汗或无汗寒热往来,或咳嗽、流涕,脉行细而快。
外感风热型: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热或不发热,头身痛,微恶寒,汗出,咽喉肿痛,痰黄或带血丝,鼻流脓涕,口干,尿黄,舌红苔黄厚腻或干,脉快而表浅。
外感风寒型:临床表现特点为畏寒恶风、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头痛,周身不适,肢体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咳嗽,痰清色白,筋脉拘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表浅而慢。
外感风湿型:临床表现特点为头痛身热,汗多,涕清,咳嗽痰多,胸腹满闷,四肢困重,不欲饮食,腹痛腹泻,便稀,苔白腻或黄,脉慢而无力。
傣医“月子病”(拢匹勒)是指妇女在生产(产时、产后)后,由于平素体弱或调养失宜或感受外邪,导致体内的四塔五蕴功能失调而发生的一类病证。病因分为内、外两类,病机特点以四塔不足、水(血)不通为主。结合《傣医临床学》中12种“月子病”,进行统计后分为14个证型,每个证型都有各自的特征。本文分析总结傣医“月子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征,对今后傣医“月子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杨梅.傣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7-96.
[2]赵应红.名老傣医康朗腊治疗拢匹勒(月子病)方药介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1):26.
[3]岩罕单,依娜双.名老傣医康朗腊治疗拢匹冷(月子病)临床经验[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0):11-12.
[4]张超.傣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0.
[5]康朗腊,档哈雅龙[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441-454.
[6]林艳芳,玉腊波,依专.风病条辨译注[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2003:1-4.
R29
A
1007-8517(2013)23-0001-02
2013.10.2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傣医学学科。
张超(1959-),男,教授。E-mail:1055705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