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丽 李劲然 周明伟 贺 亮 姜日花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 30033)
瘢痕疙瘩(KD)是一种继发于皮肤损伤后的病理性瘢痕,以创伤愈合后仍发生持续真皮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Ι型前胶原等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1〕为特征,具备侵袭性生长及单纯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的特点。该病多继发于皮肤炎症和创伤,不仅常见于青年人,也可发生于中老年。本文观察手术联合电子线治疗中老年KD的疗效。
1.1 对象 所有KD病例均为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5~70〔平均(61.4±7.8)〕岁,病程2~25年。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0~30〔平均(26.2±3.1)〕岁,病程3~20年。自觉症状:局部瘙痒、疼痛,如遇潮湿阴雨天气或服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痛痒加剧。
1.2 治疗方法 于局麻下切除全部瘢痕组织,行减张直接缝合,面积较大者尽量将创缘两侧游离后缝合或采取分次手术切除。术后24 h内即以6 MeV电子线照射治疗。表面覆盖0.5~1.0 cm的组织等效物,以调整照射的深度,保证皮肤表面的有效剂量。一般以手术切口外扩1 cm为照射范围。1次/d,共照射10次,总剂量为20~22 Gy。
1.3 疗效评定标准〔2〕痊愈:治疗后1年,切口愈合处无瘢痕形成,痛痒等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1年,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切口愈合处有瘢痕形成,但不高于皮肤。有效:治疗后1年,切口愈合处有瘢痕形成,稍高于皮肤,但厚度<2 mm,不进行性生长或生长较慢,自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1年,瘢痕进行性生长,高出皮肤2 mm以上,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行χ2检验。
1.5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86%,其中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痊愈、显效、有效依次为16、12、1、1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口延迟愈合、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观察组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7.1%,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目前治疗KD的方法很多,如手术、冷冻、药物注射、放射治疗、激光、硅凝胶及加压等多种,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及一定适应证,如外科手术切除KD是最经典的治疗模式之一,但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高,据报道可达50% ~80%〔3〕;液氮冷冻治疗KD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易操作、费用低、安全有效,为临床上治疗面积较小KD的较理想的一种方法〔4〕,有效率可达到61% ~74%,但存在一定复发率,而且对面积较大的KD疗效不佳。单用激素疗法〔5〕的有效率可达50% ~100%,但复发率也可达9% ~50%,而且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如组织萎缩或色素减退、轻度肥胖、毛发生长旺盛等,故对于严重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或孕妇等要慎用。多数情况下单纯放疗只能减轻症状和抑制病变进一步发展,治愈率仅26.0%,而且放疗可产生皮肤红斑、干性脱皮、湿性脱皮、皮肤溃疡、癌变、骨髓抑制、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6〕。故对于孕妇、儿童、育龄期患者,皮损处有急性炎症性疾病,皮损下有重要脏器部位及对放射线敏感部位如甲状腺、乳腺等要禁忌使用。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较不理想,主张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而综合治疗中手术联合电子线局部控制效果与美容满意度好,复发率低,治愈率达66.0% ~99.0%〔7〕。本研究表明手术联合电子线的综合治疗方法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中老年KD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1 姜日花,白 爽,戴 跃,等.瘢痕疙瘩的生物力学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41(6):1675-7.
2 李文亮,杨 辉,李德宇,等.整形术后同位素敷贴治疗瘢痕疙瘩〔J〕.临床医学,2008;28(8):81-2.
3 张 郑,张汝敏.瘢痕内剥切即刻放射治疗及弹力加压三联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6):37-41.
4 Rusciani L,Paradisi A,Alfano C,et al.Cry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keloids〔J〕.J Drugs Dermatol,2006;5(7):591-5.
5 Tsao SS,Dover JS,Amdt KA,et al.Scarmanagement:keloid,hypertrophic,atrophic,and acne scars〔J〕.Semin Cutan Med Surg,2002;21(1):46-75.
6 肇 阅,张荣明.病理性瘢痕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36):114-5.
7 张晓学,杨怡萍.手术加放疗治疗瘢痕疙瘩87例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8):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