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的治疗

2013-01-25 12:20于秀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圈套电切穿孔

于秀春

(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1)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的治疗

于秀春

(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1)

目的探讨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心电图,常规胃肠道准备,经内镜插入完全暴露息肉后,采用电凝/电切相结合方法,将息肉完全切除。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出血及穿孔,术后2个月内镜复查,残端愈合良好,随诊6个月~1年未见异常。结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安全、经济、效果好的特点。

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

消化道息肉可以生长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结肠等各部位,广义的息肉泛指消化道管腔部位隆起性病变,而狭义的息肉仅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上皮或黏膜下腺体的炎性增生性病变,其他隆起性病变则称为“息肉样”病变。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胃肠道息肉的检出率已大幅度提高。内镜下介入治疗息肉病以其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单已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在内镜下息肉治疗除了高频电切摘除法外,尚有冷冻法、激光烧灼法及酒精注射法等,但这些方法或治疗效果不满意或者是器械昂贵,采用的单位较少。故内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息肉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手术切除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本文通过对本院2010年以来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息肉的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0年以来经内镜检查了上消化道息肉共123例,男83例,女40例,年龄23~75岁之间。息肉部位:胃窦78例,胃体12例,胃底23例,贲门10例;下消化道息肉102例,男72例,女30例,年龄42~78岁之间,息肉部位:直肠22例,乙状结肠30例,横结肠23例,回盲部5例,多发性部位22例。息肉的大小0.4~2.5cm左右,病理检查92%增生性息肉,8%腺瘤。

1.2 仪器仪器

OIYMPUS GIF-140电子胃镜,CF-V电子肠镜,OIYNPUS PSD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各种抓取钳。

1.3 术前准备

内镜切除术前准备,一般与普通内镜检查前准备相同,如禁食、清洁肠道。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心电图。

1.4 息肉切除法

检查发现消化道息肉需要仔细观察息肉的大小、部位、有或无蒂等。部分息肉需要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后再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根据息肉的形态选择不同的圈套器,充分利用各种手法改变患者体位,使息肉清晰暴露在视野中,经内镜活检孔插入圈套器,圈套攀打开后套住息肉,收紧后呈天幕状。避免将邻近胃、肠襞套入,将其圈套住息肉悬于胃肠襞腔中,调整好高频电源,电切功率,先凝后切,息肉切除完毕后,残端用电凝局部止血,必要时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将切除下的息肉收送病检。术后患者入病房住院观察,给予止血,预防感染,及时对症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在未来物流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和规模都将不断加剧;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会随着竞争和需求而不断进步。未来,在物流领域如何不断提高效率,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到主流事务上去,必将成为各个企业和公司的一个痛点。2020年,国内的自动化物流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几年行业增速有望保持15%以上。智能仓储机器人很好地证明了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性,因此,智能仓储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

2 结 果

我院自开展消化道高电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以来,无1例发生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残端愈合良好,访6个月~1年未见异常。

3 讨 论

消化道息肉多为腺瘤,有潜在致癌危险,且易并发糜烂导致消化道出血,通常采用外科手术,其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高,住院时间长。内镜监视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特别是位于直肠下段的息肉,外科手术往往不能保住肛门,须行改道手术,而内镜治疗下基本无创伤,具有明显优势。

3.1 体会

3.1.1 确定诊断

对于息肉较大的难以判断息肉性质或可疑早期癌的病灶,术前尽可能先进行内镜检查,取病灶组织活查作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后再进行内镜摘除术。

3.1.2 凝血功能的检查

进行内镜切除术前原则上应完成凝血功能的系统检查,以利术后出血的控制。

3.1.3 与患者及家属谈话,交待病情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签手术同意书。

3.1.4 其他准备

3.1.5 术后常规抗溃疡治疗2周,建议患者6个月~1年复查一次胃肠镜。

根据镜下的需要,给予解痉剂以降低胃、肠蠕动,有利于操作,一般不给予较强的镇静剂。治疗过程中:①对于直径<0.5cm而无蒂采用先活检然后电凝法,通常通电后息肉发白,组织凝固坏死即灼除。②对于直径<2.0cm圈套套住息肉的底稍上方是切除息肉的最佳部位,轻轻关闭圈套攀后稍收紧,轻微向腔内提起,使基底形成有蒂(如天幕状)时通电,先凝后电切或用混合电流,注意电凝不可过度,以免引起胃肠穿孔,细蒂息肉则可仅使用电凝加机械力切除。③对于息肉多发者原则上一般一次治疗10个以内息肉,以免创面太大,造成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同期治疗的患者,可l周后再进行治疗。

3.2 并发症及处理

3.2.1 灼伤

电切时,若电极或电切圈套器安放位置不当,或圈套器附近有导电的黏液,或息肉较长倒挂,均可引起电流分流烧灼附近正常黏膜组织[1]。电灼伤一般仅表现为浅表溃疡,偶可造成贯穿性电灼伤甚至穿孔,应予以重视。

3.2.2 穿孔

常由于电流强度过大,通电时间过长,视野不佳或内镜及圈套器位置不恰当,即强行切除息肉或因圈套器破损,机械损伤胃肠壁等所致。小穿孔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内科治疗无效或大的穿孔,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

3.2.3 出血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或手术后均可发生出血。出血可为轻度、中度或大出血。轻度出血仅见创面轻度渗血或缓慢溢出,可自行停止[2,3]。中度出血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可表现为排出鲜血便,应积极行内镜下止血,多数经内科及内镜治疗可止血。大出血者可出现休克,内科及内镜治疗无效,应紧急外科手术控制出血。

3.2.4 溃疡

息肉摘除术后,切断面为坏死凝固物,形成的溃疡多数在2~4周内愈合。胃息肉、大肠息肉电切术后,饮食以无渣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不宜过多进食及过早活动。适当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口服液体石蜡以保持大便通畅。胃息肉电切术后一般常规应用H2受体阻滞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及胃黏膜保护药。

[1] 樊锦河,李玉明,王亚民,等.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4):394-396.

[2] 彭贵勇,房殿春,李超峰,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肿瘤[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1):5-8.

[3] 张文全,史连和.内镜下微波凝固治疗上下消化道息肉353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4):444.

R656.6

B

1671-8194(2013)12-0129-02

猜你喜欢
圈套电切穿孔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狼的圈套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