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清民
(黑龙江黑河市红色边疆农场十一队,164321)
我地位于小兴安岭东部,黑河市南至逊克145 km,孙吴至黑龙江这带地区属于丘陵地区,一般在海拔50米到200米之间,这里有草原蜜源和山林蜜源。在垦区农场大面积的土地有大量种植蜜源,其中山林蜜源种类繁多。我地年降水量为600~800 mm,由于西北部大兴安岭和南部张广才岭相围,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小气候。7月气温最高达20~35℃,1月份最低为-40~-20℃。我地还是比较适合养蜂,我大致统计现有养蜂户34家,其中饲养80~100群蜂的有8家,20~80群蜂的有16家,20群蜂以下的10家,合计不到2000群蜂,零散分布在锦河、孙吴、逊克附近,大多是以农业为主养蜂为辅,专业养蜂户只有5家。
我地饲养的蜂群是1959年中苏友好时期,黑河市地委派出由8人组成的学习考察组,专门去前苏联学习蜜蜂养殖技术,学习2年回国后在农垦区北安管理局下属农场适合养蜂的地区进行试点养殖,当时兴师傅教徒弟,我父亲就是第一批徒弟。这8位师傅分别在饶河、虎林、北安、逊克等地为后来小兴安岭养蜂业做出了贡献。北安垦区、黑河地区、孙吴地区在1967年已经发展到80多个养蜂点,有11,000群蜂,养蜂人数有190人,农场管理局还配专业技术人员辅导。1968年,因历史原因蜂群遭到损失,从11,000群下降到5,000群,1973年开始恢复,1976年达到高峰为16,000群。第二代养蜂人又带出新徒弟,我就是1978年跟父亲学养蜂的。1983年遇到了少有的灾害,与2012年相似,很多蜂场纷纷垮场,损失很大,剩余下的蜂群不足千群,1985年实行承包时很多人都选择其他行业,很少有人再养蜂。
1998年我地蜂群数量开始逐渐增长,经营方式也由原来的集体蜂场转变为个体经营,大多是自产自销。蜂种杂乱,蜂箱各种各样。1997年小兴安岭开垦荒地和山地,蜜源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地区种植蜜源好的蜂场,每群蜂一年可收获100 kg左右蜂蜜,山林地区正常年份可以收到40~75 kg蜜。
我养蜂以来,遇到过几个灾年,比如1983年、1993年、2003年和2012年,虽然前几个灾年蜂蜜大量减产,1群蜂能生产蜂蜜15~25 kg,越冬饲料不成问题。而2012年却不如以往,有的蜂场稍好些,蜂群能够采够饲料蜜;蜂群弱些的,饲养技术差的,蜜源条件差的地区连摇蜜机都没动一下,这一年等于没有收获。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天气的原因,2011年我地秋季干旱,2012年1~2月降雪较少,地表雪只有不足20 cm,与往年相比相差17 cm,温度在-38℃的天数就有5天,30℃以下的有17天,冷天多雪不厚,致使蜜源植物冻伤。再者,7月5日至8月10日降雨量过大,暴雨每隔两天就一场,植物花蕊被雨水冲掉,蜜源植物泌蜜自然受到影响。当地养蜂长者都知道,10年一周期,3个丰产年,5个平年,2个灾年,程度上稍有差别,冬天降雪量与夏天降雨量成反比。
在我们这个地区,定地饲养蜜蜂可以采取山林蜜源与种植蜜源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我农场种植南瓜、水飞滚(一年生草本),这些蜜蜂都可以利用,产蜜量不错,群均生产蜂蜜10~30 kg。转地来我地放蜂的钱师傅,他的收成就不错。关键是蜂场选址,蜂群应摆放在蜜源丰富、有水源的地方。当然蜂群管理也很重要,要增加优质蜂群的比例,减少弱群。多培育优质蜂王,充分发挥新王群的采集积极性,将有分蜂热的蜂群改为辅助群。生产多元化,不仅仅生产蜂蜜,还要生产蜂花粉、蜂胶、蜂蜡、蜂王浆。
在采蜜期前10天扣王停产,蜂群中只留1框幼虫脾,8月中旬之后放王,用15~25 cm的铁纱扣王,纱网孔能钻进体小的蜜蜂,蜂王不能出来只能在铁纱内产少量卵,有隔王板的可把蜂王隔在两脾之间。流蜜后期给蜂群留足越冬饲料,清除雄蜂,在越冬前全面检查一次蜂群,饲料不足的要补足,补喂蜂蜜时应选在下午5点以后、气温在2~8℃,这样可减少蜂群活动,一个5框蜂群通常为6脾、10 kg蜜。越冬前期温度一定要控制好,不低于-6℃不要加保温物,此时蜂群已没有子脾不需要过早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