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红 许早荣
(1.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834700 2.新疆塔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状热,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急性或慢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本病传染性强,近年有上升趋势,且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就门诊治疗的布鲁氏杆菌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全部106例均为塔城市疾控中心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1],均为急性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13~72岁,平均42.3岁。对照组53例,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11~73岁,平均41.9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盐酸多西环素片0.1g,每日2次,饭后30min口服;利福平胶囊0.6g,每日2次,清晨空腹服。
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注射液30ml,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共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点;参苓白术散6g,每日2次,口服。辨证加减:湿热痹阻筋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较剧者加脉络宁注射液20ml,配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0ml静点;气阴两虚、汗多者加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5%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0ml静点;湿热蕴蒸气分高热者加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点;湿热稽留、病程较久、低热者加小柴胡颗粒20g,每日3次,口服。20d为1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①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消失。②体力和劳动能力恢复。③原布鲁氏杆菌培养阳性者,2次(间隔0.5~1个月)细菌培养转阴。临床化验检查各脏器功能均正常(布病血清学反应不一定转为阴性)。基本治愈:①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②体力和劳动能力基本恢复。③原布氏菌培养阳性者,2次细菌培养转阴。好转:上述三项指标达到二项者,或三项指标比治疗前有好转。无效:①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或无改善者。②治疗后有短时间的症状改善,但停药2周又复发者。
治疗组53例,治愈37例,基本治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1%。对照组治愈13例,基本治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3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布鲁氏杆菌病是布鲁氏杆菌进入人体皮肤、结膜、咽或肺后,先在黏膜下层激起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反应,中性粒细菌和组织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后,即蔓延至局部淋巴结,如淋巴结内宿主防御机制被突破,即可发生菌血症。菌血症时中性粒细胞仍对游离布鲁氏杆菌进行吞噬,细菌主要进入脾、肝和骨髓等处,形成肉芽肿[2]。90%以上病人诉发热、出汗、疲惫、无力,50%以上病人有关节痛、咳嗽、睾丸痛、尿痛、眼痛或视力模糊,局限性体征甚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
中医认为[3],本病属感受湿热病邪所致。人体正气内虚,则易感邪而致病。初起湿遏卫气,故见发热恶寒,头痛不适;脾胃受累,更见中焦运化失司,气机受阻,清阳不升,肌腠开泄,故见汗出;湿性重浊黏滞,湿热胶结,更难速除,久之可乘虚入络,循经伤及诸脏及关节。心气受损,气血瘀滞,则见心悸;肺气受伤,肺失肃降则咳嗽;流注关节,脉络失和则关节红肿疼痛;上干清窍,则头痛;流注下焦,男子则阴囊肿痛;乘及肝脾,气血凝滞结于胁下而成积证。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湿温或湿热痹”范畴,病机总属湿热浸淫,症状加重与人体正气不足相关。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以扶正固本为基础,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加用相应药物治疗,不论在症状改善或是实验室检查上,均取得了良好疗效。布鲁氏杆菌病基础治疗所用西药均具有较强的肝肾毒性,对于儿童及孕产妇更具应用局限性。中药的加用,不仅缩短了病程,更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热合木·吾马尔,金根源 .实用布鲁氏菌病学[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232-237.
[2]Lee Goldman,Dennis Ausiello.王贤才译 .西氏内科学[M].第22版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899.
[3]彭胜权 .温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