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嵘
(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46)
牛注射疫苗过敏的救治及预防措施
徐峥嵘
(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46)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是RNA病毒中最小的一个,病毒粒子直径为20~25nm,呈园形,无囊膜。内部为正义RNA,决定病毒的感染性和遗传性;外部为蛋白质,决定其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能力。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性的特点。根据其血清学特性,口蹄疫病毒可分为7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是A型、O型和ASiaⅠ型。感染后动物带毒、排毒时间长,易感动物种类较多,牛对该病毒最易感。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耐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毒组织和被污染的饲草饲料数周内仍有感染性,尤其是低温条件下病毒十分稳定。感染该病后,病畜病初表现体温升高,一般为40~41℃,口唇紧闭,口角呈线状流涎,1~2d,随着病程发展,病畜口腔黏膜、齿龈、舌部发生水疱或糜烂水疱经1~2d破溃后,形成边缘整齐的浅表型红色烂斑,很多病例舌部出现波浪式高低不平的水疱,用手抓取其舌时,舌苔常能大片脱落。
过敏反应属于一种变态反应,主要是因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各种疫苗中均含有抗原物质,它可刺激机体产生IgE。IgE是一种亲细胞性的过敏性抗体,由于它的存在可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处于这一状态的动物,如果再次接触致敏原时可使致敏的同种组织细胞产生变态反应,机体内可迅速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导致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致使出现不同类型牛在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常出现以精神沉郁,厌食,呕吐,皮肤发红,体温升高,腹泻,重者骨骼肌痉挛,唾液腺分泌增加,呼吸困难,患牛僵直或休克等过敏反应。如果脱敏抢救不及时,会造成个别死亡或少数母畜流产等。
过敏反应发生在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后3~8min或7d内,根据表现症状不同时间长短不一,呼吸变得急促、表现不安、心率增快、肌肉震颤、行走站立不稳、肌肉无力、无毛处皮肤发绀、眼睑潮红、流涎、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腹泻。
1)注射疫苗后,留人观察不少于1h,发现情况后,立即进行脱敏抢救治疗,首先肌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3mL/头,观察症状无明显减轻者15min后再注射3mL,小剂量多次给药,症状较重的立即实施强心补液。
2)出现瘤胃臌气用大套管针在其左侧肷窝处进行瘤胃穿刺缓缓放出气体,注入1000mL石蜡油以防发酵。
3)出现呼吸困难,及时清理口鼻腔内分泌物,有条件或种用牛和保种牛及时输氧,缓解呼吸。
4)综合治疗,针对紧急救治后和症状较缓和的病牛实施的治疗:5%葡萄糖溶液2000mL、葡萄糖钙溶液300mL、碳酸氢钠溶液300mL、维生素C 50mL、安乃近40mL、地塞米松25mg,一次静脉注射,1d一次连续两天,重症一天两次,结合表现症状实施对症治疗。
1)严格按照疫苗要求的操作规程进行,对有病,瘦弱,临产或60d内未断奶的犊牛不予注射,待病畜康复,母牛产后或犊牛断奶后再按程序补针,种公牛应停止生产活动,保定时反应强烈的待平静后再注射。
2)疫苗注射前要充分摇均,瓶口消毒后再启封,启封后的疫苗最好当天用完,以免发生失效或引起牲畜不良反应。注射时确保疫苗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特别是在外界气温较高或户外操作时。
3)注射前检查疫苗保存是否良好,有无变质等,先注射部分牛观察,时间不少于1h,无不良反应再大面积注射,注射疫苗的人员要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以防不测。
4)注射疫苗后要注意观察畜体的变化,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牲畜可能出现减食,呕吐,轻度体温反应,这为正常现象,如出现呼吸困难,循环障碍,畜体僵直或休克,要立即注射肾上腺素解救。对因注射肾上腺素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假死、僵直、休克的牲畜应及时抢救,对症治疗。
5)疫苗要注射到肌肉内,不能过浅,不能注射到血管内,若注射剂量大,最好分点注射,要一畜一个针头,同时不能注射其它疫苗。
6)注射前1d,后7d内在饮水中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片剂,或疫苗注射后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C 40mL,对迟发型的过敏应加强后期饲养管理,饲喂一些维生素丰富的饲草,可降低过敏反应。
S823
B
1001-9111(2013)06-0092-01
2013-07-25
2013-09-14
徐峥嵘(1984-),男,甘肃省兰州市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禽疾病诊断与预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