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素勤(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48)
婴幼儿感冒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的分析
谭素勤(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48)
目的 探讨婴幼儿感冒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选取637例婴幼儿,对其开展感冒预防护理工作的调查,分析其效果。结果 637例婴幼儿当中有249例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很少出现感冒症状,在婴幼儿发生感冒后,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增加其治疗效果。结论 在平时生活中,加强预防,可以减少婴幼儿感冒病发率,在感冒发生后,进行及时的护理,可以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治愈概率。
婴幼儿;感冒;预防;护理
小儿感冒属于儿科经常出现的多发病症,患者症状轻时只是流鼻涕、打喷嚏等,情况较为严重时会发生高热恶寒情况,还有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如果预防和护理措施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患儿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出现高热惊厥,继发性肺炎等症状,所以,医务工作者和家长采取正确的措施予以应对,特别是在流感易发生的季节,实施正确的预防措施,在疾病产生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护理[1],维持患者体温,防止并发症发生,本文选取637例小儿进行感冒预防及护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637例婴幼儿,其中男儿368例就,女性269例,年龄为4个月~8岁,均没有其他并发症。
1.2 方法
对637例婴幼儿实施合理的预防感冒措施,如果婴幼儿发生感冒症状,需要及时治疗,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治疗时通常都会要求其充分休息,多饮用开水,易消化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情况严重的遵医嘱按时服药。
637例婴幼儿进行预防工作,其中有249例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很少发生感冒≤1次/年,在感冒出现后,进行正确的治疗,并给予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恢复,只有3例患者出现肺炎症状,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发生感冒的原因主要有:感冒大部分是因为病毒导致的,常见病症为鼻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通常较多见的是链球菌感染。婴幼儿因为机体免疫能力没有完全发育健全,体内免疫球蛋白(IgA)无法充足抵抗菌体感染,造成细菌病毒免疫力低下,因此,致使婴幼儿患感冒概率较大。如出现营养不良症状,贫血等都能够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导致易发疾病。很多环境因素亦会导致疾病产生,例如居室比较拥挤,不能保持通风顺畅性,空气受到污染,阳光不充足,护理不合理、冷暖差异较大等,都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生疾病。大多数患儿发生感冒时都会有发热症状,体温高低不同,有的会达到40℃,持续1~2d或维持10余天等。还有的患儿出现头痛畏寒,烦躁不安,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症状。婴幼儿通常都有高热症状,伴有呕吐、腹泻等情况,有的还会因为持续高热导致惊厥。有些患儿在发病初期会出现脐周阵痛症状,需要和急腹症分开。局部有鼻咽部状况,例如鼻塞、流涕、喷嚏、流泪、咽部发痒、疼痛等,还会出现轻度咳嗽、嘶哑等。新生儿有的因为鼻塞导致张口进行呼吸,还有拒乳现象[2]。
3.1 预防感冒措施
3.1.1 多喝水
要求婴幼儿多次饮水,保持少量多次,而且是白开水,主要目的是将呼吸道适当冲洗。一杯水可以多次饮完比一次效果好,会将口腔及咽部病菌通过多次饮水冲洗至胃部通过胃酸杀死病菌。饮料虽然也可以冲洗病菌,但是因为饮料在呼吸道上易残留营养物质,导致病菌滋生。盐水不能喝,因为盐水不具有杀菌性,反而进入消化道后,导致自身水电发生失衡,破坏口腔黏膜细胞。
3.1.2 少吃凉东西
若婴幼儿吃了较凉的食物,需要及时漱口,而且多饮用温开水。如果儿童在感冒时吃了凉的食物,会导致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易繁殖较多病菌,对胃部造成刺激,易发生食物反流症状,提高感染概率,导致气管出现痉挛,致使出现咳嗽或是哮喘症状。
3.1.3 少接触传染源,少去人多处
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也不可使其过分亲近小动物,少靠近有垃圾等不干净的地方,这些场所需要尽量避免。因为人多之地,空气很难以流通,容易让孩子感染病菌。尤其是在流感较为盛行的行季节,更需要加强注意。小孩上学时,在流感高峰期,最好佩戴口罩,课间时间最好到户外活动。孩子较小时,建议不要戴口罩,防止咳痰至口罩上,因为误吸而至口中。
3.1.4 加强户外锻炼
在平常生活当中,需要让孩子多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加强孩子自身体质,提高疾病抵抗能力。但是孩子发生感冒时需要多进行休息[3]。
3.1.5 佩戴干毛巾或手帕
小孩在外面玩的时候,通常会有出汗情况,如果被风吹到很容易引发着凉,因此孩子有汗后需要尽快擦掉,避免受凉感冒。
3.2 感冒后护理措施
3.2.1 注意休息,保持空气流通
婴幼儿在年龄越小时,越必须有充足的休息和有效的护理,等到症状完全消除后再开始正常活动,防止因为病灶没有完全清除而导致复发情况出现。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症状,最好的方法就是卧床休息,能够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反应。患儿居住的地方需要确保空气流通新鲜且湿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引致尘土飞扬使得患儿鼻腔和咽喉受到刺激出现咳嗽症状。紫外线具有杀灭流感病毒的作用,所以患儿的居室需要保持通风,门窗经常大开,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具有消毒功效,但是患儿需要盖好被子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加重病情。
3.2.2 合理饮食
患儿在感冒发热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进行合理的饮食护理显得异常重要,护理的总体原则是要选择适合的食物,以易消化为主的食物,需少食多餐。通常给患儿食用较为清淡的半流食,例如挂面汤、稀小米粥等,不可食用油腻性较大的食物,平时多给患儿使用青菜、水果等。发热的时候需要多给患儿饮用温水,能够补充身体因为发热所损失的水量,也可以增加毒素排出量。为了能够增加患儿饮水量,必要时可以多给患儿饮用一些白糖水或是果汁。患儿年龄较大时可以口服一些具有治疗效果的药水。
3.2.3 发热护理
有效出汗:让患儿多喝水,水能够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增加身体排出毒素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出汗,可以使体温下降。患儿穿的衣服,盖的被褥都不能太厚,最好穿用较为宽松的衣裤,增加出汗及散热的效果。不可给发热婴幼儿穿较多衣服,也不可以盖过厚被褥,防止高热不退,避免发生高热惊厥。通常患儿在应用退热药物后,都会有大量出汗情况发生,如果衣被汗湿需迅速更换,避免受凉增加病状。
物理降温:患儿有发热症状时,首先应该使用物理降温法,特别是小婴儿有发热症状时。如果物理降温没有效果,可以适量应用退热药物实施药物降温法。物理降温主要的方法是:局部进行散热降温,应用温水澡,以冷盐水进行灌肠等,局部实施散热降温方法最为简单,操作方便易行,在家庭中比较适用,此方法主要是头部冷湿敷,在应用当中需要注意更换冷湿巾。通常会在颈部和腋下、腹股沟等位置放置冰袋,因为此部位血管比较大,冰袋放置在此类地方能够更好的进行降温。洗温水澡或是用温水进行擦浴,具有较好的降温作用。酒精擦浴可以增加降温效果,应用纱布或是手绢蘸湿由头部擦遍全身。
3.2.4 口腔的护理
使患儿保持口腔中卫生,每天都需要用淡温盐水来清洗口腔,如果患儿年龄很小需要使用比较干净的棉花蘸取温盐水帮助患儿清理口腔,每天维持2~3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继发细菌感染概率。
3.2.5 并发症护理
在感冒病发过程中,随时都会因为继发性细菌感染导致其他合并症状的出现,其中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要更多一些。继发性的肺炎,通常发生于病后2~4d,患儿会发生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出现鼻窦炎并发症状时,患儿会有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如发生中耳炎,早期会出现耳痛等症,耳朵流脓。需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病情严重[4]。
[1] 刘峰.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 19(8):71-72.
[2] 陈红霞.小儿感冒的护理预防[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1161.
[3] 贺永兰.婴幼儿感冒的护理及预防[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 1162-1163.
[4] 王素琴,马志英.王新中谈儿童感冒的诊治及家庭护理[J].家庭护士,2008,6(110):1591-1592.
R473.72
B
1671-8194(2013)26-0283-02